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的女孩》:一團「謎」霧,到底誰才是兇手?
《霧中的女孩》改編自同名的暢銷推理、驚悚小說,導演正是小說作者多納托卡瑞西本人,電影為了加深「謎」霧感,運用許多鋪陳,但反而顯得有些刻意,重點有點在玩,「誰才是兇手」的推理解謎,故事主要就是偵探、教授及心理醫生三個角色在門智。
《霧中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Fog)是義大利的電影,改編自同名的暢銷推理、驚悚小說,導演正是小說作者多納托卡瑞西本人,愛德華未看過這本小說,但感覺得出電影不時在犯罪者及偵探角色中,加了不少金句台詞,像「惡魔愚蠢至極的罪行就是虛榮」、「邪惡的力量是讓故事發展的動力」等,這些台詞是小說式的文字功力,不過文字究竟不同於影像,電影為了加深「謎」霧感,運用許多鋪陳的情節方向,但反而顯得有些刻意製造的故怖疑陣,而讓人誤解,如果未看到最後結局的大翻轉,甚至看完電影,相信有人仍會有點似懂非懂,到底劇中犯案的人是誰?誰才是兇手?
電影前半部,甚至大多數時間,節奏進行得並不明快,但到了最後進行全劇的推理解答,就變得相當快速,甚至有些答案謎團,僅以畫面解釋原因。《霧中的女孩》的故事,重點有點在玩,「誰才是兇手」的推理解謎,愛德華以下的影評,涉及劇情討論,如未觀影,請自行斟酌閱讀。
電影一開場即很快的交待一個16歲少女安娜露,晚上本要去教堂,但之後就失蹤了,雖然短短幾秒,但鏡頭的拍攝帶有不少懸疑感,這個畫面沒有解釋交待完整的故事,後面會有完整一段,解答少女安娜露離開家門後,遇到的事。《霧中的女孩》用了不穿插及倒敘,有時轉場跳得很快,除此,不少畫面呈現山中小鎮的霧氣瀰漫,角色答話也不太說明話,這些手法塑造出故事有一種「謎」霧感,不過觀影時,稍不留意,或者分心,就容易感到不耐煩,甚至無法聚焦,而被案情也會搞得撲朔迷離。
好了,愛德華也不再敘述鋪陳賣關子了,如果看不懂《霧中的女孩》,愛德華直接幫你點破關鍵,整部電影就是「模仿犯」加「案中案」,這樣就清楚方向了吧。所以像劇中一些宗教啦、安娜露的日記等,都不是重點,而是模糊焦點、誤導觀眾對案情了解的安排手法;另外一堆角色,包括媒體來亂鬧,律師來插一腳等,都屬於干擾劇情,或者被角色運用的工具,因為《霧中的女孩》的故事,主要就是偵探(托尼瑟維洛飾演)、教授(亞力希歐波尼飾演)及心理醫生(尚雷諾飾演)三個角色在門智,而三個人都有犯下案件,三個人都是不同案件的殺人兇手。
而三人中,又以偵探一角,串起《霧中的女孩》裡的案中案。偵探是好人嗎?其實並不完全是,他是自以為正義的魔人,有功也有過,寧可錯殺嫌疑犯,也不肯認為對方無罪,他過於自信,濫用媒體,辦案太過倚賴直覺,在證據未完全掌握,就急於收案。教授即利用他的自大缺點,模仿了小鎮過往的「霧人殺人事件」,嫁禍給「霧人」,而利用偵探曾在一個案件的失手,以及輿論對他的評斷,加以製造假線索的「霧人犯案錄影帶」,配合律師的上訴,成功脫罪。
電影最後的結局,教授講了一堆故事布局、複製模仿的思考話語,即在解釋自己犯罪又能脫罪的原因,教授因為財務壓力缺錢,運用小鎮30年前未破的「霧人殺人事件」,模仿其犯罪手法,找了清白的紅髮女孩安娜露下手,藉以脫罪後,賺取賠償金。若非他刺青在手上的記號露了陷,引發偵探再次證明自己的判斷無誤而遭偵探殺害,否則他已成功脫罪。當然偵探也為此付出犯罪殺人的刑責代價。
而最後一段,其實主場景的時間一直在偵探與心理醫生的交談中,其他的故事情節都是穿插的倒敘,在偵探交談後,發現心理醫生是只釣一種魚的人,有點暗示他犯罪的癖好,而魚即是心理醫生過去的獵物紅髮女孩,心理醫生就是30年前犯案的霧人,他因心臟疾病而收手。
只是當偵探被警方扣上手銬,他隱約察覺,霧人就是心理醫生,只是為時已晚。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是心理醫生打開自己收藏在鐵盒中,6個遭他殺害的女孩頭髮,有點驚悚,故事中,最可怕的殺人兇手才是他,但他卻成功逃脫,未被警方識破。
《霧中的女孩》比較可惜的是,畫面的驚悚元素,只有點到為止,沒有再進一步拍出可怕的細節,甚至利用這種元素再推進情節,大都利用角色的台詞及表情,雙方對戲來製造緊張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