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妮娜》創新、突變、消化
喬懷特的作品一向影像風格勝於故事本位,挑戰經典原著精神固然勇氣可嘉,甚至以舞台劇形式呈現也十足大膽創新,但在支撐點上頭,首先還是要將故事銜接與人物性格有了一定安排交代,無論電影長短,電影仍須將其消化整合,若無法消化便尷尬百出。



故事開端用輕鬆方式做為開場,用一組長鏡頭帶到安娜去探望婚姻岌岌可危的哥哥,之後在火車站邂逅帥氣軍官伏倫斯基,開場以輕鬆手法去帶出故事重點人物,而舞台劇的過場轉換也在前頭驗證實驗的成功,但到故事中段開始,那些神采反而變得有點耽溺,演員的情緒無法對上故事的鋪成,使得腳色上頭一直有著缺陷,卻沒有更多刻劃的立體感,故事進展至三分之一的舞會後,那種山雨欲來的情感枷鎖當要睜開時,堆疊的故事情緒沒有更大的高潮,任憑演員再用力哭喊和掙扎,卻也只剩下〝表演〞而非〝戲味〞。


喬懷特的作品一向影像風格勝於故事本位,挑戰經典原著精神固然勇氣可嘉,甚至以舞台劇形式呈現也十足大膽創新,但在支撐點上頭,首先還是要將故事銜接與人物性格有了一定安排交代,無論電影長短,電影仍須將其消化整合,若無法消化便尷尬百出。
作者:House
【電影天空下】
本期焦點-【v.0371】 2012/11/22
其他新鮮事兒

【2012金馬影展】《謊言的烙印》撕不掉的標籤 (11/22)

《暮光之城:破曉Ⅱ》真愛無敵 (11/22)

《寒戰》非常方法,超越警匪 (11/22)

【2012金馬影展】《閃亮女聲》別再哀哀叫過生活 (11/22)

第49屆金馬獎解析 (11/22)

金馬亂蹄:消失的子彈 (11/22)

台灣之光李安 締造電影新視界 (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