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女朋友。男朋友 GF。BF

延伸閱讀

關於導演

我一直想要拍部關於八九零年代臺灣的故事,相較於現在來說,八、九零年代的台灣相當熱情。

導演的話

‧故事源起:八九零年代的臺灣,隱形的爸爸

我一直想要拍部關於八九零年代臺灣的故事,相較於現在來說,八、九零年代的台灣相當熱情。那時臺灣剛剛初嚐自由,百家喧嘩;相較之下,現在的社會則顯得過於安靜和冷漠,我想要找回一點點那時候的熱情。

另外一個原因是剛好在寫這個劇本的時候,有一天看到報上的一個專欄,訪談了一個導遊,他領養了一個孩子十幾年,因為某種原因,孩子從來沒有機會叫他爸爸,他只能做孩子名義上的父親。在公開的關係裡,他們是兄弟,但是私底下,小孩子都叫他爸爸。

這個故事非常吸引我,這個導遊為什麼會領養這個小孩子?過程也許很離奇吧?……於是我用了一點想像力,編造出《女朋友。男朋友》的基本故事,讓這個爸爸至少在電影中擁有了屬於他的孩子。然後再加入友情、愛情,跟我一直很喜歡的八九零年代、那個熱情有希望的時代背景去做結合,就變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女朋友。男朋友》。

‧耐人尋味的三角關係:無字的情書

關於電影裡的情感故事,應該要從電影裡主角拿著那封「無字的情書」開始說起。任何的多角關係,無論後來發展到三個人或四個人,最初一定都是從兩個人開始發生。在《女朋友。男朋友》裡,就得從陳忠良(張孝全飾)跟林美寶(桂綸鎂飾)開始說起。

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會遇到很多人,但有一種人卻是很特別的,他在你的生命中很重要,可是你沒有辦法界定他是朋友、情人、還是家人?類似這樣的關係,就像戲裡的那一封空白情書,不是因為無言所以留白,它的空白已經超乎言辭,只能隨人定義。陳忠良跟林美寶就是這樣的朋友。他們之間像情人、又像朋友、也像家人。

當後來王心仁(鳳小岳飾)介入他們之間,三個人的關係就有了糾葛跟拉扯,那種你愛我,我愛她,她又愛他…這樣的關係。講起來好像很老梗,但是在現實生活裡,這種追逐進退的遊戲卻不斷在上演,從以前到現在都是。

‧青春的餘燼是什麼?

中國有個作家寫過幾句話,他說,錢花不花到最後都是紙,青春你浪不浪費都會過去,這些話精準地傳達了我的感受。《女朋友。男朋友》的前半部就是在講青春的揮霍。然而人終究都會成長,那麼,青春用力的燒過之後,它的餘燼又是什麼?我不希望這一切只是灰飛煙滅,應該有一種小小的解答跟溫暖,我希望看完《女朋友。男朋友》後,會感受到一種小小的幸福。就是在你經歷了那麼多光陰、浪費了那麼多青春、揮霍了那麼多眼淚之後;如果你願意回頭看,再出發到另外一個階段,幸福就會在那個遙遠的盡頭等待你。揮霍也許必然,付出了代價,但至少該有點收獲吧。

電影的前半段,我讓年輕人在學校裡面搞叛變、在大學時搞學運,讓他們看起來對每件事情都有意見跟熱情,只因青春無敵。但當熱情跟理想一旦跟私人對撞時,足以讓他們分心跟妥協的,還是感情--時代再大,終究不敵內心那一份對歸屬感的渴望。所以我讓這些角色到了30多歲,不管穿得多光鮮,整個人生都呈現在一種混亂狀態;對比之下,青春的衝動與熱情才會被彰顯出來,突顯成長後的枯萎是多麼殘酷。只有殘酷才能顯現他們最後的幸福是多麼珍貴,即便幸福是那樣微小,都只是在呼應他們對於愛情的渴望與壓抑。

‧追求自由,無分世代!

這部電影橫跨了三十年,要怎麼去做世代的對比?我在片頭借用了台南女中脫褲子抗議的真實事件,讓世代的對比變得更明顯。80年代的年輕人處在一個如同壓力鍋一般的年代,說不準哪個時候就會爆炸,所以他們用猛烈的方式去衝撞體制。現在雖然還是有限制,但年輕人早學會用幽默的方法抗議取代衝撞,他們用網路串連、用集體脫褲子等等用更有趣的方式來表達訴求。

無論跨過幾個世代,年輕人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爭取更多的自由,因為體制的限制永遠存在。電影裡這些從80年代走過來的年輕人,因為受到體制束縛,所以要激烈抗爭;但是當他們到了中年有了一定權力之後,表面上好像都自由了,也得到了抗爭的果實,卻不知不覺中變成了自己過去所反對的那個樣貌,因為私欲把自己綁死了。

電影裡關於「自由」這個主題所延伸出的另一種探討,則是愛情上的自由。電影裡林美寶一心想追求自由,卻始終沒能搞懂自由的真義;命運的安排下,讓她從一個原本可以在愛情的太陽下行走的人,變成一個必須在暗夜裡蒙面的孤單客,跟陳忠良都變成了在社會的壓力下,沒有自由、必須隱身起來的人。愛情上的自由是這部電影內含的重要訊息;如果愛已不復存在,那就學著自由的離開吧!正視自己的不堪,的確痛苦也需要極大的勇氣。但勇氣,不正也是自由的開始?

導演簡介

楊雅吉吉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製片公司企劃、動畫公司編劇,目前為自由工作者。作品範疇多樣,包含舞台劇、數部紀錄片系列、單元劇及連續劇,小說作品《藍色大門》曾獲誠品讀者票選最愛小說前五十名。2008年初次挑戰大銀幕的長片作品《囧男孩》,就創下全台3600萬的票房紀錄,不僅是當年國片票房的第二名,受邀參展多個國際影展,同時榮獲包括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多項大獎。

2001年 《違章天堂》2002金鐘獎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單元劇獎、最佳女主角獎
2002年 《春天來了》 衛視中文台監製 金鐘獎最佳編劇、導演入圍
2003年 《鴿子王》 公共電視台監製 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男配角入圍
藍色大門》電影小說,入圍誠品書店讀者最愛小說前五十名。
2004年 《過了天橋看到海》 劇情片 金鐘獎最佳編劇導演入圍
2005年 《青春》金鐘獎最佳單元劇、編劇、導演入圍
2006年 《偵探物語》金鐘獎最佳連續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入圍
2007年 《寂寞的遊戲》亞洲電視節評審團推薦獎、慕尼黑青少年影展入圍金鐘獎最佳
單元劇、編劇導演入圍 、《危險心靈》協同易智言導演拍攝
2008年 《囧男孩》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 女配角梅芳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不愛練習曲》金鐘獎最佳編劇、導演、單元劇入圍、韓國首爾電視節最佳單
元戲劇獎
2011年 《10+10》之『唱歌男孩』編劇、導演
2012年 《女朋友。男朋友》編劇、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