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蜜》以探尋自身歷史來呼應社會現狀
《菠蘿蜜》透過幾位居於社會底層、尋找著自身生命價值與出口的角色,對應到這些試圖融入台灣社會、落地生根的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的外來移民或移工,雖然兩位主角的愛情處理得相對單薄,但電影對角色的複雜心境做出深刻描寫。
一直以來,把真實歷史放進電影中都能為劇情增加許多豐富多元的面向,馬來西亞出生的導演廖克發承襲他紀錄片《不即不離》和《還有一些樹》對家鄉的情感,並結合短片《妮雅的門》裡外籍移工的題材元素,根據家族過往故事、自身這些年來到台灣追逐夢想與跟父親逐漸疏離的經歷,真實帶出人們內心因為許多複雜因素而存在的矛盾。
菠蘿蜜電影好看嗎?
《菠蘿蜜》從 1950 年代馬來西亞共產黨在叢林中爭取獨立的過程出發,透過馬來西亞人對「菠蘿蜜」這個東南亞熱帶地區國民水果的共同記憶,藉此以「家鄉」貫穿整部電影,以馬來西亞交換生一凡與菲律賓移工萊拉兩個在異地漂泊的靈魂,呈現因為受到鄉愁與現實壓迫所導致內心不平衡與無處宣洩的處境,讓「菠蘿蜜」成為每位異鄉人的共通語言。
電影要探討的面向非常廣,橫跨三個世代,有導演廖克發的祖父過去藏匿在叢林對抗英國殖民政府,必須把裡頭小孩送出來給馬來家庭寄養的生活樣貌,也有台灣現今外來移工可能面臨的困難與哀愁,或許《菠蘿蜜》這兩個故事的連結性看似沒有這麼強烈,但彼此之間的一脈相承卻呼應了他們同樣對家鄉的思念與迷惘。
菠蘿蜜電影多線敘事的主題
導演廖克發為《菠蘿蜜》安排許多像把菠蘿蜜果肉挖開放入嬰兒、鱸鰻、植栽嫁接等象徵隱喻,讓電影有許多耐人尋味之處。在家鄉馬來西亞,一凡曾在跟父親吵架時切斷了他的手指,而來到台灣,他的手指同樣也因為分神而被機器切斷,或許《菠蘿蜜》正是以此對不同時空的現狀來互相呼應,在過去時代背景之下被迫離開叢林的父親,在馬來西亞受到委屈而來到台灣的一凡,即便相隔多年,但到頭來他們所經歷的事件,還有一輩子都在尋找族群與自我認同的內心糾結卻還是不斷重演。
父親菠蘿蜜兒時親眼目睹母親在戰亂中去世,人生頓時失去了方向,而一凡因為種族身分,難以在馬來西亞錄取大學而來到陌生的台灣,同樣也失去了自身歸屬感。《菠蘿蜜》講的是人們的國族身分認同問題,就如同馬共就算直到現在也依舊不被馬來西亞政府所承認,台灣社會表面上看似自由平等,但時常能在新聞媒體或政治人物的言行舉止中看見人們對於外來移民輕忽或歧視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也有著類似的情況。
菠蘿蜜電影的社會議題
導演在《菠蘿蜜》中以他對馬來西亞歷史的重視與對台灣社會現狀的觀察,雖然兩位主角的愛情處理得相對單薄,但電影對角色的複雜心境做出深刻描寫,對應到這些試圖融入台灣社會、落地生根的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的外來移民或移工,在讓人有些感傷、心痛的故事中,都能清楚看到他們不論如何也要努力活著的生命力,或許總有一天,台灣也能成為他們值得懷念的家鄉,讓原本心中的菠蘿蜜變成其他像芒果、香蕉之類的水果。
菠蘿蜜影評結論
整體而言,我喜歡《菠蘿蜜》把導演自身經歷、家族與國家關於馬共的歷史融合改編,透過幾位居於社會底層、尋找著自身生命價值與出口的角色,在具有多種語言的情況下,呈現出台灣現今社會的多元樣貌與我們必須要關注的議題,完全能從片中清楚感受到需要長時間累積才能被傾注進去的豐沛情感,但即便如此,可能是想表現的野心太強,在敘事和整個故事連貫性的缺失,也導致《菠蘿蜜》難以獲得大部分觀眾的共鳴,這麼好的概念和想法,最終卻沒能完整發揮,並得到相對應的成果確實相當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