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姆波頓:紐約展手稿
看到這幅手稿,熱情的專業影迷們應該不需要我再介紹電影片名了吧?

手稿是夢想的基地,手稿亦可以窺見創作者的痛苦、掙扎與欲望,美術風格一向陰冷、怪異又詭奇的美國鬼才導演提姆波頓最近在美國紐約的現代美術館(MOMA)展出了個人的創作手稿,雖然只是回顧陳列,卻能從一幅幅相當眼熟的手稿風貌中,看到了創作者的靈魂悸動。
我是從紐約時報的報導上看到這則消息,點選了這個連結後,就可以看見這位年紀剛過半百的創作者的手稿作品,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可以讓我勾想起從1988年的《陰間大法師》開始,一路經歷《剪刀手愛德華》、《聖誕夜驚魂》、《星戰終結者》、《斷頭谷》…以迄近年來的《提姆波頓之地獄新娘》和《瘋狂理髮師:倫敦首席惡魔剃刀手》等片時就遇到的美術震驚與歡喜,不論是荒涼的山谷、扭曲的人形,古怪或者諧謔的人物,冷熱色調極度對立的用色,都烙印著他個人的手痕。
多數人提及提姆波頓獨樹一幟的美術風格時,都相信他必定是因為童年孤寂,所以鍾情繪畫,把自己經歷過的挫敗、孤苦、傷痛與憂鬱轉化成為畸形或冷僻的黑色圖像,藉以表達自己困居暗黑斗室裡對人生的怪異觀察,最重要的是他不但有想像力,而且執行力超強,心中縱有魅影萬千,也要他真能畫得出來,而且落實成為立體圖騰,才有撼人力量,光從紐約時報展出的十二幅畫作中,影迷必定會覺得好奇,那是怎麼一顆腦袋,才裝得下這些精靈古怪?那是怎麼一副巧手,才能雕塑完成這 些夢幻魅影?如今他已功成名就,也有美嬌娘海倫娜波漢卡特 的愛情滋潤,雖然偶而會有類似《大智若魚》的色彩斑斕,最終還是在《瘋狂理髮師:倫敦首席惡魔剃刀手》中那種深綠黯紅的幽黑國度中才讓他最能自在悠遊。
我不懂心理分析,不知道如何從繪畫手稿中,窺見幼小心靈的驚慄經歷,但是我印像最深刻的卻是他那幅「企鵝男孩」畫作,五條粗大的紅線,恍如美國星條旗下的縮影,一位身材圓滾的西裝男孩若有所思,亦若有所失地低首垂站,畫作下方有一句簡單的旁白:「我叫吉米,但是我的朋友都叫我醜陋的企鵝男孩(My name is Jimmy, but my friends call me the hideous penguin boy.)」所有的自卑與悲傷幾乎都已經躍然畫布,無需再對他落落寡歡的童年心路歷程多做搜尋了。
至於躲在餐桌底下偷看大人世界不為人知的「真面目」,幾乎也是許多受不了「無聊大人」的孩子會做的淘氣行為,看著那樣的色彩、構圖,以及呼之欲出的狡黠機巧,以及《星戰毀滅者》中那位最不稱頭的火星人,亦都可以讓人看見提姆波頓讓人啞然失笑的冷酷喜感,是的,你很難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熱度,通常會有股冷颼涼意滑過背脊,而那就是他的印記。
現代美術館的官網上,設計了一位小男孩正在用手工打氣同來為一計黑色氣球充氣,努力了大半天,原本委靡在地的氣球終於圓滾成形,也得以進入提姆波頓的世界,小小的開場動畫,卻也說出了自閉男孩的奮戰歷程,簡單兩三筆,就有獨特意境,那亦是提姆波頓與眾不同的藝術家手痕了。
本期焦點-【v.0247】 2009/11/26
其他新鮮事兒

《麻吉伴郎》: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路相挺的麻吉 (11/26)

暴力的共業─《卡塔琳的秘密》 (11/26)

本週電視影片精選 (11/26)

求愛最高準則《戀夏500日》 (11/26)

羅伯新片《Bel Ami》爬床攀貴 (11/26)

《史瑞克4》鞋貓劍客變胖貓 (11/26)

《夏天協奏曲》自然不做作 (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