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寸草心與三春暉
我的母親......誰沒寫過這樣的文章?誰沒動過這樣的寫作念頭?問題在於你的文章能有多少共鳴?又能有多少專屬自家的秀異特質?
作家廖玉蕙的「後來」,書寫著她對母親的記憶,有濃密的私人感情;導演王明台的《閱讀時光:後來》則是對天下母親的頌歌,透過梅芳的個人秀,讓思親的暖流,悄悄滑過每位觀眾的心田。
代溝看不見,卻具體存在;叨念時時聞,聽時煩,再難聽聞時才會懷念,卻也是人情之常。王明台選擇了「看得見」的代溝,與「讓人懷念」的碎念聲,完成了當代母親的雕刻。
代溝在與禮貌性的迴避。看見阿祖進門了,正在看卡通的曾孫就把電視讓給阿祖,把空間讓給阿祖,誰能說孫兒不孝?但是「讓」卻意味著「有隔」,這種世代隔閡,透露的是一種世代無法相融的「憾」,王明台用了淡淡一筆,就點出了迴盪在心頭的歎息聲。
同樣地,阿嬤在廚房裡的「不讓」,雖然無關廚房主權,卻也同樣洩露出世代無法交融的「隔」與「憾」,光是豬油與沙拉油孰優孰劣的論述,不但是生命經驗的累積與展示,更代表著世代的智慧。王明台從廖玉蕙的散文中讀透了從生命風霜提煉出來的智慧結晶,一方面讓老媽媽的嘮叨個性畢露無遺,另一方面則讓人物浮雕更顯立體稜角。
《閱讀時光:後來》的改編工程算是精算過的橫向移植,緊守原作文本,未多加註個人意見,所以總是順著老媽媽的思緒一路走下去,少了子孫輩的反思觀點,如果劇本能捉緊李安在《飲食男女》中那種即使貴如「御廚」,也有可能嗅覺失靈,糖鹽火候未能再如往昔精準的老邁現象,讓生理上的無可奈何,成為現實生活中難以迴避的事實,廚房的代溝戲或許就更有張力了。
作家的母親凝聚著傳統婦女的風采,性別偏心,因此成為散文和電影的核心,喜翔的「皮」與「滑」,精準訴說著縱有萬般不是,卻依舊是母親心肝寶的刻板印像:說歸說,唸歸唸,對不成材的兒子,就算心知肚明,終究還是要想辦法補兒子的洞,圓兒子的憾。
廖輝英的「油?菜籽」如此訴說著「傳統」的偏見,廖玉蕙的「後來」,也有著相似的筆觸,關鍵在於多了點女兒的大膽告白,也多了點母親的勃然大怒,最終在年夜飯的圍爐餐桌前,有了面面俱到,但是也只能讓母女心領神會的財產分配。
《閱讀時光:後來》的原著與改編,都無意譁眾取寵走偏峰,所求的無非就是一副能夠喚得共鳴的人間雕像。我不確知梅芳的唸白是來自劇本或者自己的隨機發展,渾然天成,卻是最具體的感受,唯其如此,千迴百轉橫亙於心的母親心緒,才會如此精準動人,這是選角成功的必然結果,亦是導演得能充份放手的關鍵。
至於一代又一代的團圓飯,則是家庭戲的必備橋段,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如此,好萊塢的《八月心風暴》何嘗不然?不論是好時節或歹年冬,歲月悠悠,吃食依舊,人物來去,人兒老去,滄桑與美好,爭執與憶念,都在餐桌上完成,那亦是書寫家族記憶時,最便捷的手痕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