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卡片》,做自己人生中的主角。
除了宮崎葵的演技外,讓我喜歡的就是它的從一而終與前後連貫,因為她不知道十年間,紀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的大人,於是她只好給出方向與建議,芳惠十年前與十年後所教導紀子,並希望她學會的,說穿了永遠都是同一件事,「做自己人生中的主角」,不是嗎?
「有多少故事就有多少主角,在你的人生中,你就是唯一的主角。」
《生日卡片》中,宮崎葵飾演的母親芳惠即使離世十年,可在這十年的歲月裡仍舊用著一張張生日卡片伴隨著女兒紀子與兒子正男長大,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確實也足夠把對子女的期許、教誨通通給出,儘管自己可能無緣看到子女是否真如自己期望的那樣長大。電影的氛圍與同樣憑藉某種東西刻劃、聯繫母女情的,讓我想起先前曾看過的電影《幸福湯屋》,宮澤理惠在得知自己不久於人世後,決定將修業中的湯屋重新開張,在不知不覺中牽起了在她身邊每個人的手,給予了丈夫、女兒們勇氣繼續向前。而《生日卡片》則將母親的影響力放在其離世後,在幼時一句無心的傷人之語,無形間使紀子對母親產生愧疚感,在來不及學習到母親的開朗樂觀便被推著長大,十年裡她遵照著母親的生日卡片期許做了許多事,可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她不禁想著一昧按照母親的安排而走究竟是好是壞?紀子迷迷惘惘的邁向成年,芳惠的十年教誨可否在最後之時傳達出去正是本片的看點。
可相比之下《幸福湯屋》是比《生日卡片》更令我喜歡的,兩者同樣是跟著劇情遞進慢慢地堆疊情感,讓觀眾從電影中、從角色們的互動、最後的結尾體悟得到力量,讓內心收穫著滿滿的感動,只是後者明顯在劇情上面不夠具說服力,某些橋段安排的突兀刻意,劇中時間調配比例不當,亮點是宮崎葵飾演的芳惠,但可惜她的戲份不多,或許這是她在素有日本奧斯卡之稱的日本電影學院獎最優秀助演女優賞中敗給演技相對沒那麼好,可卻在與女主角(母親)的對戲中被激發出化學效應的《幸福湯屋》杉咲花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芳惠在離世前,許下會在紀子與正男姊弟成年前每年都會寫一張生日卡片的諾言,於是往後十年他們真的都收到來自母親的生日卡片,字裡行間是她的關懷問候,是她對姊弟倆的期許與她來不及教他們的事情,同樣身為女性,她靠著卡片陪著紀子走過青春期,她教她如何迎接人生中的第一個吻、如何做出好吃的巧克力馬芬蛋糕等等,同時她也把過去的自己交付在紀子手上,在她十七歲那年,委託紀子前往自己的故鄉小豆島,去和他的老朋友們開挖當年他們埋下的時空膠囊,在與芳惠老朋友相聚之時,紀子得知了許多她來不及了解的、關於母親的二三事,還有芳惠與摯友沙織的遺憾,或許芳惠這趟希望紀子成行的小豆島之旅,不單純是她想完成與老朋友的約定與道歉,也是她想透過這次,告訴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始終比不上她的紀子說,她的堅強樂觀背後其實也有許多煩惱與懊悔,所以不需強迫自己如她一樣,要對自己更有信心才是。
既然十七歲先到那就先來談論這一段,說實在話這段其實是很好發揮的地方,芳惠與沙織的情誼、以及彼此認為愧對對方的歉疚於最後被塵封多年的時空膠囊撫平,都是幾處能戳中觀眾哭點的橋段,只是卻沒有處理好,很明顯導演打算靠「有母親的真帆」與「沒母親的紀子」的誤解衝突到敞開心胸這樣的戲碼感動(或勸誡)觀眾珍惜與母親(家人)相處的時間,可卻敗在真帆的個性塑造,從開始她對沙織潑水一幕,觀眾便能知道真帆是個正處叛逆期的國中女生,在看見紀子穿著自己的衣服後邊說粗話邊粗暴的拉扯著紀子要她脫下,一個不喜歡陌生人穿自己衣服的叛逆女生,卻願意讓陌生人隨意碰自己珍愛的CD,甚至還邀她一起聽?我是覺得這樣的突兀轉變很難套上「碰上知音」這樣的設定,而導演也並未交代沙織與真帆間到底發生什麼事、真帆為何要曠課半年,就直接讓相處不到半天的紀子開口勸「要好好珍惜有母親的時候」且還成功說服真帆,實在難以說服我。
時空膠囊戲後,時間一次跳到兩年後,紀子收到來自母親的最後一封信,結果卻沒來由地突然爆發「我不想被媽媽決定人生,這樣一點意義也沒有!」,此話一出是有紀子很甩自己一巴掌的感覺,畢竟前些年自己都遵照著母親生日卡片上在走,不管是去小豆島或是去做義工,要反抗早該反抗的,不是嗎?但後來想想(某種腦補),可能是紀子心裡抗拒這封是最後一封信,因為不想中斷與母親的聯繫,才會不願將信打開,表面上是不想再被掌控,實際上卻是她不想接受「母親即將停止教導她」這件事實,也難怪父親會自嘆「教育失敗」,因為妻子的影響力還是遠大於自己的啊!
「努力活著、默默死去的無名小卒換作『蒼氓』。」
要說《生日卡片》讓我喜歡的,除了宮崎葵的演技外,就是它的從一而終與前後連貫,芳惠十年前與十年後所教導紀子,並希望她學會的,說穿了永遠都是同一件事,因為她早已離世,所以她不知道十年間會發生什麼事,紀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的大人,於是她只好給出方向與建議,腦海中不停想像著紀子的未來,可直到最後她發現自己就算在怎麼寫信,她依舊無法參與甚至想像到紀子未來的模樣,在一陣低落後,她聽從丈夫的建議,寫下了當下的想法,「不管19歲的紀子是怎樣子的,媽媽都最愛妳了!」,也因此這封信成了唯一一封沒有「建議」的生日卡片,因為她想講的就剩那一樣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做自己人生中的主角」,不是嗎?
「我叫紀子,二十一世紀的紀,孩子的子,這是我父親替我取的名字,意味著我確實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紀子為圓與母親的猜謎夢想,報名參加電視節目的自我介紹如是說著,從開頭她如說故事般說著與母親的事,到後來切回到猜謎面試現場,中間的每場戲頓時成了紀子記憶中對於母親的回憶,如此安排讓劇情易保持前後呼應,只可惜如我前面所說,中間劇情並沒有處理好,突出的感動點不多,想靠慢慢醞釀的感動度也不足,對我來講有點可惜,只有紀子結婚收到最後一封信,還有芳惠手工織出的頭紗,在醫院裡芳惠親自替長大後的紀子戴上頭紗,搭配上主題曲《向日葵》有讓我揪心到,小小遺憾啊。
還有女神宮崎葵居然也到了演媽的年紀了...
木村カエラ-《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