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鸚鵡鵪鶉獲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
被台灣影展咖視為最令人難忘的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獲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第一屆的卓越貢獻獎,以肯定他的獨立與創新精神,九位遴選委員都認為這是實至名歸。
他原名李幼新,是台灣知名的影評人。今年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評審之一的鴻鴻在評審會議後,綜合得獎理由如下:
李幼鸚鵡鵪鶉近半世紀來對電影的無悔付出,早已超越了影評人的界域,以他的一頭亂髮,成為電影藝術的風向旗。七O年代,他即在資訊貧瘠的環境下,以極大熱情引介新知,獨立完成的《威尼斯/坎城影展》對國際影壇深廣兼備的評介,更對台灣影壇起了重大催化作用。八O年代,他不遺餘力擁戴台灣新電影;九O年代撰述《男同性戀電影…》,屢開風氣之先。近年仍持續關注新近電影創作,給予鉅細靡遺的評論,絲毫不減熱情。近作《鵪鶉在鸚鵡頭上唱歌》更將個人生命與電影、動物權、同志議題一體交織,樹立了「影痴」的動人風範。
李幼鸚鵡鵪鶉獲知得獎後,在電話中表示:「太大的驚喜,真的謝謝台北電影節和遴選委員們。多年來我和大家沒有太密切的往來,過著獨行俠的生活,沒想到大家還能記得我,從遠距離觀察我的特色與優、缺點,給我充分的體諒與包容,真的令我感動又感激。」
李幼鸚鵡鵪鶉對電影的熱愛超過40年,什麼原因讓他如此無怨如悔的付出?他說:「學生時代看電影,是我用來抒解寂寞身心的寄託,現在則成了我誠懇面對世界、真實面對自我的一個橋梁。以前看電影斤斤計較,《愛你想你 恨你》中,亞蘭德倫被深愛的女友劈腿,當時我氣得要命,現在,我看電影不再眼睛裏容不下一粒沙,懂得先敞開心胸、正反思考、再找適當的切入點去剖析。現實中也是,我越來越學習包容,無論對人、事、物、電影,與其花時間去計較讓我生氣的缺點,何不多想想讓我快樂的優點。」
從李幼新到改名李幼鸚鵡鵪鶉,在他身上的變與不變,和他影評最令人稱道的二元辯證法一樣奪目。
最近玉婆伊麗莎白泰勒逝世,李幼鸚鵡鵪鶉著作的《影壇超級巨星》,早就對玉婆、奧黛莉赫本、華倫比提等巨星,作了圖文並茂的解析,許多台灣影迷對明星的啟蒙,都來自那本書。
當金馬國際影展剛開始在台灣起跑時,李幼鸚鵡鵪鶉的一頭白髮,背著書包、穿著喇叭褲和襯衫,穿梭在戲院人群中,非常醒目,他最喜歡在散場後和年輕男觀眾討論,因為大家都知道他的電影知識豐富,但內行人都知道,他的用功,來自他以電資館為家,飽覽各國電影,常跑舊書攤,收集日本《SCREEN》及法國《電影筆記》等電影雜誌,羅馬非一天造成。
李幼鸚鵡鵪鶉早年喜歡侃侃而談,近年深居簡出。尤其改名後,與外界的連結越來越少。《破報》曾清楚記錄他留長髮的原因,其一是他自認個性內向害羞,與人談話時,總低著頭迴避目光接觸,連對方長得什麼樣子都記不得,索性以亂髮為不言自明的識別證,等著別人來認領。
李幼鸚鵡鵪鶉的一頭灰白長髮,一度被視為他個人性象徵,因為他電影評論與同性戀對話的痕跡太過鮮明。其實不然,他不否認自己曾經走過同性戀、陰陽人、變性慾的擺盪,不過最後他選擇的還是回歸自我,從他改名李幼鸚鵡鵪鶉後,獲得了最原始的解放。
李幼鸚鵡鵪鶉家裡最愛的除了母親,就是愛鳥。喜歡拍男體的他,在訪談中曾說,他在家中貼滿為鳥兒拍的照片,讓鳥兒享受看與被看的樂趣,連養鳥都不忘影評的二元辯證;他還說,每次一回到家,鳥兒就向他飛撲過來,所以他在家貼滿自己的照片,讓鳥兒不至於太孤單,其實言外之音,李幼鸚鵡鵪鶉的人生,看似華麗,實則蒼涼,然而最重要的,他在電影世界中已織出了令自己與許多人都甘之如飴的夢想。
(本新聞由台北電影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