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不能說的秘密:《東京奏鳴曲》


這社會總是急著告訴我們不斷前進的方式,但卻忘記告訴我們:路,到底在哪裡…。

東京奏鳴曲》是一部意會式的作品。言下之意也就是如果你沒有經歷過社會化的過程(例如:找工作、失業…等等),你大概會很難體會到片中的一些情緒。不過有一種情感卻是跨越年齡性別所共鳴的,那就是孤單。而【東京奏鳴曲】的孤單尤其強烈,因為它是一種大量複製的孤單。舉例來說,一票人失業是一種共同的失意,大家一起在就業輔導中心排隊看似有伴且心安;但事實上每個內心的空洞是相同的,並不會因為很多人一樣而削弱孤單感。對我而言,【東京奏鳴曲】所呈現的,就是這種大量複製卻又強度相同的孤寂。


東京奏鳴曲》的背景很真實,一個擔任客服經理多年的男子,在因外包文化的侵入下丟了工作。他不敢告訴自己的家人,每天仍拎著公事包朝九晚五。兩個兒子亦有自己的嚮往,青春期的大兒子想加入美國軍隊,小兒子則希望能學鋼琴;至於妻子,領到了汽車駕照卻沒有上路的機會。ㄧ家子四口每天的晚餐成了最形式的家庭溫暖;然而,一場意外的風雨不只吹亂了原本井然有序的家中擺設,更掀起了所有人不知到底該何去何從的迷惘黑洞。究竟,風雨之後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事實上,《東京奏鳴曲》並不是一部很親切的電影,不過我覺得電影中的情緒卻是容易切入的。導演黑澤清向來擅長拍攝類型驚悚作品,這回他選擇了失業作為電影題材,黑澤清認為,全球金融危機就是一個最驚悚的事件。在電影中導演讓觀影者感受到的,不只是金融風暴本身。應該這麼說,經濟風暴只是一個導火線,重點是我們每個人處在的這個社會教了我們什麼;整個環境最重視的是什麼?片中的每個角色其實都背負了一些社會的設定,而整個社會的盲從與人云亦云更是唯亂之源。電影裡就讀小學的兒子,因為被老師抓包上課偷傳漫畫一時心急,脫口而出老師也會在電車上看成人漫畫的事實,竟讓全班奉為英雄,也讓老師顏面盡失。當小兒子鼓起勇氣向老師道歉而說出的那句:「對不起,我不知道班上同學居然會這樣渲染。」道出了整個社會對於小眾的藐視,更讓我們知道在這個社會上我們都必須奉行社會的觀點:男人就該工作養家,女人就該洗衣煮飯,一但環節脫了軌,彷彿你就會被整個社會所唾棄。


於是,我們每個人上著不知為何而上的班,讀著不知為何而讀的書,努力著不知為誰而努力的目標,只為那社會所需要的尊嚴與地位。一幕失業父親在早晨加入路上一行上班族步行的畫面,所有人宛如一支漫無目的向前的軍隊,呼應著目標不明確出兵伊拉克的美國大軍,成了最驚悚的一景;而真正可怕的,是這樣的畫面,我們每天都在上演!


不過,在頗沉重的劇情下,黑澤清還是玩了一下電影,透過跳躍的時間與空間,讓觀影者拼湊出一個不可思議的轉折,有那麼一點黑色荒謬,卻又讓人深感無奈且無助。在同一時間中,所有人都正在經歷自己的天人交戰,荒謬又可笑的安排帶出了這家人最大的一場風雨,母親開到了夢寐以求的車款,父親撿到了可以改變他現在悲慘命運的信封…。這一家子都在狂奔,在人來人往的百貨,在燈紅酒綠的東京街頭,直到無路可去,也無路可逃。


原以為這是黑澤清要給觀影者最悲傷的收尾;然而,電影並沒有因此結束…。一如每天我們所知的,黑夜之後,白天自然也就不遠了!


該說是一整夜的荒謬還是真實?當陽光依然若無其事地灑在所有人臉上時,好像一切真的可以重新開始。父親把那個信封投遞回失物招領箱後,踏著蹣跚的步伐回家。原本應該是出門上班的例行之路,一家子都走著反方向,是這麼一條無比真實的熟悉歸途,在無處可去的茫然中,唯一清晰可辨的方向。不知怎麼,我喜愛著每個人回到那凌亂不堪的「家」時,朝著客廳行注目禮的畫面。原來,越工整的擺設,好似父親筆挺的西裝、餐桌制式的碗筷般包裹著彼此間不能說的秘密,而當一切外在被打亂之後,彷彿是被扯破的塑膠袋,缺氧的生活終於得以大口呼吸。呼應著小兒子彈奏的〈月光曲〉,與大兒子對美國的幻滅;破壞之後所獲得的,是最殘酷也是最真實的答案,就算只有自己知道那是什麼也已然足夠。


這社會總是急著告訴我們不斷前進的方式,但卻忘記告訴我們路到底在哪裡!在《東京奏鳴曲》中,我們可以看見這些不願面對的真相;而在全面破壞之後,得以重生。就像那首最後出現的〈月光曲〉,入不入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終於找到了前方的路;那一條路,正是回家。

作者:艾莫西 【書寫 記憶 3.07】

本期焦點-【v.216】 200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