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殺手》:借用殺手的身份,隱喻在現世生存的我們
即便如催眠般的台詞呈述,觀眾還是想看下去,越看,我們也才發現《殺手》想講的絕對不只是「殺手」的故事。電影講的正是「我們」,活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我們面對一陳不變的日子,可想過要改變?
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大衛芬奇的全新作品《殺手》在Netflix網飛平台上架,這次合作的對象是以飾演X戰警系列年輕版本的萬磁王而走紅的性格男星麥可法斯賓達,讓影迷特別期待,或者該說「我個人特別期待」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從預告片的基調看來,《火線追緝令》、《鬥陣俱樂部》的標誌性黑暗、抑鬱風格,似乎也走進了《殺手》的世界裡…
《殺手》電影預告
「硬漢」是一種個性、「冷血」通常安靜
先說這部電影裡,麥可法斯賓達(以下用網路常用語,稱其「法鯊」)試演的殺手吧!畢竟身為一個「敘事者」,法鯊的演技直接定義了電影想表達的東西是否有效地傳達出去。
法鯊做到了,這位德裔愛爾蘭男演員完全有能力詮釋安靜但內心複雜的角色,畢竟,就是他把年輕的萬磁王演得深刻又迷人,也因為他的詮釋,讓這個角色就算每一集都會面臨一次「反叛主角群、最終又協助主角」的不合理性格曲線,還是深具說服力。
《殺手》的角色看起來平淡,但內心卻波濤洶湧,法鯊的每個舉止、神情,甚至是他精瘦但不失力量的體態都貌似為了這個角色打造,我很喜歡他的孤獨、以及他對自身孤獨的詮釋跟第三人稱旁觀這個世界的冷眼,我們都知道殺手一定很冷酷、一定講求效率,但我們卻不知道日復一日的監控、時時提防的妄想有多麽消磨,甚至仔細想想,我們也許根本不了解什麼叫做冷血,什麼叫做無情?
為什麼大衛芬奇鏡頭下的角色具有獨特的魅力?
回想一下近期的「硬漢」電影,哪一部不是光鮮亮麗?哪一部不是滿滿的費洛蒙?刻意露出壯碩的二頭肌、結實的肩膀,機能緊身衣顯露出精心鍛鍊的身材…打鬥呢?與其說是「武術」不如說像是求偶般的男性舞蹈,無論重摔、無關對手數量,英雄或反英雄在對戰後抖抖衣服就能抗皺、吐一口血就可以療傷,帥,很帥,但不是真正的硬漢。有意無意地,導演讓《殺手》裡的主角在更衣的時候才讓觀眾看見拔絲的上身肌肉、隔著起霧的淋浴間隱約浮現的身體線條,僅此而已,他穿著寬鬆的衣服,這才是殺手的偽裝,他的危險存在但低調,我喜歡電影中有個角色戲稱他「瘦皮猴」,因為在殺手動手以前,都不應該讓人感受到威脅…
而《殺手》裡的打鬥也不漂亮,很沈重、很痛,但不漂亮。唯一一場比較長的打戲,儘管畫面昏暗,我們卻完全能看見本以為一切算計清楚的法鯊遭到意料之外的突襲後,如老鼠般跪爬著逃離攻擊者,尋找著能還擊的武器,體態上的落差自然而然變成肉搏時的力量差距,不過,法鯊具有另一項攻擊者沒有的特質,這個特質正是冷血無情。
《殺手》中的殺手,頗有《落日殺神》、《落日車神》中的湯姆克魯斯、萊恩葛斯林的感覺,就像是兩者的綜合體,法鯊有《落日殺神》的兇殘、有《落日車神》的專一與執著,真正重要地,這三部電影、三個角色呈現出來的「冷血」都是真正的殘酷,事實也本該是如此,「殘忍」往往是無聲的,絕對不會在動手前滿嘴自己的計畫、也不會刻意執行不必要的虐殺,大衛芬奇眼中的黑暗世界,敘事者毫不留情地執行計畫,就算有所質疑,也只表現在神情,而這個角色因他明明有血有肉卻如機械般行事的行為,展現出特有的魅力,即便如催眠般的台詞呈述,觀眾還是想看下去,越看,我們也才發現《殺手》想講的絕對不只是「殺手」的故事。
借用殺手的身份,隱喻在現世生存的我們
為什麼失手了?為什麼不照計畫執行?為什麼他念茲在茲的準則突然不遵守了?
這是電影明講出的問題,隨著殺手遇到的每個角色,似乎也逐漸地回答了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答案,但他也丟出了更多值得思考的問題。舉例來說,任務失敗的代價是什麼?我們看見殺手的女性友人因此受傷,但當他去找尋組織的首腦時,對方卻要他乾脆帶著錢收手,這明明是最佳的結局,為什麼殺手拒絕了?
當法鯊遇到蒂妲·史雲頓飾演的另一位同行時,這位白髮的性格女性說的那些揣測,你為什麼刻意失手?你想要獲得的是什麼?也不禁讓觀眾跟著回想開槍的那一瞬間,以一個精細計算的殺手來說是否真的太過草率?然後,當他終於遇見那位任務失敗後的罪魁禍首,僅僅問了:我們之間是否有過節?後就放手…然後,故事也就到了最後一章節。
又是為什麼呢?
筆者一相情願地認為,《殺手》電影講的正是「我們」,活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我們面對一陳不變的日子,可想過要改變?殺手的準則是要混入人群,但卻認為自己不該迎合大眾,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內心深處明明嘶吼著認同,卻又自負的認為自己是如此的獨特,隨著劇情,我們看見殺手的準則動搖、他開始自打嘴巴,在與史雲頓的一場戲中,甚至有些滑稽的,他的自言自語被另一個角色的提問給打斷…殺手的自我認同受到動搖,電影到了後來,我們都知道所謂的「任務」早就是私人恩怨,但當殺手費盡千辛萬苦、拿著裝了滅音管的槍走到目標面前時,卻發現對方根本已經忘記這檔事、想當然耳也並不知道他是誰…
這時,法鯊飾演的殺手、有很多名字的敘事者,才發現對方根本沒針對自己,這件事一直以來都只不過是例行的一件公事,這之間根本沒有私人恩怨,除非你自己要把它想像成如此。換言之,他並不重要,一如他自己說的:他的每一個行動,統計學上、對整體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他冷眼的芸芸眾生,其實正如他自己的存在,從來都不特別。
結語:放下執著之後,我們剩下什麼?
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一直認為《殺手》裡的執著就像我們對於人生中的某種執著,它可能是工作上想獲得的成功、或者是生活裡必須要達到的成就,我們在意它,就像殺手的目標,但千篇一律的日子過去,不免都會浮現出那個永恆的問題:
我要繼續這樣下去?還是該做點改變?
想要改變的衝動最終演化成對現世的不滿,然後,我們便總覺得這一切是不是都是衝著自己而來,然後不斷地挖掘過後,才發現時鐘分分秒秒地走、 太陽升起落下、地球還是這麼轉、乃至於每個人的生活及挑戰,都是一般人的日常,儘管自詡One of the few,但可惜我們都是One of the many,我們都是芸芸眾生裡的凡夫俗子。
片尾最後一幕,法鯊眼角的抽動,也許就是認清事實的隱隱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