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萌出新高度
第一集的《小小兵》,確實是過於「兒童取向」,但這次的《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改善了這些問題,將故事拆成不同的支線,去突顯各個角色之間不同的立場,讓結尾的高潮戲變得更有衝突性和轉折性。
馬來魔影評:《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Minions: The Rise of Guru)。評分:85分
◎【一言以蔽之】:近期最好看的小小兵電影,大人小孩都會被娛樂到
延伸自2010年《神偷奶爸》(Despicable Me)系列動畫,從此一炮而紅的這群古靈精怪的黃色生物,英文原名叫《Minions》,台灣叫他《小小兵》,香港叫他《迷你兵團》,中國叫他《小黃人大眼萌》,但無論世界各地出現多少翻譯名稱,共通點都只有一個,就是他們不只是小朋友的偶像,也已經成為動畫電影界的超級巨星,每次在銀幕上看到這些黃色身影打打鬧鬧,真的超級療癒!
2015年的第一部《小小兵》獨立電影,也等於是《神偷奶爸》的前傳,不但演出這群黃色小怪物的起源故事,也讓他們在片尾終於遇到年輕版的格魯(也就是後來的神偷奶爸),而在這次的續集《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當中,就要進一步的交代格魯和小小兵如何建立起患難與共的伙伴關係,但因為是前傳故事,所以就算你沒看過《神偷奶爸》,甚至沒看過之前任何一部的小小兵相關電影,都不會造成理解障礙,反正這種童話故事,就是圖一個熱鬧,好笑好玩就好。
老實說,第一集的《小小兵》,確實是過於「兒童取向」,大部分的笑點都偏向簡單直接,不外乎就是「我打你一下,你撞我一下」,或者是「跑來跑去,追來追去」,小朋友一定可以看得很開心,但是對大人來說確實稍嫌幼稚,但這次的《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改善了這些問題,甚至刻意將故事拆成不同的支線,去突顯各個角色之間不同的立場,直到片尾的高潮戲才讓各路人馬齊聚,也將前半段醞釀的各種細節連成一線,讓結尾的高潮戲變得更有衝突性和轉折性,可以看出這次真的有用心說故事,在喜劇橋段的呈現上,也變得比較有設計感。
值得一提的是,本集加入大量中國元素,最明顯的是以12生肖的神奇寶石作為全片的「麥高芬」(MacGuffin,專業電影用語,意思是在電影中可以推展劇情的物件或目標,例如一個眾多角色都在爭奪的東西),透過這個神偷奪寶故事,呈現出「盜亦有道」的正面寓意。另外,由楊紫瓊配音的功夫高手,教小小兵學中國功夫,最後在農曆新年唐人街的功夫大戰,也讓整部電影充滿中國風,但是並沒有為了迎合中國市場而造成一種刻意拍馬屁的負面感受,讓「文化置入」和「創作原則」這兩種立場可以保持平衡,這是相當難得的事情!
回顧2015年,《小小兵》第一集上映時,台灣出現一個爭議事件,是審查單位忽視本片的幻想童趣成分,僅以斷章取義的「劇情涉及偷盜」等理由,將本片列為「保護級」(6歲以下禁止觀賞),而在面對影迷連番抗議時,竟辯稱「分級標準是參考國外」,但其實美國等地的「保護級」(PG級別)之定義,是「兒童只要有成人陪同即可觀賞」,並無強制性的年齡限制,所以根據報導,台灣規定「6歲以下就算有成人陪同也禁止觀賞」,是全世界唯一以「強制性的年齡限制」作為理由,禁止兒童看《小小兵》的地區,被認為是爭議性極高的決策!
還好到了如今的第二集,審查單位終於修正錯誤,還給《小小兵》應該有的「普遍級」待遇(任何年齡皆可觀賞),兒童觀眾終於不再遭受干擾,可以進戲院享受歡樂時光,畢竟這本來就是屬於兒童的電影。在第二集上映的時候回顧第一集的爭議事件,就是以一個影迷的立場,期許電影文化相關制度都應該尊重創作、理解觀眾需求,並且合情合理,希望電影創作不再被污名化,任何年齡的觀眾都可以在合理範圍內,看到自己想看的電影,願每一個童年回憶,都不再被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