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煙硝的愛情》觀後感:你我的愛情如冷戰
《沒有煙硝的愛情》片商選在情人節在台灣上映,依此片描繪的寫實愛情,大概正沐浴在幸福泡泡的情侶難以體會,反而適合正在爭吵不休的怨偶欣賞,恰恰能感受到導演真正想傳達的愛情故事。
《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是2018年坎城最佳導演獎作品,導演是波蘭籍的帕威帕利科斯基(Pawel Pawlikowski),在奧斯卡英語電影表現較弱的今年,這部非英語的電影也搶下3項提名,包含最佳導演、最佳攝影與最佳外語片。
導演帕威帕利科斯基2015年以黑白電影《依達的抉擇》擒下奧斯卡最佳外語,《依達的抉擇》描述在二戰後60年代波蘭的年輕女性追尋身世與意義,領悟虛空與失落後回到隱世修道院的故事;他接下來的作品也以黑白畫面和同樣銀幕比例拍攝《沒有煙硝的愛情》,背景則在50年代,強調鐵幕升起,西方世界與蘇聯東歐築起意識型態的戰爭,資本與社會主義陣營的對抗,兩方截然不同思想挑起冷戰對立時期。電影以二戰後波蘭社會主義興起,受過精英教育的音樂家男主角維特,與其他藝術家受政府指示,到鄉間蒐集傳統民謠歌曲,計畫招募鄉村中擁有音樂實力與天賦的歌手、舞者組成民謠樂團,四處表演,成為政府意識型態的宣傳工具之一。電影女主角蘇拉是被招募的眾多歌手,與個性、背景和價值皆不同的維特兩人相互吸引,音樂使相異的兩人找到了心靈交會,在巡迴演出過程,愛情萌芽滋長。當維特決定私奔,企圖逃離波蘭共產社會的不自由,蘇拉卻覺得留在波蘭已是最好的發展,兩人的價值想法對未來充滿歧異,也就促使了兩人之後不斷分分合合十多年,從波蘭共產主義遁入資本主義巴黎,最後又回到波蘭,始終找尋不到兩人共同的容身之處,最後踏上末路的愛情故事。
帕威帕利科斯基承襲前部作品《依達的抉擇》的故事結構與手法,將《沒有煙硝的愛情》中的時代與人物再次做出完美的融合,時代與角色任一方都能與另一方互文,彼此相互輝映。在《沒有煙硝的愛情》中西方與蘇聯的冷戰,也彷彿對照著維特與蘇拉愛情的分合拉扯,同時在他們磨合的生活中,也再次看到了那個二戰後的波蘭在鐵幕另一端的歷史片段。帕威帕利科斯基將時代與人物塑造為電影基本的骨幹,再讓真實歷史的脈絡轉為隱形的血肉,支撐出作品的深度。而《沒有煙硝的愛情》較特別地在男女主角分分合合歷程中,分開時期的部分僅以黑幕快速表示,讓兩人的分開、他們分隔兩地的時光,在全片成了轉瞬的轉場。兩人的分別僅是他們愛情故事裡的小小轉場。
在音樂方面,《沒有煙硝的愛情》更比《依達的抉擇》強烈,也更富有情感變化,以〈兩顆心〉(Dwa serduszka)的歌曲貫穿,有民謠版本、獻給共產主義史達林的版本、巴黎香頌版本,體現不同時期的心境對比。
如果《依達的抉擇》講述了人生在世的空虛失落,《沒有煙硝的愛情》則專注的歌頌了戰後純粹的愛情。維特與蘇拉歷經掙扎抵抗後的中年憔悴,他們剩下的唯有彼此的關係與信賴,維特與蘇拉因為愛情,無論在共產主義或是資本主義的國家,都相繼失去了他們身上重要的東西,失去彈琴的手指、失去自由尊嚴與希望,他們的末路是到教堂中許下誓言做出最後的選擇,而電影對白「那一邊風景更美」,畫龍點睛地讓愛情在結尾處彰顯價值並達到昇華,超然了一切,導演的字卡「獻給我的父母」也將導演父母真實的愛情完滿地推向了最高處。和《樂來越愛你》為了追尋各自的夢想而不知不覺間遺失了愛情相比,《沒有煙硝的愛情》則是更為愛情犧牲了彼此的夢想。令人莞爾的是,蘇拉願意為了維特做任何的犧牲,但是在那句歌詞「鐘擺殺了時間」的比喻上卻不得其解,似乎也一再暗示蘇拉是更實際的人,而不是將愛情放在藝術審美的層次而已。
另一個更有趣的是,《沒有煙硝的愛情》片商選在情人節在台灣上映,依此片描繪的寫實,大概正沐浴在幸福泡泡的情侶難以體會,反而是正在爭吵不休的情侶頗適合欣賞,處於撞牆期的伴侶恰恰能感受到導演真正想傳達的愛情故事,領略個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