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新聞 ﹥News Content

第六屆社會公義電影獎得獎名單公布


在鼓勵台灣電影創作者所設立的台北電影獎之外,由自主工聯等公民團體發起的影展會外賽,第六屆「社會公義電影獎」亦於今日公佈得獎作品,由李念修導演的《河北臺北》,以及李惠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獲得。

鼓勵台灣電影創作者所設立的台北電影獎,將於今晚舉行頒獎典禮。由自主工聯等公民團體發起的影展會外賽,第六屆「社會公義電影獎」亦於今日公佈得獎作品。兩部兼具影像美學及關懷社會、與大眾對話的得獎作品,分別為李念修導演的《河北臺北》,以及李惠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

影展會外賽在國外十分普遍,知名案例如柏林影展中鼓勵同志議題的「泰迪熊獎」,與國際影評人協會在全球各大影展所設立的「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社會公義電影獎」為依附於台北電影節的會外賽,由公民團體獨立發起舉辦,不隸屬於影展本身。主辦單位從今年入圍台北電影獎的40部作品,挑出符合「社會公義」主旨的18部作品,再由評審團評選出最能體現、推動「社會公義」的影片。期以此獎項鼓勵台灣電影工作者,能夠從真實社會出發創作,也達成以影像介入社會參與的可能。

今年社會公義獎評審團來自學者、媒體、影像工作者到社運實踐者等多重背景,除了希望納入更專業、多元的觀點,讓決選更具公信力,更期待藉由評審會議的討論過程,為此獎以及社會議題影片的影像論述,開啟新的里程碑。

本屆評審會議一開始,就先對獎項的評選標準有熱烈討論。評審主席、政大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儒修教授表示,相較於主流影展著重影像美學,「社會公義獎」應更重視議題導向。不論是從提名片單中浮現的議題趨勢,或是單一作品凸顯長期被忽略的議題,都可藉由此獎彰顯,引起社會關注。

評審委員、端傳媒評論總監曾柏文則從「如何推動社會公義」出發,闡述三個評選標準:電影主題是否緊扣當代社會核心問題;表現方式能否吸引觀眾與之對話;以及內容呈現是否能超越平板的現象再現,引領出更深刻立體的思辨。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女性影像協會理事王君琦則強調:議題討論有沒有超越過去的影片內容,或是開啟新的討論方式,才是重要的。

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同時長期關注勞工運動的吳永毅,則從入選片單歸納出幾個議題趨勢──包括族群認同、離散遷移、媒體反思、城鄉空間、新舊歷史等。甫上任彰化縣文化局局長的陳文彬導演,則以從業人員的角度,強調「會外賽」這種特殊位置的「對話」功能。其期許本獎項除了能跟社會對話,也要跟北影主流評選機制對話,跟台灣影視產業環境對話,更重要的是影像工作者的自我對話。

此次決選會議中,評審團特別深入討論了紀錄片《河北臺北》、《蘋果的滋味》、《翡翠之城》、《末代叛亂犯》、《海的彼端》、《看不見的鬼島》,以及劇情長片《只要我長大》等。這些作品,皆在兼顧美學實踐的同時,能帶出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凸顯不同視角,為當今台灣電影開展出更豐富的樣貌。

在第一輪正式投票中,紀錄片《河北臺北》率先最高票數入選。而《蘋果的滋味》、《翡翠之城》與《末代叛亂犯》也獲得不同評審的支持。進入第二輪投票後,《蘋果的滋味》過半出線。

河北臺北》為剪接師李念修導演作品,片中導演將鏡頭對向自己身為老榮民的父親,穿插著老父親對過往生命的追述,在台北的生活日常,以及導演到中國北方追尋父親足跡的畫面。影片透過兩代間的深刻對話,耙梳上一代的漂泊離散與第二代成長歷程的連動,也細膩交織了個人史與國家史。在台灣政治轉型的過程中,「外省人」常被輕易地化約為權貴與壓迫的代名詞。本片邀請觀中凝視分享導演父親的生命,促成對歷史更深刻的思考。評審一致肯定創作的勇氣,與片中的真實感動。

蘋果的滋味》則由第三度奪得此獎的李惠仁導演所拍攝。本片以俐落的敘事節奏,回顧2000年壹傳媒登台以來的軌跡,從中討論媒體角色與倫理分寸,影片後半更拉出旺旺集團入中國時報,並進一步企圖擴大版圖的這條軸線,批判親中資本對媒體生態的衝擊。其中多層次的思辯,主題切中時代病根,選材容易讓大眾共感,並能促使觀者思考媒體識讀的能力。

今年「社會公義電影獎」邁入第六年,除了在板橋府中15 舉辦頒獎典禮與得獎影片放映,也將在新竹影博館放映所有入圍影片,開設導演專訪工作坊,期望建立一個影像與社會多元對話的公共平臺,相關活動資訊可上 「2016第六屆社會公義影展」粉絲專頁。

本日焦點-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