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青春,再見,謝謝我們曾經那樣深愛過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一部時光機,可以去瀏覽曾經發生的每一段感情,不論最後的結局帶給了你什麼,偶爾回想起,或許它就能帶給你傻子走下去的能量。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全片故事時空跨越32年,從1987年台灣解嚴,1988年主角兩人的初識相戀到相離,分開32年後,2020年異國他鄉的暗夜重逢,一路轉折讓人看的揪心又感動釋懷,人生有許多的無奈,不一定每段戀情,都會有美好的結局,但得不到圓滿的愛情遺憾,特別是相遇在彼此最青春美好年少的初戀,往往更敎人一生難忘....

本片不僅是導演柳廣輝個人親身經歷成長記憶的重現,更希望能藉由此片的上映,讓活在21世紀台灣社會,不同世代的人們,對於愛的型態,能有更開闊的視野與理解,因為愛就是愛,不管是異性同性雙性,哪一種形式與族群的愛,只要是彼此出自真心的相愛,都不需要誰來同意與包容。

今年7月5日在「2020台北電影節」(2020.06.25~ 2020.07.11)全台首映,感動許多的影迷,電影預定2020年9月5日在「2020第七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台北場特映,2020年9月30日中秋節假期在台正式上映。

片商超有心,光是電影預告就分為了「超前導」、「前導」與「正式」三個版本的預告,更別說找來許多現在正當紅的演員當「刻座大來賓」,跟著電影倒數上映的天數,分享他們看完電影後的感受,例如由今年最紅電視劇《想見你》男女主角許光漢柯佳嬿,在電影倒數99天時,拍攝的這段推薦影片。



在最後一版的正式預告中,片頭一開始就是橫跨30年,國內外14部經典同志題材電影的名稱,以字卡的方式,快速翻過映入觀眾的眼簾,點出了本片想探討的主題與意涵,而陳昊森曾敬驊兩人首次合作默契十足,在今年7月於2020年台北電影節首映後,精湛的演技與真摯動人的情感展現,被網友封為年度最強「驊森CP」。




青春正盛情竇初開的兩名高中生張家漢與王柏德,遊走在友誼與愛慕之間,他們要在青春性啟蒙的騷動渴望,與來自學校同儕、家庭、宗教與社會的壓力之間掙扎,在苦悶自我壓抑,與勇敢表白示愛之間拉扯的苦痛,詮釋得真摯動人,不管你是正值青春的少男少女,還是年華已逝的中老年,不管是同志還是異性戀觀眾,是苦悶找不到情緒出口的年少同志,還是擔憂害怕又憤怒同志子女的父母,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都將那些內在濃郁的情感,內化成一段段動人的故事,值得你來感受,特別是片中,當原本真心相愛的兩人,出現了一位符合社會眾望標準,由邵奕玫飾演的高一學妹時,他們之間那段難以對外人說的禁忌之愛,又該如何走下去? 神父說 : 「妒忌的心像一條蛇,很容易傷人」,曾經熱戀的兩人又將如何自持?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選角選得好,片中兩位主角靈魂人物張家漢與王柏德(Birdy),由台灣新生代演員24歲的陳昊森與22歲的曾敬驊領銜主演,兩人外型相襯,演技也互補,在片中表現出色,將青春真愛無畏的情感起落,傳達的細膩又深刻。在片中有多場愛恨交錯的情感對手戲,包廂內小心翼翼的試探初吻、熱戀時的深情凝眸,爭吵中浴室內的激情四射過後的熱吻,大雨滂沱中公共電話的哭泣傳情,一幕幕讓人看得感動又感傷!




片中的情感戲也從初識的甜蜜熱戀日夜相隨,到中段兩人之間,有了第三者的出現,生變的戀情,衝突爭執的轉折,幾番和好又冷戰熱吵,年輕戀人的陽光燦爛,到漸行漸遠的冷漠疏離,讓人感受到情愛的瞬息萬變與無法掌控,將兩位成長於台灣民情保守年代的高中生,從熱戀的甜蜜到為情所苦的心境轉折,詮釋得淋漓盡致,教人跟著他們在片中的際遇一起開心、憤怒、悲傷與痛哭。

陳昊森曾敬驊兩人乍看面貌眉眼之間十分相似,身高髮型也相彷,有點難以分辨,但隨著劇情發展,兩人各自展現了劇中人不同的性格特質,演來情感十分真摯動人。

曾敬驊將表面個性外向莽撞,勇於挑戰權威,但面對不為世俗見容的同志感情,反而選擇了退卻離開的角色王柏德,那種明明相愛卻又不敢愛的猶豫的心情,表現得恰如其份,片中為了掩飾同志的身分,刻意假裝異性戀與女生交往,最後在上一世紀保守的年代,王識賢則飾演中年過後的王柏德(Bird),臣服於社會規範與父母期望的壓力,選擇了結婚一途,不僅斷送了自己的真愛,也害慘了另一半女生的幸福,但大半人生不能表現真實自我情感的苦悶隱忍,又有誰能理解,令人不勝噓唏...

虛長兩歲的陳昊森在電影中飾演張家漢,這也是他第一次擔綱男主角,展現了過往不曾在大小銀幕的潛力,可說是演技大爆發,他為了戲更貼近18歲高中生的樣貌,特別減重15公斤,之前演出經驗較多的他,在片中飾演個性安靜內斂,卻對王柏德一往情深,為了真愛毫無畏懼勇往直前的張家漢。張家漢這個角色的人物設計,讓他在片中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他也表現得淋漓盡致,片中內心情感的層次拿捏,更讓人驚豔!整體表現略勝一籌。除了兩人之外,在片中飾演神父的法比歐,則為戲增肥15公斤,以符合片中從加拿大遠渡重洋來台的中年神父,不但教導學生音樂,也開導學生,法比歐將這位既是許多學生的音樂與心靈導師,也在那保守年代,挺身而出為保護學生追求真愛,與敎官據理力爭的神父,詮釋得深刻,他的一生更隱藏了不為人知的秘密,跟陳昊森的師生對手戲貫穿全片,表現令人耳目一新,這已經是他參與演出的第四部電影,演技不斷在進步中,在片中的演出,完全跳脫過往小銀幕的性感形象!

其它如龍劭華戴立忍王識賢王彩樺洪都拉斯蘇達在片中戲份都不多,王彩樺素顏演出,將老一輩那個不懂同志兒子心情,卻總是以無限慈愛包容陪著孩子度過生命難關的母親,展現的讓人動容;龍劭華就真的跨刀演出,在片中飾演王柏德的爸爸,也是學校的家長會長,出場存在感十足,像快打部隊特警似地來去一陣風,明明是一場發飆打人的戲,卻意外給人一種莫名的暢快喜感!戴立忍在片中飾演中年過後的張家漢,與王識賢飾演的中年王柏德,有著精彩的對手戲,戲份雖然不多,卻讓人印象深刻。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片中充滿了時代感的痕跡,1988年的台灣,沒有手機,只有Call機與公共電話,沒有捷運,只有摩托車、公車、火車與船,聽歌只有錄音帶,那時的通訊工具,或許以如今的科技看來自然不便,卻也給了那個年代的戀人心無旁騖地去談愛,沉澱了周邊的喧囂,讓相愛的成為絕美的記憶;片中提及了1987年,年僅22歲的音樂創作人蔡藍欽,因突發性的心臟麻痺辭世,小清新的文青創作歌曲「這個世界」傳唱至今,成了撫慰人心最自然的歌曲,1988年,陳昇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擁擠的樂園》,也成了當時校園學生談論的話題,更讓人感動的是,片中還出現了台灣同志平權運動第一人祁家威,在台北街頭抗議被抓的身影,從此開啟了台灣同志爭婚姻平權的漫漫長路,直到2019年才達成了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志婚姻的國家。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片中,更精心打造主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還特別邀來金鐘、金曲雙料歌王盧廣仲跨刀演唱,也是繼《魚仔》《幾分之幾》之後,盧廣仲第三度應瞿友寧導演之邀演唱影視主題曲。盧廣仲是在看完電影後,才進錄音室配唱,兩個男主角在電影中對望的時刻,最令他動容,他表示 :「很少唱到不是自己創作的歌,這次合作是相當難得的機會,我一直相信,愛是沒有形狀的。」

導演柳廣輝也不忘在拍片過程中,找來片中的演員分享他們對於青春同志之愛的看法,飾演王柏德(Birdy)的曾敬驊認為: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一部時光機,可以去瀏覽曾經發生的每一段感情,不論最後的結局帶給了你什麼,偶爾回想起,或許它就能帶給你傻子走下去的能量,切換每個階段的自己,「現在的你還想念那個他嗎?或許,他也正想念著你也說不定!」


陳昊森則始終相信「愛的力量是無限大」,他想要用一部這麼有「愛」的作品,讓更多人知道愛是最美好的事情,每個人都一樣。片中不少觸動人心、感動的畫面更是令人難忘不已,將勾起每一位刻在心底已久的那個名字,兩人與觀眾約定2020年9月30日上映後,到電影院一起見證那份年少青春純愛的感動。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0778】 2020/09/28

開眼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