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薩的滋味》以印度草根特質包裝社會問題
2008年的《貧民百萬富翁》讓印度電影光芒閃耀全世界,緊接著又有《三個傻瓜》《救救菜英文》《來自星星的傻瓜》讓我們感動。近年來印度電影與傳統印象中的寶萊塢華麗歌舞電影有著極大不同,用輕鬆的氛圍和貼近生活的草根故事,來包裝印度積存已久的社會問題。今年年底的《披薩的滋味》將視角帶到更深的底層,來自一個貧民窟的兩個小男孩,為了一嚐披薩的滋味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原文片名取名為「烏鴉蛋」,除了因片中這兩個小兄弟成天沒事就去偷烏鴉蛋來吃,甚至將自己取名為「大小烏鴉蛋」外,導演更進一步說明「烏鴉」在印度是非常常見的鳥類,但卻不如孔雀或鴿子那樣的受歡迎,他希望藉由這部電影幫烏鴉平反、為弱勢發聲。
目前已入選多倫多、羅馬、倫敦、雪梨、布里斯本、杜拜等多個國際影展,並場場口碑爆棚,今年也被《台北金馬影展》選中放映,電影更因為入圍了由「亞洲電影促進聯盟」(The Network for the Promotion of Asian Cinema)所頒發的「奈派克NETPAC」獎,而力邀導演M. 曼尼卡丹(M. Manikandan)前來台灣參加影展與頒獎典禮。三場放映觀眾的反應都極佳,更讓電影在金馬影展兩百多部影片中一舉衝上「觀眾票選排行榜」的前五名。
兩位主角小男孩拉米希(Ramesh)和維格奈西(J. Vignesh)都是素人,兩人也真的是印度清奈貧民區的小朋友;拍攝時導演盡量只用最自然的方式,大多數時候不告知攝影機在哪裡,讓演員以最舒服的狀態表演。長達九個月的製作期更讓導演的兒子和兩位小明星成為好朋友,甚至後來觀賞影片看到片中的「大烏鴉蛋」哥哥被披薩店經理狠狠甩了一巴掌時,導演兒子還哭著問爸爸怎麼不把這段剪掉。放入貧窮、階級、歧視、物質、媒體效應,各個都是與現今社會緊扣的議題,導演以最不慍不火的方式呈現,而其他的自我感觸就得讓大家在年底電影上映後各自品嘗消化了。《披薩的滋味》將於12月31日與台灣觀眾見面!
相關新聞
- 《披薩的滋味》男主角上街賣狗 因為劇組瀕臨破產? (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