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最後的大師-塔科夫斯基



如果打算用文字來描述塔科夫斯基的電影﹐不論是分析劇情或是拆解影像﹐幾乎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這一位前蘇聯的電影導演從來不避諱表明基督信仰是他創作的靈魂﹐他憑藉信心拍攝電影﹐而作品的主題也在於彰顯對上帝的信心。不認識他作品的人﹐讀到這裡﹐可能已經有了結論﹐就是恐怕不會去看這種說教的電影。如果真是如此﹐那你可能就損失大了﹐無緣親炙這位筆者認為「最後的電影大師」!

塔科夫斯基來自於一個文藝家庭﹐父親是位詩人﹐母親從事文學研究﹐自幼便成長在充滿創意氣氛的環境裡﹐他的文字作品很早就受到注目﹐包括詩。後來他放下筆﹐進入前蘇聯的國家電影學院研讀﹐展開他教人觸目驚心的電影之路。他的著作「雕刻時間」*(
Sculpting in Time : Reflections on the Cinema)在八十年代的影痴心中﹐幾乎如同聖經一般。但是因為他的蘇聯背景﹐加上後期選擇流亡海外﹐在當時的「自由地區」比較難得看見他的早期作品。或許是詩人的情懷﹐或許是冷戰的阻絕﹐或是極端追求屬靈的結果﹐塔科夫斯基的電影獨樹一格﹐初次看見他的作品讓人只能用「震驚」兩字來形容。在夢境、回憶與真實間的意識流動是塔科夫斯基的創作標誌﹐他也被譽為「回憶詩人」(A
Poet of Memory)。他濃烈的自傳性作品的確主觀、自我中心、甚至「說教」﹐但是他卻有辦法讓觀眾在震懾之餘﹐經歷無比的感動。不是那種顛覆形式﹐玩弄視覺的「小品」所能比擬。

今年台北電影節將放映三部塔科夫斯基的作品﹐分別是《安德烈盧布烈夫》(Andrei Rublev)、《鏡子》(The Mirror)和犧牲》(The
Sacrifice)﹐代表了他早、中、晚三個階段的創作。能夠在大銀幕看這三部電影﹐絕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再次證明台灣的影痴真是有福。如果《安德烈盧布烈夫》開場的連續鏡頭不教你歎為觀止﹐如果《鏡子》裡漂浮的瑪利亞不讓你跌進夢幻﹐如果《犧牲》裡迎向蒼穹的小樹不能讓你感動﹐也只能用無法想像來形容!

1979年塔科夫斯基因為癌症去世﹐僅僅47歲。在蘇聯時期他拍攝了五部作品﹐之後流亡海外又完成了兩部。最後在柏格曼的支助下拍攝遺作《犧牲》﹐影片剪接時他已經辭世﹐似乎完成了他透過電影殉道的犧牲儀式。






 其他相關介紹
塔科夫斯基生平及作品參考網站

作者:雷子 【imovie】

本期焦點-【v.020】 200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