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新聞 ﹥News Content

《深秋的黎明》小演員讓人揪心鼻酸


《深秋的黎明》講述中非難民逃亡法國尋求政治庇護的故事,在台灣上映後再度喚醒台灣人對難民議題的關注。

導演麥哈梅沙雷赫魯(Mahamat Saleh Haroun)過去的作品中都屬戰爭劇情片,講述非洲的戰亂。新作《深秋的黎明》跳脫以往的風格,旨在探討流亡者在異地的生活與記憶。加上自己在法國住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企圖在法國這個自由、浪漫的國度拍攝一部寫實、悲情的電影。

談到演員的篩選,麥哈梅沙雷赫魯過去的電影多與非職業演員合作,這次找來威尼斯影后桑德琳波奈兒(Sandrine Bonnaire)和法國演員艾瑞克艾伯納尼(Eriq Ebouaney),可謂一大突破。赫魯很久以前就想跟這兩位演員合作,他說,多年前在多倫多影展透過另一名導演布萊恩狄帕瑪認識了艾瑞克艾伯納尼,對這位身材魁梧的演員印象深刻,並認為艾瑞克適合扮演中非共和國裔的角色。導演多次與兩位主角一起深入討論中非共和國的歷史背景、角色的經歷,讓他們能賦予角色鮮明的形象。

深秋的黎明》中除了成人演員,劇中的兩名兒童演員也讓人印象深刻。電影選定了一位十一歲的男孩和八歲的喀麥隆裔小女孩飾演一對兄妹。兩人在戲外的個性迥然不同,小女孩外向,小男孩內斂。導演在創作劇本時並沒有刻意要讓這對兄妹的個性形成強烈的對比,但他們的天性卻非常的互補,也更深刻的刻畫了難民小孩的心境。小孩在戲裡每天吃著相同的食物,也要跟著爸爸不斷地搬家,尤其當父親承諾以後每個人將能夠擁有自己的房間時,讓人聽了鼻酸。

深秋的黎明》除了表現難民的現實生活與困境,在電影中也讓人感受到父親與子女之間強烈又溫柔的情感,遭遇患難時家人成為難民僅存的一切。在極度貧困的當下,家人賦予的是巨大的力量,深刻體會到家人的重要性。電影所要帶出的價值觀不僅值得大人思考,也適闔家長與小孩一同觀賞並討論片子的意義。《深秋的黎明》已在台灣上映。

相關新聞


本日焦點-201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