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奧斯卡:誰與爭鋒
誰能準確預測奧斯卡?美國影藝學院會員的投票結果,固然反應著他們的專業共識,難免亦有著地域文化的偏好與偏見,旁觀的我們,煮酒論英雄,或許看得更清楚些。
誰拿下最佳影片獎,往往就被視為大贏家,第85屆奧斯卡獎無疑將是《亞果出任務》與《林肯》兩強相爭的結果,《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則會是關鍵的擦邊球,一旦兩強僵持不下,則有可能迂迴得勝。
奧斯卡大賽最後會成為《亞果出任務》與《林肯》對決的場面,決定因素在於「美國夢」,差別在於前者機巧,後者精算。
《林肯》的特殊性並不只是偉人偉業的再次論述而已,而是非常細膩地解構歷史真相,名垂千古,充滿人權視野與襟懷的廢奴修憲案,其實是在「賄賂」與「狡辯」策略交相掩護下,才獲致的結果。《林肯》的廢奴主軸對照黑人總統歐巴瑪的連任成功,當然發人深省,亦有著電影與政治相互護航的作用。
《林肯》的成功在於劇本直接點出了政治家尋求歷史定位的堅定信念固然重要,精準的眼光與務實的妥協更是必要的手段,Daniel Day-Lewis詮釋的林肯,不只是五官逼真,身材的纖瘦亦有如歷史圖像的重現,184公分高的他能夠以微駝的身影演出林肯190公分的身姿,充份顯示他在肢體細節上曾經有過的精算。最重要的是他一方面掌握了鬆緊有致的節奏感,從慢條斯理的好說故事(每則比方都有深意)到動輒引用莎士比亞名言,律師的雄辯本事讓劇本有了更多文學琢磨的空間,政客豪情,揮灑自如;另一方面則在面對家人時,展現了丈夫和父親的不同情感,有時囁嚅、有時呵護,有時隨興,有時咆哮,人生柔情,栩栩如生。這些都是篤定獲得影帝的汗水耕耘。
相對之下,《亞果出任務》則是非常好萊塢的美國夢。國家有難,電影救之;六軍難發,單兵立功,這是何等「超現實」的狂想。卻也因為確有其事,使得加油添醋後的《亞果出任務》儼然成為《不可能的任務》現實版,而且縱有風雲緊急的片刻,絕大多數都是談笑間就輕鬆過關的舉重若輕;相對之下,以獵殺賓拉登為主軸的《00:30凌晨密令》,力求寫實,卻太過血腥與沈重(何況還有美軍虐俘的爭議),無法晉級決賽了。
《亞果出任務》另外還有兩個勝出優勢,首先,好萊塢胳臂愛往內彎,去年的《大藝術家》勝出,擺明了是法國人向好萊塢黃金年代的致意,好萊塢欣然納貢,而且優予饋贈,如今兩個老屁股就能勝過千軍萬馬的救援傳奇,同樣亦為好萊塢的金字招牌重新打蠟上漆,與有榮焉的好萊塢人樂於投下這一票給《亞果出任務》的。
其次,奧斯卡的導演提名漏了《亞果出任務》的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但是隨後的導演工會(DGA)卻讓他奪下年度大獎,顯示導演同業還是肯定他在年代考據,節奏氣氛和場面調度上的功力,雖然小班已註定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無緣,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同情票的轉向亦扮演著決定性的影響。
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則是在技術獎項上贏面最高,從視覺到音效,罕有匹敵,特別是在3D電影濫竽充數的今天,《少年Pi》確實樹立起讓人驚豔的的技術標竿,那是「有為者應若是」的技術妙境(一如十三年前替武俠電影立下障礙關卡的《臥虎藏龍》),亦是李安以黑馬之姿問鼎最佳導演獎與影片的科技擦邊球。
《少年Pi》的另一個觀察指標在於能否獲得改編劇本獎,畢竟《少年Pi》的結構緊貼原著,屬於成功的「忠誠」改編版,電影與小說儼然連體嬰,但是電影更把小說不可能履行的意像落實在大銀幕上,只要劇本能夠得獎,對於《少年Pi》的團隊就是一大勝利。畢竟,美國還是基督教國家,《少年Pi》的小說與電影都對世界宗教採取了「異教徒」的開放視野,甚至在雷電交錯的海上,還要形單影隻的Pi,大聲地質問起天上的神(而非敬天畏神的兀自祈禱),這是何等的叛逆與孤傲?李安的《斷背山》當年不能勝出,就敗在保守團體的抵制與反撲,《少年Pi》這回要面對的則是更多默不吭聲的基督徒。
奧斯卡畢竟是美國電影工業的年度大賞,今年能讓奧地利電影《愛‧慕》包辦了影片、導演與女主角等主要獎項提名,已屬不易(形勢一如當年的《臥虎藏龍》與《美麗人生》,固然《愛‧慕》探討的安樂死與老者安之的議題,深情動人地書寫了當代人生難以迴避的老病問題,但要在最後關頭勝出,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大獎真的給了《愛‧慕》,我真的會在椅子上狂跳狂吼),一切只能用《悲慘世界》中Fantine所唱的名曲「I Dream a Dream」中的兩句歌詞來做註解:「But there are dreams that cannot be, 那是不可能的夢 And there are storms we cannot weather! 未來風雨誰能丈量!」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