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總評:漫長無趣
《海角七號》的導演魏德聖原本就是想拍一部好看的音樂電影,也終於在金馬獎上囊括了音樂和歌曲獎。
漫長又無聊的第四十五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總算在拖了四小時多之後,草草落幕。
弱智與雜亂,大底就是今年金馬獎頒獎典禮最貼切的形容。一切就像典禮結束時所播放的短片一樣,除了一聲聲的「團結」口號之外,看不到台灣電影「復興」的氣息(台灣電影的問題與出處都不在團結的問題上),長篇累幅的《海馬45号》既不幽默,又沒搔到癢處,只是一廂情願地想要幽電影人一默,卻連基本的綜藝短片功能都沒達到,製作單位推出這款「為賦新詞強說愁」水準的菜色,實在讓人失望。
金馬獎頒獎典禮的問題其實就和入圍名單一樣,欠缺中心主軸,想做的事不少,卻少了獨挑大樑的舵手,所以一切就顯得生硬了。
以主持人鄭裕玲為例來說,她不是第一次主持金馬了,但是每回都被罵,這次也沒進步,台詞生硬,也切不進電影相關主題,只能黏著黑人做初級對話,很難想像主辦單位非要她擔綱不可的原因,尤其是她在介紹吳君「如」出場時,唸成一句吳君「魚」,竟然成為全場最有笑點的錯著,怎不讓人傻眼?
要美麗的林志玲做開場獻舞,確實有點為難了容貌可人,但是肢體舞蹈不太靈光的「小喬」了,僅管她在吊鋼絲起舞時,的確有模有樣,只是舞起槍來就毫無刀馬旦的架式,既僵硬又呆滯,反而暴露其短。更不可思議的是,開場配合的音樂竟然是馮小剛在2006年沒有獲得金馬獎提名的《夜宴》主題曲「我用所有報答愛」,做 為年度電影盛會,2008年的金馬獎音樂至少有《赤壁》、《投名狀》、《三國之見龍卸甲》和《江山美人》等片的配樂可以選用,製作單位的便宜行事,其實是浪費金 馬獎的資源。
頒獎人的組合也只能用「生硬」來形容,馮小剛和舒淇在介紹四位影帝候選人時,編劇確實煞費苦心,翻出歷屆影帝戲份來佐証「英雄」、「大哥」、「爸爸」和,問題是號稱中國第一商業大導的馮小剛或許能與舒淇十指相扣太興奮了,提到演父親也可以封帝時,搞錯了影片中的人物關係,《搭錯車》中的啞叔孫越,變成了「壞」爸爸;《父子》中的郭富城成了「好」爸爸,讓原本極其專業的炫耀,反而成為貽笑大方的閃失。讓頒獎人講自己的話,或許是最好的選擇,硬要臨時強記一些自己不甚了了的台詞,就難免尷尬了。
同樣地,吳宇森與周迅的搭檔,硬是配了個「放鴿子」的雙關語冷笑話(吳宇森最愛在作品中讓鴿子配戲,就連《赤壁》也不例外),一向不擅言詞的吳宇森有一搭沒一搭地接腔,前言不對後語,鴿子趣味未能串成一氣,就更顯得編劇愛掉書袋,賣弄電影典故的牽強附會了。
相對之下,陳可辛與吳君如的夫妻檔對話神態最是自然,卻也在要不要於台上說出「上床」和「有一腿」之間臨陣起了猶豫,「上床」成了「上廁所」,意有所指的「有一腿」也差點成為讓陳可辛下不了台的當場拷問,氣氛確實硬僵。
《海角七號》主要獎項其實是囊括了最佳音樂和歌曲兩項,不負魏德聖當初想要拍一部音樂電樂的初衷。但是從「茂伯」林宗仁的胡琴演唱「望春風」,帶出海角樂團的「國境之南」與「無樂不作」等歌曲時,荒腔走板的和音就不用多說了,連率性可愛的茂伯都為之緊張失態,這些「本色」演員其實演出賣力,卻急燥得像無頭蒼蠅,韻味大失,顯示他們少了魏德聖高密度張力的調度,就容易亂了方寸,魏德聖不但是他們的知音,更是畫龍點睛的關鍵(這也反應了從國慶大會迄今,各種應景廣告或演出,格調與效果都不高的殘酷事實)。
頒獎典禮的成敗,大半繫乎得獎名單,今年的評審要在《投名狀》和《海角七號》中選出贏家,難免會有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左右為難,但是更大的問題在於太多的入圍者或得獎者都缺席了。
技術獎的代領風潮,就讓得獎興奮衰減大半,再看到男主角獎和導演獎的入圍者從缺,更讓金馬獎意圖號召台港大陸影人大團結的「口號」有如癡夢笑話。這其實是和生硬的提名制度有關,一旦入圍者知道自己陪榜成份居多,還要強裝笑臉捧場亮相,枯坐整夜,實在有點難堪,來年的最佳導演和影片獎的入圍名單如果不能再準確反應相互關連性(今年的五部最佳劇情片,有三部作品的導演都沒有獲得提名肯定;四位最佳導演的入圍者有兩位的作品沒有入圍最佳影片),類似冷場缺席事件還 會一再重演,並不是主辦單位要求影人團結配合就可以化解心結遺憾的,採取一致又公平的評選標準,具體反應評選美學,才是建立金馬獎權威的不二法門,否則金馬獎只會越辦離觀眾越遠,也離電影人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