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戰:奪權的滋味
梁樂民和陸劍青合力執導《寒戰》的有火花四射的鬥嘴戲,亦有兜了好大一圈的權鬥心思,算是替慘白許久的香港電影上了點胭脂,但是距離《無間道》的水平還很遙遠。

《無間道》的可貴在於開創了「臥底」議題的複雜性(警方有黑道臥底,黑道有警方臥底,黑白易位,是非無常,天道難料),連好萊塢都得自歎弗如,只能買下版權,另行重拍;《寒戰》的可歎在於雖然號稱十年來最好看的港片,原創力道卻明顯不夠銳猛。

《寒戰》的主題描寫兩位香港警務處副處長的危機處理能力與權力爭奪。長出國期間,街頭發生大樓爆炸案,又有巡邏警車連同五名警員意外消失,於是探員出身的副處長李文彬(梁家輝飾演)逕自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行動代號就叫「寒戰」,負責情報資訊的另一名副處長劉傑輝(郭富城飾演)先是遭李文彬羞辱,指他全不知情,手下失職,既而灼灼逼人,耀武揚威指揮全局。但是劉傑輝沈穩反擊,以李文彬之子就是失聯警員,親子關係會影響行動判斷,發動「政變」,奪下指揮權,不料卻在與匪接觸時,一敗塗地,死了同僚,贖金也被歹徒劫走了。

《赤色風暴》的趣味在於「反制」或「平衡」機制,能否即時扼阻「獨斷」?《寒戰》的核心趣味除了參考《赤色風暴》的「公眾」危機之外,多了三分「私欲」考量。兩位副處長都急著表現,誰的危機處理成功,就有機會壓制對方,接任處長。危機處理考驗能力,攸關政治前途,權力的滋味鞭策著兩人展開全身解數鬥法,除了各有專業信念,亦各有法條授權支撐,法理強碰之下,就煙花四射,好不熱鬧。

不過,電影卻刻意跳過了第二層圖謀:有人圖權位,有人圖厚利,問題在於誰才是贖金巨款的真正受益人?畢竟,黑白合夥才是幕後黑手,揪得出警方害蟲,卻未交代歹為誰?太過明顯的罅漏,未完的結局,刻意為續集留一手,做伏筆的疑陣,卻也使得電影的完整性大打折扣。
《寒戰》的真正演技角力在於內戰時的「戰國策」。警方有派系,要搞政變,得站穩理字,然後還要有外援與內應。

《寒戰》僅有的一場動作大戲,在於街頭交付贖金戲,錯亂有致的場面調度與剪接,確實呈現了歹徒的情報掌控力與心機複雜,但是真正的好戲在於內心戲的高來高去。包括劉傑輝爭取鄺智立的那場請喝咖啡,尊重對手,不能利誘,只能說理,沒有承諾,只有分析,最後鄺智立沒喝咖啡,卻表明了自己愛喝什麼咖啡,問號與答案一次完成,導演梁樂民和陸劍青就此完成了密度奇高的戲劇骨肉雕塑。
此外,《寒戰》用了細皮嫩肉的李治廷來扮演廉政總署偵察官,他看似稚嫩,卻也頗諳唬弄之道,所以面對經驗老到的劉傑輝與李文彬時,則反過來被老虎狠狠修理,新嫩得著了清白的力道,老辣則有反噬能量,一老一少的互動,同樣產生了能量流轉的趣味。

只可惜,《寒戰》規格拉得太大,關鍵細節就完全交代不清,智商192的彭于宴何需兜了一大圈,來替父親升官鋪路?還畫蛇添足,露出破綻讓人撿拾?一路慘敗的劉傑輝何以還能查微發伏,找到反敗為勝的關鍵?反派為惡的動機,交代不清,正派的精明幹練,又欠缺前導,有理無理,最後全靠劉傑輝雙手抖出証據,一人說了算(他的手下都出了事,誰又來替他追查?),再無反駁空間,劇情因而急轉直下,速度是夠快了,意外也是夠強了,卻是意外大過理性,全然無法服人,也就無法產生更大共鳴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0371】 2012/11/22
其他新鮮事兒

青春永駐的不老傳奇:矢口史靖 (11/22)

《厄夜車諾比》廢墟的美麗與哀愁 (11/22)

台灣之光李安 締造電影新視界 (11/22)

《晚孃上部:戀慾》馬力歐、西野翔、New訪談 (11/22)

金馬亂蹄:消失的子彈 (11/22)

小說影像化 The Story is Yours (11/22)

《寒戰》又緊湊又有不錯的犯罪劇情,值得一看 (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