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12金馬影展】《嫁禍》壓抑在心中的哀鳴


《嫁禍》最讓我滿意之處,在於電影中沒有一個角色是扁平的,每個小人物都用豐沛的情緒去架構出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並且在挑戰傳統價值之時,還有餘力能往回看,將焦點放回這些人物的喜怒哀樂之上。

嫁禍》是奧地利導演烏姆特達格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獲選2012柏林影展「電影大觀」的開幕電影。這次從桃園放學後,就急忙北上看影展,而《嫁禍》的放映時間剛好對得上我的行程,於是乎,它成為第一部我有幸欣賞的「金馬國際影展」電影。



這次,在電影放映中,我感到驚奇的第一件事,是發現《嫁禍》這個片名,其實是個文字遊戲,電影片名中的「嫁禍」二字,其實非「轉嫁之禍」,而是「因嫁而生之禍」。《嫁禍》一片的電影原名為《Kuma》,「Kuma」的意思是土耳其語中的「二老婆」,這個詞彙,在這部電影中獨具意義。因為,這是一部關於婚姻、關於家庭、關於情愛、關於傳統價值的電影,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以電影中的「Kuma」:女主角艾雪為中心來旋轉。

艾雪是一個單純的土耳其鄉村女孩,電影開頭處,她跟英俊挺拔的維也納青年哈金成婚,婚禮的氣氛熱鬧而歡喜,但除了哈金的母親法瑪特夫人之外,家族的其他成員似乎都對艾雪抱有成見,當劇情一步步往下推展,觀眾才得以慢慢發現藏在這樁婚姻底下的秘密……



嫁禍》的出色之處,在欣賞眾角色間微妙的情緒轉折,與鋪陳巧妙的離奇發展。當然,本片的劇情並沒有真的很難猜測,故事推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突然發生的轉折已經不足以讓觀眾驚喜,《嫁禍》最精華的部份,還是看到家族成員之間的心理變化。

其中,除了艾雪之外,最重要的角色莫過於一家之母法瑪特夫人,對法瑪特夫人來說,家庭是她心中最重要的信仰,為了家庭,她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定位。她用一輩子的時間去信仰最傳統的親情價值,卻漏算了艾雪未經世事的純真中,不見得有足夠完全承負她交予重任的力量。



艾雪這個角色,集善良與溫柔於一體。她欣然接受了這樁婚姻帶給她的意義,甚至努力的做好自己在其中應該扮演的角色,但始終,她的心裡仍然有著一個鄉下女孩,渴望溫暖,渴望真正的愛情,與丈夫哈金在浴室裡的一場戲,交會了兩個角色在身份上的衝擊,也為結尾哈金的爆發埋下伏筆。

法瑪特家族中,許許多多的人物,對艾雪在家庭中的定位有著不同的見解。有人在與艾雪的相處中被她的柔情所感化,有人卻因為艾雪代表的意義而將心中的防線越築越高。《嫁禍》最讓我滿意之處,在於電影中沒有一個角色是扁平的,每個小人物都用豐沛的情緒去架構出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並且在挑戰傳統價值之時,還有餘力能往回看,將焦點放回這些人物的喜怒哀樂之上。



面對情感,《嫁禍》在前段的處理方式,是隱晦的藉由夜半的房屋震動與女子呻吟,表現出將全家人牽引其中的緊密感,但在電影劇情一步步往前進展之後,情緒在角色的表現上開始增強,哈金的自白、艾雪的疏離、法瑪特的迷失……情緒的漸強,傳達給觀眾的,是一條不斷往上攀升的情感線,等著結尾的爆點,讓電影情緒進入最高潮。

在電影前段,法瑪特的家族有著和諧的氣氛,但說穿了一切都是假的,戳開了表相,內裡是一個連一個的不信任;但到了電影尾聲,經過那場風暴般的劇變,剝開了傳統的外皮,家族的氣氛反而變得更緊密,雖然,相信傳統的價值的法瑪特,在最後仍然沒有辦法輕易給出那個門把的答案。但,這應該算是另外一種逐漸修復的平和吧。

個人喜好度:●●●●

作者:橘貓 【橘貓‧夜空】

本期焦點-【v.371】 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