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影評】《教會》:與其說是宗教片,其實討論的是何謂信仰,以及我們如何信仰


雖然從片名或電影主題來看,《教會》像是一部具宗教色彩的電影,但其故事的切入角度卻並未刻意強調天主教教義,反倒是將政治角力給帶進了故事裡,電影後段成為一場將宗教視為道具,或是真心奉為信仰等兩種不同觀點所激發的殘酷戰役。

於1986年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的《教會》(The Mission),乘上了今年這一波因故引發的經典片重映浪潮,對於仍未看過本片的影迷來說,自然是個進戲院一探究竟的大好機會。

雖然從片名或電影主題來看,《教會》像是一部頗具宗教色彩的電影,但其故事的切入角度卻並未刻意強調天主教教義,反倒是將政治角力給帶進了故事裡,使電影後段成為了一場僅將宗教視為道具,又或者是真心奉為信仰等兩種不同觀點所激發的殘酷戰役。

有趣的是,就連站在同一陣線的兩名主角,其實也選擇了不同方式來實踐心中的信仰。就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的角色來看,雖然他可以為了傳道,將個人生死置之於度外,但面對暴力的脅迫,則選擇了犧牲及承受,不做任何反擊,可以說是從頭到尾均十分一致的角色。相較於此,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所飾演的另一名主角則具有更明顯的變化,從一名追逐利益的奴隸商人與傭兵開始,一直到因故放逐自我,選擇不斷懲罰自己,再到接受感召,變成虔誠修士後,卻又因時勢所逼,再度拿起武器,選擇了以暴制暴。像是這樣的角色歷程,則明顯更具戲劇效果,其中由掠奪者變成守護者的經過,甚至可以說是《教會》劇情最為主要的核心情節。

導演羅蘭約菲執導史詩片《教會》,根據18世紀天主教耶穌會修士深入南美叢林宣教故事所改編

究竟什麼才是信仰?信徒是否有天生的地位之分?傳道本身,是不是可能成為一種文化侵略的手段?像是這些問題,都在《教會》中透過通俗易懂的情節加以呈現,因此也正如前述所說,使這部電影雖然與天主教有關,但主題核心並非宗教,而是在討論「信仰」這回事。甚至比起歌頌虔誠來說,本片也更加殘酷地指出了虔誠信仰的弱勢,以及政治權勢的難以抵禦,最終透過源自真實歷史事件的情節,促使我們記得那些不該被遺忘的事。

就現在觀看《教會》而言,電影本身的時代意義可能也是一大重點。除了全片的部份情節會讓人不禁聯想到後來的《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甚至是《阿凡達》(Avatar)這類電影外,像是今年稍早過世的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為本片撰寫的配樂也同樣經典,值得你在大銀幕上搭配視覺一同感受。

教會》主題核心並非宗教,而是在討論「信仰」這回事。其本身具備時代意義,由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譜寫配樂

而在那個仍有許多電影採取實景拍攝的年代,《教會》的取景也在銀幕上展現出一種足以懾服觀眾的真實感,無論是叢林或河流等自然景觀,又或者是攀爬瀑布等鏡頭,都具有相當程度的說服力,甚至還因此成為了現在重看這些電影時,所能感受到的極為不同之處。

也因為如此,若是你喜歡上述提及的那些史詩之作,但卻仍未看過時間更早一些的《教會》,那麼這部被不少人視為經典之作的電影,應該可以讓你感到滿足才是。

不是宗教片,而是在討論何謂信仰,以及我們如何信仰。這,就是《教會》。

作者:出前一廷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775】 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