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阿密的一夜》- 60年代黑人菁英的一夜對話
即使大多畫面只是四個人擠在旅館房間,很明顯看得出本片的舞台劇前身,但角色所談所想的格局是如此宏大而多面。任何想改進社會的人都應該做的思考,唯有能將彼此的矛盾與衝突討論得更透徹,才能往前走得更穩。
《邁阿密的一夜》是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Regina King所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目前可在Amazon Prime平台觀賞。本片由Kemp Powers根據自己的舞台劇改編,將1964年二月的某個晚上,四位政治與文化上極具代表性的黑人領袖的碰面過程,虛構出一整段精彩對話。
四人之中,黑人民權領袖麥爾坎X(Kingsley Ben-Adir)正在考慮是否要退出日漸腐敗的「伊斯蘭國度」(Nation of Islam)組織,並為了近日不斷被跟蹤一事憂心忡忡;歌手山姆庫克(Leslie Odom Jr.)想要打進白人市場;拳王Cassius Clay(Eli Goree)即將公開皈依回教,加入「伊斯蘭國度」,並準備更名為穆罕默德阿里;足球員Jim Brown(Aldis Hodge)準備轉行成為好萊塢演員,但知道自己身為黑人,大概仍只能演出活不到片尾的配角角色。
在他們四人於邁阿密的飯店裡長談之前,導演先帶著觀眾大致了解這四名角色目前在生命歷程中的哪一階段、有哪些煩惱,直到四人湊在一起,他們開始抒發想法,談到了種族、信仰、對生命價值的看法,也表達自己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與態度面對黑人困境。
即使大多畫面只是四個人擠在旅館房間,很明顯看得出本片的舞台劇前身,但角色所談所想的格局是如此宏大而多面,不會有封閉無趣的感覺,鏡頭也適時拉長反應鏡頭(reaction shot)的時間,讓觀眾看見角色聽到某些談話後,在心頭產生怎麼樣的漣漪,演員也能在密集的對話之外,以表情與肢體做更深度的表演,尤其Kingsley Ben-Adir精彩詮釋出麥爾坎X在優雅姿態底下的果斷氣勢,還有深藏內心的擔憂,令人印象深刻。
關於整段談話,雖然主題天南地北,但核心不脫讓社會改變需要付上什麼代價?何種路線能產生最長遠正面的影響?
這幾位黑人菁英,已經登峰造極至前輩尚未闖到的高度,結果發現他們的天花板仍然壓在上方。若是白人有他們這樣的成就,已經在比佛利山之類的好地方自在過人生了,但他們幾個黑人還是受限於自己的膚色,無法好好作夢。到底要怎麼突破?四人各自有不同想法,這部分彷彿在看X教授與萬磁王坐下來好好討論他們的路線之爭、選擇背後的各種考量,非常精彩。做社運的、想追求社會公平的、有政治理想的,都很適合看看。
四人裡面較為激進的麥爾坎X,認為其他三位都是太滿於現狀的中產階級黑人,但麥爾坎X認定的「正確方法」,在他人眼中恐怕也太過狹隘。透過討論與爭辯,他們找出彼此的盲點,例如山姆庫克就認為麥爾坎X仇視所有白人卻從不批評行事腐敗糟糕的黑人,而麥爾坎X則殘酷提醒山姆庫克:「你竭盡所能去討好的(白)人,永遠不會喜歡你,永遠不會,你只是音樂盒裡上弦的玩具,一隻猴子」(這部分與《藍調天后》互相呼應)。
Jim Brown還點出更複雜的心理層面問題,例如他觀察到麥爾坎X與其他較為激進的黑人,似乎都是膚色偏淡的黑人,此類黑人在黑人社群裡面不一定能獲得認同,因此Jim Brown質問麥爾坎X,這些激進手段,到底是想向白人證明某些事,還是想向黑人證明某些事?為何立場會如此固執狹隘並強迫他人接受?山姆庫克靠自己賺來那麼多錢,不用等白人發薪水給他,哪有差到該被麥爾坎X指責得那樣不堪呢?
這些都是切得深入到有點令人難堪的省思,但也是任何想改進社會的人都應該做的思考,在目標相同的圈子裡,唯有能將彼此的矛盾與衝突討論得更透徹,才能往前走得更穩,帶來更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