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仲夏魘》邪典電影的經典之作


我喜歡《仲夏魘》在每位角色不同性格的描繪,也喜歡電影以許多痛苦與喜悅交織而成的場景來呈現終究沒人能逃脫的絕望。導演透過瑞典仲夏節舉辦的慶典成功製造既清新又噁心的衝突美感,不僅讓人產生或許世界某個角落也有這類情況的毛骨悚然。

在首部長片《宿怨》被許多影評譽為是近年恐怖電影的經典代表之後,導演艾瑞愛斯特再度推出主打獵奇、古怪、噁心,並且註定又會獲得觀眾兩極評價的作品《仲夏魘》。就我個人而言,或許是這次心裡早已有所準備,電影本身的突發驚嚇也比較少,雖然這次導演玩得比前作還要超過許多,但整體製造的震撼與衝擊卻沒那麼強烈,反而更多的是由全片詭譎氣氛所帶給觀眾的壓迫與坐立不安。


強烈的不協調與對比
在看電影的途中,許多橋段都不禁讓我懷疑導演艾瑞愛斯特腦袋平常到底吸收了什麼才會拍出《仲夏魘》這種電影,並不是《月光光心慌慌》、《十三號星期五》那種單純一刀把你砍了的殺人魔,而是極度違反常理與良知。《仲夏魘》最為病態,或者說是它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電影畫面與劇情兩者之間巨大的反差對比,導演把故事舞台設定在瑞典的仲夏節,讓表面純潔明亮的的慶典裡暗藏著扭曲黑暗的事實。

比起許多恐怖片幾乎都把場景擺在模糊不清黑夜的設定,《仲夏魘》不管最終能不能嚇到人,光是毫不掩飾地把這些惡行惡狀攤在太陽下,確實都已經成功走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誰能想到「仲夏節」這個在北歐原本用來慶祝夏至來臨,希望永晝的太陽能驅逐黑暗的節日,到了導演艾瑞愛斯特的鏡頭底下竟會變成既優美又慘烈。其中和煦的陽光、清幽的田園風光、簡約的房屋設計、潔白服裝、繽紛花圈、優美歌聲,一切都是如此美好,但同時也格外讓人覺得虛偽噁心。


縝密細心的傑作
就像是《宿怨》在片中無數角落暗藏信奉派蒙王邪教組織的符碼,《仲夏魘》除了用符號、圖畫來暗示之後可能發生的情節之外,從電影片頭也透過看似跟後續「仲夏節」無關的事件,一步步鋪陳角色們最終面對如此慘狀的反應、選擇,而有趣的是,他們在片中的行為與遭遇似乎也都是有跡可循的。

雖然我直到現在還沒辦法完全參透導演想傳達的意涵,但我們可以朝著「情感與歸屬」、「個體與群體」、「社會道德的毀滅」的幾個方向來思考。《仲夏魘》故事從片頭女主角丹尼的妹妹用汽車廢氣拉著父母自殺開始,似乎就為整部電影定下悲劇性的結局,當丹妮接到妹妹怪異的電子郵件時,雖然內心是無比擔心焦慮,但她還是必須假裝若無其事地給父母留下訊息,並且跟男友克里斯汀安通話時,也是故作鎮定地接受男友「妹妹只是想吸引注意力」的說法,正是深怕自己「神經質」的負面想法會影響到男友,從此反映出西方「現代社會」較為獨立、以個人為重,不希望麻煩他人的想法和觀念。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而這就正好跟瑞典與世隔絕小村莊的「共享」背道而馳,比起丹妮有事就獨自到洗手間痛哭,村里卻是共同用餐、共同扶養孩子,甚至還會在看到同伴痛苦時幫忙分擔。然而正因為丹妮長期缺乏的安全感,無論是身邊家人的突然離開、男友克里斯汀安不把心思放在她身上,忘記她的生日、多次展現的態度,或者夢到半夜眾人拋下她離開村莊,都是她能夠隨著慶典逐漸融入村莊的主因,也正是如此,最後丹妮從鑰匙孔窺探那場噁心的性愛,才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認為丹妮會成為「五月皇后」是早有計畫的,先不論村里會歡迎外人的原因就是為了「增加族群遺傳基因的多樣性」,也不管舞蹈比賽可能有「故意摔倒」的放水嫌疑,其實從最初聽見丹妮要跟著一起去瑞典時,本地人皮爾主動談起父母離世的話題,並在之後以父母也在自己年幼時過世來拉近兩人距離,或者在生日送上手繪禮物等,種種意圖性強烈且明顯有好感的行為,在事後回想起來,就都能清楚感受到這背後龐大陰謀的可怕。


社會道德的毀滅
仲夏魘》片中被本地人皮爾邀情的三位美國男生,分別為人類學博士生克里斯汀安和喬許,還有永遠抱著玩樂心情的馬克,另外就是其他由英格瑪邀請的兩位英國情侶。有趣的是,這些角色也正巧代表著社會上的不同族群,英國情侶是一般的民眾,他們看見長者跳崖自殺的反應最為劇烈,對於村裡的「傳統」有強烈的批判,因此他們成為第一批犧牲者。而代表美國人「自大」與「自由精神」的馬克則因為對傳統文化的輕忽、藐視與不尊重,天天想著打砲吸毒的行為而被剝下了人皮。

另外,兩位人類學博士生的反應則正好跟英國情侶完全相反,他們反而是接受了村裡的文化傳統,並且跳脫到了觀察者的身分,自行給予他們合乎常理的解釋。如同克里斯汀安認為跳崖只是不同現今人們把老人送到養老院的方式,兩人開始對文化產生興趣,互相爭奪論文的撰寫,因為自身對人類文化有深厚研究的心理,而自然而然地接受村民殺人,還有英國情侶和馬克忽然消失等種種異狀,成為一種把自己置身事外、以自認客觀的角度來評斷事物的奇妙存在。《仲夏魘》能把恐怖片角色的選擇對應到現實中許多社會現象,我認為是相當有意思。


無法終止的邪惡
我很喜歡《仲夏魘》最後在丹妮笑容中結束的收尾方式,整部片選擇在陽光普照且熱鬧歡樂的夏日慶典中,講述一段陰暗複雜的心境轉變之旅。在電影前段的許多情節中,不論是妹妹的行為、感情世界的糾結,這些難以摸清的人心,混亂無比的道德觀,都使她陷入繼續當個普通人,或者是放棄自身認知下的道德倫理價值觀,接受新生活態度的兩難掙扎。然而在失去家人與男友的歸屬之後,她當然選擇了能夠接納自己的後者。

就我個人而言,在看完《仲夏魘》是感覺內心無比舒暢的,就好像把所有世俗事物全部拋向腦後的如釋負重。但這也不禁讓我思考是否在我們內心深處,都有著總有一天要跳脫社會規範與理性的想法?《仲夏魘》讓我們重新檢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片中沒有任何鬼怪,只透過讓人迷幻不清的藥物便打破現實與虛幻的界線,清楚呈現出人們如何在價值觀被瓦解,或者自行放棄思考的時候,失去判斷是非善惡,對犯罪視而不見的情況。


注定會名留青史
雖然導演在前後兩部作品中都維持著她一貫的風格,有著怪異突兀的視覺,還有偶爾出現壓迫的重低音。但我認為《仲夏魘》最後沒那麼嚇人的原因,除了缺少氣氛的鋪陳與恰到好處的突發驚嚇之外,最重要的在於角色塑造的差異。電影沒有像《宿怨》以最基本、最能讓人感同身受的家庭出發,反而是拉抬至整個社會的層面,從社會中不同族群的隔閡出發,成就一部邪典類電影的經典之作。

結論
整體而言,我喜歡《仲夏魘》在每位角色不同性格的描繪,也喜歡電影以許多痛苦與喜悅交織而成的場景來呈現終究沒人能逃脫的絕望。導演透過瑞典仲夏節舉辦的慶典成功製造既清新又噁心的衝突美感,不僅讓人產生或許世界某個角落也有這類情況的毛骨悚然,配上其中角色之間的關係,在焦慮、空虛、背叛、荒唐所造成的傷害背後,不也顯示最後這種沉浸在群體所帶來的安心和歸屬,也在無形中助長社會上顯而易見的邪惡嗎?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716】 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