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白宮的男人》觀後感:又一部FBI迷不容錯過
《推倒白宮的男人》是以FBI傳奇人物──胡佛局長的死亡開啟,並是與事件關係最深,既是水門案「深喉嚨」,也是FBI副局長的馬克費爾特的視角來敘說故事。
《推倒白宮的男人》(Mark Felt: The Man Who Brought Down the White House)的片名指出它是一部政治電影,描述的是一位名叫馬克費爾特的人,如何掌握水門案的內幕關鍵,迫使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請辭下台。然而,這部電影真正吸引人之處,不是竊聽醜聞本身的道德探討、或攸關正義伸張的勇氣,而是在正義、道德早已魂飛魄散的權力中心,總統人馬的核心運作下,故事從聯邦調查局(FBI)的角度切入,少見地從這個最知名、專門打擊犯罪、擁有無數政客秘密的美國調查組織視角講起──從FBI的方向來看整起陰謀事件的權力拉扯。
《推倒白宮的男人》是以FBI傳奇人物──胡佛局長的死亡開啟,並是與事件關係最深,既是水門案「深喉嚨」,也是FBI副局長的馬克費爾特的視角來敘說故事。FBI高層內部的緊張,與白宮勢力爭奪胡佛留下的機密檔案,與如何安排胡佛的葬禮,種種過程明示、暗示了FBI與白宮之間的複雜關係,而FBI內部如何接觸到水門案,怎麼調查,以及馬克費爾特運用什麼手法週旋在白宮、CIA、新聞報社間展現的運籌帷幄,也都在電影裡一一寫實呈現。
對於不了解水門案來龍去脈的人,觀看《推倒白宮的男人》時,可能並不容易當下就理解發生了什麼事,尤其電影牽涉到許多人物與角色的勢力動向,加上可能編導已經篤定人人都熟悉美國水門案,因此劇中不把水門案完整的交代,而是以馬克費爾特所知的情報與對話,讓影迷拼湊,描繪出一些內幕秘辛,隱約拍攝出一種政治生態圖像,描畫出事件牽涉到哪些層級的輪廓,而不作出任何的導演主觀猜測與定論。
電影客觀呈現出在FBI有30多年資歷、因副局長克萊德托爾森(Clyde Tolson)身體不佳,早已成為胡佛真正副手的馬克費爾特,在胡佛局長去世後,可能因為無法升任局長一職,可能因為FBI被白宮處處打壓成為棋子,可能因為家人的因素,而決定成為透露水門案的關鍵人士:深喉嚨。
這也是電影另一個吸引人之處,「地表最強老爸」連恩尼遜在《推倒白宮的男人》展現了特工謹慎、一絲不苟、冰冷壓抑的演出,無時無刻以剪裁合身且俐落的西裝示人,沒有多餘的情緒,彷彿快接近「禁慾」般的模樣,有種不同以往的奇異魅力,即使連恩尼遜電影裡沒有任何一幕動作戲,角色卻是越演越擄獲人心。
在連恩尼遜詮釋與其他人的對話台詞中,影迷也可以勾勒出某種對FBI高層的具體迷人想像,比起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艾米漢默2012年主演的《強‧艾德格》(J. Edgar)的描繪,《推倒白宮的男人》似乎更能看清FBI在美國政治權力中的位置與它獨立執法的特殊性。
編導彼德藍德斯曼(Peter Landesman)向來關切社會、政治題材,諸如《關鍵目擊》、《震盪效應》。《推倒白宮的男人》裡充斥FBI電影、影集普遍會有的壓抑冷調,寫實捕捉了它的政治勢力樣貌與周遭社會生態,不過他的編排接近紀實小說的形式,沒有安放角色在組織與個人生活的掙扎或身處權力風暴與慾望的心理書寫,電影沒有太多的戲劇性與衝突,有時候顯得過於客觀直述。
但也可以換句話說,個人內心的衝突似乎不是彼德藍德斯曼所擅長,或想在《推倒白宮的男人》中想著墨的。如果,想多完整探究水門案,勞勃瑞福與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1976年《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較適合作為相互對照的進一步補充,而想看更多FBI辦案與心理驚悚的衝突描寫,或許在欣賞《推倒白宮的男人》後,導演大衛芬奇最新執導的影集《破案神探》(Mindhunter)──對於FBI犯罪側寫手法的建立,可以是影迷另一個想好好探究心理分析、補充的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