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月光下的藍色男孩》但還不到完美的最愛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寫實柔美,處處散發詩意,尤其攝影讓觀看方具有強烈的意識流動,畫面更呼應夏隆的生活與內在,兩者互為一體。不過電影整體情節的自然中,卻有二次突如其來的生硬,令人反應不及。
如果看了一場電影,幾小時下來的觀影印象大於預期的好,那麼這部電影拿到個人心中好評是一定的,甚至刷了第二次流連忘返,還想刷第三次。
那,假如是聽了備受讚譽的評價,懷著滿心期待看了,雖然一時有些麻痺,摸不著頭緒,但慢慢摸索,回想電影情節,某種排山倒海而來的後座力反而在離開電影院持續發酵,甚至看了第二遍,更加雙倍喜歡,這也是一種會有好評的電影。
但,假如聽了備受讚譽,還看到紐約時報影評寫著「會是今年最佳影片?」的標題,反觀,看完電影後,卻有種悵然若失,覺得比好或是最佳還差了一點點,難免會覺得有些失望,這部影片便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不只題材少見,說故事的方式也是大膽。整部電影裡劇情圍繞一個非裔男孩夏隆,從他的三段成長故事,三個階段來言說一個找尋自我的生命。
故事中,夏隆小時後的綽號叫”little”,因為比起同年齡矮小、羞澀跟安靜,外表跟其他粗暴野蠻孩子相比,顯得清秀跟溫柔。與生俱來的外貌給他帶來生長上不必要的麻煩,電影一開始便看到夏隆被一群同學死命追著打,躲進毒窟區的空房。開章的這段追打描寫,便直接用鏡頭,捕捉夏隆為什麼生性內向。夏隆的獨特纖細讓外界社會把他追進了封閉的房子/內心,直到馬赫夏拉阿里飾演的毒販阿璜拆了房子的窗,讓漆黑的屋裡有了一點照明,讓始終只有母親一人養育長大的夏隆,嚐到父親的滋味。
雖然評論對於電影的同性戀、非裔、毒品、貧窮、霸凌等方面,覺得處理得細膩恰當不過於煽動,但我認為《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值得讚賞是貫穿全劇,在「父親」與「母親」以及「海」的象徵鋪陳,導演有種敏銳且精準的直覺,符合了這部電影的成長主軸。
夏隆是邁阿密的單親家庭,吸毒的母親把他撫養照顧,但母親無論生理或精神,對於夏隆皆是殘忍帶有條件,夏隆在成長環境上痛苦,內心也無法得到母親的包容/滿足,直到阿璜以父親的角色現身,在困頓的摸索裡才發現一條開拓精神的道路,像教導他在大海中泅水,就像教導他如何應付人生,也隱隱約約引導了他長大後的武裝。
夏隆的溫柔讓他在非裔社群格格不入,倍受挑戰,即使被痛扁,用浸泡的冰塊冷水壓抑外表的傷痛,內心爆發的憤怒卻無法制止。夏隆學習了強勢,成人的他也依循經驗,泡冰塊水、舉啞鈴提醒自己武裝。待走到了電影後半,他重逢了初戀凱文,那個”little”的本質才又偷偷溜了回來,還在最後結尾,大海中的男孩回眸給他一記回馬槍。
電影對夏隆跟凱文的情感,描寫得淺嚐即止,凱文從小的理解與好感,長大意識到面對凱文複雜感情的惡夢,跟兩人海灘旁的親吻與親密接觸,體現一種青澀對愛徬徨迷惑的態度。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全片以時暖時冷的調性,寫實柔美,處處散發詩意,讓人深深喜愛,尤其攝影讓觀看方具有強烈的意識流動,畫面更呼應夏隆的生活與內在,兩者互為一體。不過電影整體情節的自然中,卻有二次突如其來的生硬,令人反應不及。一個是夏隆與母親的和解,另一個是長大成高大壯碩的夏隆與凱文的敘舊坦誠,都來得令人措手不及,懷疑導演是否太自信自己的致敬手法,省略了某些瑣碎卻重要的連結,讓全片感覺雖然到位,但無法給人太過深刻之感。
相關文章
- 月下尋人-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2017/03/29)
-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成長是自己決定想要當什麼樣的人 (2017/03/07)
-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你是唯一 (2017/03/01)
- 2017麥若愚奧斯卡分析:最佳影片與導演 (2017/02/27)
- 影評網站The playlist選出2016年20部絕美電影海報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