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製片廠:柏林視野
今年柏林影展的海報設計,只能算是改款,新意無多,反而是向百年製片廠致敬的活動,讓我感觸良多。

看到2012年第62屆柏林影展的海報還是拿熊來做圖示,坦白說,我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從顏色、形象到構圖,幾乎與過去都沒有太大出入,又是一個影展即將開始的訊息吧。

今年的柏林影展最吸引我的話題是:「生日快樂,巴布斯堡影城(Happy Birthday, Studio Babelsberg)」。
電影問世至今已經有117年歷史了,世上有多少家影城或者是攝影棚能夠歡慶百歲生日?歷史悠久的攝影棚其實不少,問題至於能夠繼續營業者幾希?
台灣過去知名的影城包括了民間的華國、聯邦,有公家色彩的中國製片廠(軍方)、台灣電影製片廠(台灣省政府)和中央電影公司(國民黨),這些大廠如今安在哉?前四家早已走入歷史灰燼了,沒有幾個人記憶或者討論了;碩果僅存的中影公司也是一度面臨解散易主,好不容易才找到財團接手,去年投資了《賽德克巴萊》和《皮克青春》等片,總算又有了些活力(當然,不能不提到後來在台灣最低潮時崛起的阿榮片場,在風雨飄搖之際,獨力撐起了台灣電影的香火,才能有今天的榮景)。

德國電影曾在1920年代帶動了表現主義的風潮,1930年代更向世人示範了政客如何利用電影來行銷理念與英雄偶像,1970年代則由雪朗朵夫、溫德斯、法斯賓達與荷索等人,帶動了世所矚目的德國新電影運動,不管運動如何起伏,巴布斯堡影城從1911年, 由Bioscop公司建立攝影棚,並在1912的二月由丹麥導演Urban Gad在此開拍了電影《The Dance of the Dead》後,一百年來,不管幾度易主?不管是公營或私營,就一直與電影工業脫離不了關係,Ufa電影公司更在此投資 Fritz Lang拍出了傳世之作《大都會 1927》,1929年,德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心之韻律》在此完成,連一手捧紅超級巨星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的《藍天使 1930》也是在此誕生。
後來連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和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都是在這家影城完成他們的代表作品,柏林影展替巴布斯堡影展舉辦百年生日派對,不但即時應景,更多的是一份薪火傳承的驕傲,就算德國電影對世界影壇的影響力,排名遠不如好萊塢、寶萊塢、法國或香港,但是至少他們有家百年片場,而且設備持續更新(例如下圖左的機艙內景,應該就是《痞子英雄》被迫花大錢向老外取經的場棚設備;再下圖右的柏林街景,也有德國城鄉風貌,夠讓電影人安心取鏡了),最近交出了《獵殺幽靈寫手》、《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與《莎士比亞的祕密》等片,持續滾動,持續生產,就是一家百年片場的最大榮光了。

影展當局排出了十部片子(每個世代一部代表作)做為向百年影城致敬的特別獻禮,因此我們不但可以看到大導演穆瑙的1924年作品《最後一笑》,其他還包括:
《藍天使 1930》
《吹牛大王歷險記》
《兇手就在你身邊》
《I Am the Rabbit》
《戈雅》
《河屋》
《搖滾東柏林》
《戰地琴人》
《為愛朗讀》
洋洋灑灑,也算一時俊彥了。
懂得珍惜歷史的人,就能夠從歷史中整理出傲人素材,坎城影展廣邀世界導演拍短片,金馬獎去年做到了,柏林影展替百年影城所做的事,我們一時還做不到,忙著選總統的政治人物,一時大概也沒有空去思考這種文化議題,就權且讓我的文字給朋友們一點反芻思考吧。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0327】 2012/01/05
其他新鮮事兒

《我們買了動物園》偷雞摸狗又夢幻成真 (1/5)

《千禧三部曲I:龍紋身的女孩》宗教才是殺人武器 (1/3)

《龍飛鳳舞》絕對讓您龍年一整年龍飛鳳舞啊!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