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都失憶—淺談各國失憶症電影
雖然有著相同的母題(失憶)以及相似的劇情骨架,但透過不同的導演、編劇與演員,再揉合不同國家的文化與民族性,使得相似的劇情骨架,呈現出不盡相同的影像肉身。
根據報導,人類的大腦就猶如一個可儲存大量資訊的記憶體,擁有兩千億個腦細胞,可儲存多達一千億則訊息。如此可觀的數據,讓人類的記憶乍看之下記之不盡,取之不竭。但是,人類的記憶功能實屬有限,並不能如同錄音機一般忠實地記錄生活中所發生的種種事件,而埋藏在腦中深處的記憶,有朝一日,於是遺忘,終成「失憶」。
放眼世界電影圈,以「失憶」為母題的電影,多少年來何其多,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電影最為催淚。統觀而言,這類題材不外乎始於鋪陳主角們失去記憶時的不自知,接著再刻畫主角或其家人愛人為使其恢復或維持記憶所作的各種努力,最後再終於有個圓滿抑或悲傷的結局。雖然有著相同的母題(失憶)以及相似的劇情骨架,但透過不同的導演、編劇與演員,再揉合不同國家的文化與民族性,使得相似的劇情骨架,呈現出不盡相同的影像肉身。因此,筆者就本篇文章,淺談關於「失憶」題材的電影。
‧美洲失憶片‧
代表作:《我的失憶女友》(50 First Dates, 2004)、《手札情緣》(The Notebook, 2004)、《妳的樣子》(Away From Her, 2006)
這三部來自美洲的代表作品,第一部為輕鬆的浪漫喜劇,後兩部則以較為細膩的手法,不約而同探討年老夫妻之間「愛情」的本質與樣貌。三片同樣選擇以女方作為失憶對象,且同樣有著一位深愛對方的偉大男性。
如果想要觀賞輕鬆的愛情失憶片,《我的失憶女友》絕對不會令各位失望。故事描述羅斯愛上一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女子懷特摩,她永遠都做著重複的事,因為只要當天一過,她的記憶就會瞬間消逝,隔天重新再來一次。為了喚回美人心,羅斯決心要讓懷特摩每天都愛上他一次。本片雖然過於浪漫夢幻,但由於觀眾不需要花費過多心思與腦力,再加上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與茱兒芭莉摩(Drew Barrymore)兩人無俚頭的演技,於是讓本片成為一部可以坐在家中輕鬆吃著爆米花,開懷大笑的喜劇佳作。
如果不甘於只是笑笑就算的觀眾,可以考慮後兩部影片。在有如史詩愛情鉅片的《手札情緣》當中,年邁的諾亞每日必做之事,便是前往老人院,將手札中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唸給患有阿茲海默症的情人艾莉聽。故事中的男女主人翁,歷經父母反對、戰火交錯與相互誤會,最後看似無緣的兩人,卻在多年後久別重逢,火花復燃。年老的諾亞念著這一篇篇的故事,無非只為了勾起深愛之人那一瞬之間可能會恢復的記憶。本片精彩之處,便是讓觀者透過年老諾亞所說之事,看著兩人由青壯至年老,體會兩人的愛情是如此地刻骨銘心,最後讓觀者發出一聲感動的嘆息。
在加拿大電影《妳的樣子》當中,女導演莎拉波莉(Sarah Polley)初執導演筒,便以不凡且紮實的導演功力,細膩刻畫出夫妻之間無盡綿密的情感。故事敘述一對相愛夫妻葛蘭特與費歐娜,兩人結縭數十年,但女方卻飽受阿茲海默症侵蝕記憶之苦。由於症狀逐漸惡化,於是費歐娜不顧葛蘭特反對,決定住進療養院,然而療養院卻規定病人親屬在一個月之內不得探視。一個月過去,費歐娜對葛蘭特的記憶歸零,面對相愛一輩子的丈夫,竟成為了最不熟悉的陌生人。女導演透過鏡頭綿密的凝視,從葛蘭特的觀點出發,讓他面臨了佔有與包容的衝擊,透過現實與記憶,層層堆疊出關於愛情、婚姻與內心情感等種種課題。本片於2007年台北電影節放映之後,佳評如潮,也讓筆者在當屆電影節當中,於中山堂首度落下一行清淚。可惜的是,如此優質影片台灣卻沒片商引進,於是想要觀賞此片的觀眾,可能得要透過國外訂購,才得以一窺全貌了。
‧歐洲失憶片‧
代表作:《長路將盡》(Iris, 2001)、《記得我愛你》(Se souvenir des belles choses, 2002)、《忘記我是誰》(Novo, 2002) 、《沒有過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 2002)
歐洲藝術風氣盛行,所出產的電影瀰漫著一股鮮明獨特與藝術知性氣味,影片著重於劇本定位、角色形塑、心理鋪陳,且影像有諸多伏筆可供雕琢玩味。這四部來自歐洲的失憶類電影,第一部為英國片,二三部為法國片,第四部為芬蘭片。三個不同的國家,四部風格迥異的電影。
《長路將盡》根據約翰貝禮(John Bayley)所著《輓歌─寫給我的妻子艾瑞斯》(Elegy for Iris)一書改編而成。故事女主角為英國文壇才女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k),著書宏觀的艾瑞斯,卻於1994年左右被診斷出罹患阿茲海默症。整部電影描繪出艾瑞斯與其丈夫相識的經過,與兩人結褵之後的婚姻生活,以及艾瑞斯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之後,她的丈夫如何無怨無悔,陪著她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的過程。本片由英國女星茱蒂丹契(Judi Dench)與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分飾年輕以及年老的艾瑞斯,兩人精湛的演技,配合上劇中無盡綿密的情感糾葛,使得觀者無不鼻酸,無不垂淚。
接著來到了浪漫的法國,不同於之前所述幾部電影直截了當的劇情觀看,在《記得我愛你》當中,觀眾反而要以一種「思索」的態度來感受這部電影。故事講述年輕女孩柯萊兒遺傳到母親的阿茲海默症,疾病逐漸啃蝕著她的記憶與言語,於是柯萊兒被送到專門治療記憶疾病的「松鼠療養院」。另外,由於意外事故造成失憶的菲利浦,同樣也在此接受治療,試圖找回自身失去的記憶。就這樣,兩人相遇於療養院,相愛於療養院。全片不尋常之處,就在於一方逐漸失去記憶,另一方逐漸找回記憶。本片劇情同樣感人,但在感人之外,更多了一份思量。導演以極其銳利的方式,將「記憶」這主題凌駕於愛情之上,直逼觀眾深入角色心靈,去感受、去思索記憶的本質與愛情的樣貌,替失憶類電影創造了另外一種不同的高度。
在前述多片以女性為主要失憶對象之後,另一部充滿肉體慾望的《忘記我是誰》,則以男性作為失憶主角。宛若「男妓」的男主角葛朗同樣患有「嚴重的」阿茲海默症,凡事只要幾分鐘,他即忘掉大部分。就這樣,肉慾橫流的葛朗這時與女孩做愛,那時又與其他女性做愛,但葛朗就是記不起他曾經在何時與何人做過愛。本片看似刺激的情慾子題,其實並不是那樣容易閱讀,實驗的影片形式、意識流的敘事,再加上未來主義風格的美術,在在看出導演想要嘗試的不同風格,且全片瀰漫著一股「女性主義」的思維,相信愛好藝術片的女性觀眾應該對本片愛不釋手。
歐洲失憶電影第四部代表作出產於芬蘭。芬蘭位於北歐五國之中,地處高緯,氣候嚴寒,其電影風格自然反應出當地的氣候與人文特色,呈現出一種冷冽的質地。談到阿基郭利馬斯基(Aki Kaurismaki)這位芬蘭國寶級導演,他儼然已成為當地電影的代名詞,在其著名的「芬蘭三部曲」之中,《沒有過去的男人》正是其中第二部(其他兩部分別為《浮雲逝事》(Drifting Clouds, 1996)與《薄暮之光》(Lights in the Dusk, 2006))。不同於前述所有因為阿茲海默症造成失憶的影片,本片描述一個來到赫爾辛基的男人,因為「意外」而喪失記憶。什麼都忘了的他,失去了生存的能力,他只能開始找回過去。影片刻畫出低層小人物的悲哀,角色人物雖然沒有過大的情緒起伏,卻顯露出一種冷暖並存的突兀、荒謬與無奈之感,獨樹一格的冷調幽默,著實令人哭笑不得,卻也還是心悅臣服。
‧亞洲失憶片‧
代表作:《我的失憶男友》(Why me, Sweetie?!, 2003)、《腦海中的橡皮擦》(A Moment to Remember, 2004)、《明日的記憶》(Memories of Tomorrow, 2006)
回到了亞洲,有三部來自不同國家的失憶電影作為代表。亞洲地區的電影雖然不乏煽情之作,但由於文化的近似性,使得台灣觀眾對亞洲失憶類電影,更多了一份親切的感覺。
香港導演馬楚成所執導的愛情喜劇《我的失憶男友》,劇情乍看之下跟《我的失憶女友》有些許類似,但前者的失憶出自於男主角對其自身愛情的保護機制,後者則出自於女主角的阿茲海默症。《我的失憶男友》中的男主角阿當經歷過一段傷痛的愛情,因為愛得過深,使他傷得愈重,於是大腦的保護機制啟動,讓他忘卻了愛情的記憶,如此才能減少傷痛。全片前半段笑料百出,後半段則越見深情,雖然不致於讓人哭得悉哩嘩啦,卻也還是使人滿意,也顯示出香港電影一貫存在著的商業娛樂性。
如果各位真的想要哭得悉哩嘩啦,那麼來自韓國,煽情十足的《腦海中的橡皮擦》,必定能夠滿足各位想要潰堤的淚水。故事講述身分背景懸殊的俊樹與淑珍,兩人不顧家人反對結婚,但後來淑珍罹患了阿茲海默症,俊樹不得不用盡方法喚起愛妻的記憶。本片雖然整體劇情難脫失憶類電影窠臼,且男女主角身分背景與《手札情緣》有些許類似(木匠與富家女),但賞心悅目的演員卡司,再加上催淚的劇情,還是能夠吸引大群男男女女,戴著多包面紙,於螢幕前頻頻拭淚。
從韓國再來到注重精緻細膩與禮儀文化的日本,在這部改編自日本知名作家荻原浩的同名小說《明日的記憶》當中,講述一名廣告界主管佐伯雅行,他正值人生事業高峰,但卻從醫生口中獲知罹患阿茲海默症。這個重大事件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即將慢慢遺忘生命中所有的細節,再也無法意氣風發地馳騁職場,他幾近瘋狂,但他的執手之妻惠美子,依舊對他不離不棄,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夫妻之情。全片有著極度細膩的情感鋪陳,且演員表現十分襯職。渡邊謙將阿茲海默症磨人的痛苦、悔恨、驚恐、不安、掙扎與吶喊詮釋得絲絲入扣,飾演惠美子的?口可南子表現則同樣可圈可點,詮釋出一位面對脆弱的丈夫,卻還能強忍住淚水的堅強女性。演員精湛的表現,揉合感人催淚的故事情節,不僅年輕男女看了感動,相信中年男女來看必定更加動容。
‧特務也失憶‧
代表作:《奪命總動員》(The Long Kiss Goodinght, 1996)、《絕命大反擊》(Conspiracy Theory, 1997)、《神鬼認證》系列(The Bourne Identity, 2002-2007)
失憶類電影不僅止於情情愛愛,它也可以很動作、很火爆。來自美國的這三部特務電影,同樣打出了「失憶特務」頭銜,雖然失憶並不為其劇情主軸,但卻以失憶作為劇情的催化劑,成功帶出了接下來的劇情發展。而此特務類型電影,劇情不外乎主角執行任務時喪失記憶,接著再回歸到普通小市民生活,但往日的記憶與不明人物的騷擾卻又縈繞不休,於是主角決心「回到過去」,去尋找真實的自己,而在尋找過程當中,總是會遇到貴人相助。
後記
以失憶為主題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筆者無法透過本文一一點出,只能擷取部份較有印象的影片來做介紹,如果各位對此類電影有興趣,不妨光顧自家附近的DVD出租店,租回家慢慢欣賞。此外,好萊塢還有許多以失憶作為「角色解謎」的驚悚或科幻類型電影,但由於此類電影並不是將失憶作為劇情主軸,於是筆者在此就不多做介紹,也希望各位多多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