開眼eWeekly ﹥Content

《把愛找回來》讓你憶起音樂能帶來的感動


一言以蔽之:用音樂加上對家庭的渴望來打動觀眾的商業爽

這幾天看的片子真的像是在洗三溫暖,先去看了海鵬的《4月3週又2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隔一天又去看了發行拳的《把愛找回來》,中間隔了一廳,我和同樣的人去,坐在同排同兩個位子,兩部電影卻是天壤之別。


先看看《把愛找回來》的數據(IMDB7.3和爛蕃茄37%)就不難看出,這是一部純粹讓觀眾看過癮的電影,待後面再娓娓道來。《4月3週又2天》從頭到尾不用配樂,《把愛找回來》從頭到尾都是好音樂;《4月3週又2天》講的是最平凡的小人物,《把愛找回來》講的是寥若晨星的天才。全然不同的兩部片,全然不同的感受,卻都很好看。


把愛找回來》的主角小神童佛萊迪海摩〔Freddie Highmore〕是一個從小被父母丟棄在收容中心長大的音樂愛好者,雖然說是音樂愛好者,但他沒有受過任何的訓練,完全都是自己從環境中(比如風吹過草原的聲音和律動)感受出來的。而他的父母,母親凱莉羅素〔Keri Russell〕是畢業於茱莉亞的小提琴高手,父親強納森萊斯米爾〔Jonathan Rhys Meyers〕是樂團主唱也會自己寫歌,兩人後來被拆散,各自過各自的生活。佛萊迪海摩始終相信,自己對音樂的敏感,和父母有很深的連結,甚至,透過音樂,他可以找到父母。 於是他隻身到大城市,開始了一段一般人完全無法想像會有什麼結果的旅程。他先被一個利用街頭流浪孩子賺錢的生意人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有機會碰到樂器,展現了他的天份,後來又到了教會,學會了寫譜,甚至進了茱莉亞音樂學院…


把愛找回來》用了許多的手法,讓電影看起來質感很好,如果有看過《黑店狂想曲》,就體會過「生活周遭一切都是音樂」的感覺,《把愛找回來》把它再發揚光大,剪接的速度更有節奏感,畫面穿插搭配音樂,說它是商業手法也罷,總是包裝過的東西,看了也是舒服。


仔細想想,《把愛找回來》在愛情的深度上並沒有特別去舖陳,世界上有《麥狄遜之橋》這種花超過兩個小時在慢慢戀愛,愛到最後死去活來的電影,也有《把愛找回來》這樣,凱莉羅素和強納森萊斯米爾見面就直接愛得死去活來,電影剩下的時間用來描寫別的事,各有利弊,沒有誰好誰壞,只是要說明一下,《把愛找回來》並不是用來看寫實且細膩的愛情,事實上,電影的預設值就已經是夫妻相愛,爸媽也愛小孩,電影演的是他們被拆散在世界各地,用音樂找到彼此的過程。


若你要問這部片子芭樂不芭樂?答案是:非常。


芭樂並不盡然是壞事,只要你知道自己要看的是什麼,芭樂其實是可以很爽快的經驗,像《把愛找回來》,就是一部很不錯的芭樂片。


把愛找回來》會有很多的巧合,比如在茫茫人海的音樂會場,總是在最高潮的時候找到想找的人。可愛的是,就像男友帶你去高級餐廳,你明明已經知道他要向你求婚了,可是燈光好氣氛佳的場所,絕對有助於你的感動,《把愛找回來》也是一樣,就算觀眾明明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當下的音樂和拍攝的角度、光線,就是很有助於催淚。


也就是說,眼淚的來源,不是因為你了解他們戀愛的種種而為他們高興,也許是因為佛萊迪海摩那種「對親情的渴望」和渴望之下他天真的想法做法,我們都需要愛與被愛,當你應得的這項權力被剝奪時,你是會隨波逐流地認命,還是會力掙上游地追尋?


或許《把愛找回來》中「音樂一定能讓我們再相見」的信念太童話,這樣的音樂神童可能也是百年難得一見,可是若你能不在意這些背後的問題,其實光聽片中的音樂就夠掉眼淚了。不論是佛萊迪海摩自己的即興吉他創作,還是最後的盛大演出,都好聽至極,沒錯,《把愛找回來》真的會讓人再度回想起音樂是如何能讓人感動的。


話說《把愛找回來》的配樂是由馬克曼西納〔Mark Mancina〕作寫,打從國中高中的《悍衛戰警》、《龍捲風》時代,火行者就很喜歡這個作曲家,當然那時候他和火行者所拜的神漢斯季默〔Hans Zimmer〕還沒有分家,所以也是愛屋及烏而迷上他的音樂,但他真的是有自己的才華,就算很多人都沒什麼聽過配樂家的名字,但無疑地,馬克曼西納給了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元素:靈魂、演員都是一流的。


不知道《把愛找回來》的中文片名是否來自於《讓愛傳出去》,該片有海利裘奧斯蒙〔Haley Joel Osment〕這個超級會演的小童星,而《把愛找回來》有佛萊迪海摩,同樣也是非常厲害且能夠用表情眼神傳達心聲的演員。他最重要的演出,就是那種對音樂的沉醉感,讓觀眾深信他是身陷其中無法自拔的。 凱莉羅素也有很多母愛的表現機會,雖然沒有很多戲份,卻有很多想要找到兒子的心情。火行者本來就愛強納森萊斯米爾的愛爾蘭腔,上次看他唱歌是《絲絨金礦》〔Velvet Goldmine〕,該片當中強納森萊斯米爾是非常視覺性的變性形藝人,《把愛找回來》讓他走帥氣路線,一時無法適應,但他確實也有臉蛋可以賣,不特別有引人著目的表現,至少眼中那種「妳是仙女」的嚮往還是有流露出來。


羅賓威廉斯,本來就是一臉老好人的長相,他的反派演出,火行者個人是最喜歡《不速之客》,在《把愛找回來》中,本來看似會收留小孩的好人,但又有點瘋瘋癲癲的不穩定,果然到了後來真面目露出來,殺氣也跟著出來,感覺也是不錯。


基本上,《把愛找回來》的「賣相」很好,感覺很好,電影的主角或許可以說是「音樂」,雖然說在人物的部份,沒有去探討「因」只呈現「果」,一切也顯得很夢幻,但這可以說是一部很正面的電影,目的當然不是在寫實,而是告訴觀眾一個很神奇,卻很溫馨的故事。 看完之後,感覺很好,推薦給喜歡音樂、喜歡感動、喜歡音樂的感動、也喜歡商業電影的人。 P.S. 看到佛萊迪海摩和另一位小黑人男孩,還以為會發生 Salieri 對 Mozart 的那種嫉妒哩,好在我們的小佛萊迪海摩比莫札特更懂得交朋友。 XD


觀影最低需求

  • 喜歡聽純音樂/能聽純音樂
  • 喜歡有導演手法的電影
  • 看電影不需要什麼都寫實
  • 能忽略一些不合理的小細節

作者:火行者 【火行者的部落格】

本期焦點-【v.153】 200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