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文學改編作品能吸引電影觀眾嗎?
《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走的是傳統的文學改編電影方式,調性是帶著些輕鬆的調味,演員和角色也都有特色,各方面的品質都有一定水平。如果你想了解塊肉餘生記的「故事」,電影是很不錯的選擇。
就文學作品改編電影來說,《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算是不錯的呈現,步調、視覺、角色等等,沒有看過小說也不想看文字的觀眾,若想了解這部作品在講什麼,這部片子是有質感的版本,也是個入門的選擇(當然還是有改編,至少「大致上」了解是沒問題的)。不過再怎麼說,塊肉餘生記本身就是部「文學作品」。
不知道觀眾們去看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時,會期待看到什麼?
文學的一大賣點,就是「文字」,那些漂亮的用詞、文法等等,把這些東西轉成了視覺的呈現(比如原文寫了好多對一個景的華麗描述,但視覺就變成是一個畫面,看到的是描述的內容,而非那些用字遣詞),不就失去了很多?用個大家熟悉的比喻,很多有名的古詩,美妙之處在於對仗或是怎麼用幾個字就描述出情景和心情,要看就得看原文,若直接看白話文,可能就弱掉了?直接看「月亮落下來了,烏鴉一直啼叫,滿天都是霜…」這有什麼好看的?但原文「月落烏啼霜滿天」就是漂亮。
《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本身有很漂亮的英文,電影的好處是在對白當中保留了一些,因為主角本身就是個愛寫作的人,另外也有不少其他紳士或貴族角色,講起話來是可以文縐縐,電影的一開場也是小說中的經典句子「Whether I shall turn out to be the hero of my own life, or whether that station will be held by anybody else, these pages must show.」但對台灣的觀眾來說,有好幾層障礙。首先,字幕的翻譯就是把意思翻出來而已(上述「月亮落下來了」那種),就算譯者真有能力把它翻成中文的文言文,觀眾可能還變成看不懂了,因此所有的「美句」,我們都很難欣賞到精華。甚至非文學的部分,一些英文的幽默(把David’s son,大衛的兒子,聽成Davidson這個名字,是因為英文的發音,但翻成中文字幕後笑點就不見了)也會在翻譯中流失。另外,片中還有些關於「口音」的內容甚至小笑料,不是熟悉英文的觀眾很難體會。
不僅如此,還有文化的差異,《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有它的背景,那個時代的倫敦貴族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社會現象等等,對於我們不同文化的觀眾來說,雖然我們從很多電影中認識西方的歷史,但仍然不太容易有感,那時的人生百態,在我們眼中看來不見得能辨別哪些是特色,哪些是隱喻,哪些有背景,單純看人物的故事,就只是些鮮明的人,要說真的很有趣嗎?在資訊這麼爆炸的現代,不太會感到什麼特殊性。
因為上述種種,我真的覺得文學作品改編電影並不容易討好。比較能吸引的族群就是本身就喜歡文學的人,對原著已經很熟悉了,想看不同媒體的表現方式。想要透過電影來入門的人,的確可以知道《塊肉餘生記》在講什麼,但卻無法真正看到它成為經典的那一面,所以在快速認識了之後,反應可能會是…這怎麼會變成經典?
《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走的就還是傳統的文學改編電影方式,不像比如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1996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 Juliet〕把莎士比亞給現代化了,也不像漫威把希臘神話變成超級英雄(比如雷神索爾)。《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沒有做這些「轉型」,所以重點還是看文學作品,對象可能是電影觀眾當中本來也喜歡文學的那一群,可以看到自己熟悉的故事、角色被演出來(但也要能接受為了電影做的改編);而非追求休閒娛樂的普羅大眾。
從預告就可以看得出來,《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的調性是帶著些輕鬆的調味,其實並不會悶,不斷有事件發生,演員和角色也都有特色,各方面的品質都有一定水平,總體來說是一部好的電影,有質感。只是說,原著的素材就是那樣,要吸引這個時代的電影觀眾實著不易。
如果你想了解塊肉餘生記的「故事」,《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想了解它如此出名的原因,還是得看小說(且能的話,最好看原文);如果你對原著根本沒興趣(或者根本不知道它是什麼),單純想看電影,可能無法在《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找到很強的娛樂性;本來就可以欣賞各種藝術的人,把它當作品來欣賞應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