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花戰》-在花面前人人平等


對於不甚瞭解日本戰國歷史,或是花道、茶道等傳統技藝的台灣,《花戰》似乎集所有難以鑑賞之大全。《花戰》就像是一場藝術vs政治的戰爭,以池坊專好為代表的市井小民,如何以自身的力量抵抗外來高壓之力,同時帶出友人千利休與神秘畫師間的情誼。

花的存在並非只是陶冶性情或是修身養性,而是以花的力量削平有如戰爭般的歪斜世道。

改編自鬼塚忠以日本歷史傳說編寫的同名原著小說,《花戰》描述16世紀後葉,織田信長於本能寺倒下,天下第一之座讓給了豐臣秀吉,戰亂時代終於結束。不過,秀吉實施的高壓政策卻讓人民十分痛苦。在這之中,有一名叫池坊專好的僧侶挺身而出,將以美麗的花朵為武器挑戰秀吉…。

對於不甚瞭解日本戰國歷史,或是花道、茶道等傳統技藝的台灣,《花戰》似乎集所有難以鑑賞之大全。然而,一如宣傳上的文字所說,《花戰》著實是一部令人又哭又笑、大快人心的娛樂時代劇。對比《一代茶聖千利休》以細水長流的精緻與緩慢,描繪出千利休的生平與對於美的堅持,《花戰》則是反其道而行,以怪怪男子池坊專好為主,同時帶出友人千利休與神秘畫師間的情誼,在快節奏與大幅度的表現手法,全盤托出花的真諦與力量,即便是不懂花道或歷史的觀眾,也能享受充滿藝術與娛樂感的電影語言。


以日本歷史傳說為基底,加上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的延伸與創作,倒也成了一部真人版的寓教於樂電影。從池坊專好在前田宅邸家,向織田信長展現的「大砂物」(大型插花藝術)的傳說;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愛恨情誼,兩人之間的牽牛花、立像等諸多傳聞;池坊專好以花朵進諫豐臣秀吉等記載,進而編寫出在歡笑與淚水中,發人省思的歷史大片。



「我要用花,匡正這個世道。」

從中國傳到日本,日本花道/華道開始不同於西方以形體之美為重,而是更偏向「形式」與「內容」,以少量、簡潔的花材,將意境深遠的內含包覆其中。所以說,花的力量到底是什麼?之於《花戰》的說法,就是「砰」的力量,感受大自然最原始的生命力,進而內化成活下去的動力。有趣的是,本片除了以池坊流派為主的花道,更加入茶聖千利休的茶道美學,當茶道遇上花道,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倒也創造出《花戰》不同於其他時代劇的一面。

雖然並沒有明確記載,千利休與專好兩人之間的關係與交流的文獻,卻仍有互相以茶道、花道切磋與交流,兩人關係密切的說法。而在「文禄三年前田亭御成記」一書中,則記載池坊專好曾在前田宅邸,展現插花大作的史實,雖然這無法代表《花戰》中,專好以此向利休之死表達憤恨不滿之情,但是本片也在半虛半真實中,傳達出兩位傳統技藝之高人,將藝術作為生命本質的根基。電影中,除了神秘少女畫師「蓮」是虛構的原創角色,其餘的北野大茶會和黃金茶室、利休的茶室與黑色茶碗,以及被豐臣秀吉判死罪等等,也幾乎是以歷史為根本,延伸出的故事。雖然池坊專好的個性,似乎和原著小說稍有差異,然而看似記憶力極差的怪人,但是他對於花的熱誠,卻也成就了他的為人。


「就算是毒花,也是花啊!」

花戰》就像是一場藝術vs政治的戰爭,以池坊專好為代表的市井小民,如何以自身的力量抵抗外來高壓之力,也不禁令人想到《神劍闖江湖》的逆刃刀,在毫無殺傷力的情況下,仍拚命地以自身力量對抗。而將文化人、藝術創作者趕盡殺絕的做法,也正好凸顯出類似政府的獨裁與專政,害怕藝術家潛在擁有的影響力。而池坊專好的武器,就是花朵。先以大砂物喻人進而諷刺當官者,沒有武打或動作戲,一切的戰,全來自於無形的心理之戰。

毫無冷場和交代清楚的故事軸線,即便是對歷史不熟悉的觀眾,也能快速進入狀況。從原本供奉在佛前的花,來到為了他人、庶民、國家而一生懸命插出的花,《花戰》無不體現池坊華道的精神。


不愧是日本傳統藝能,狂言師野村萬齋的演技,著實令人見識到在喜劇與嚴肅之間,取得絕佳平衡的典範。稍嫌誇張的表情,反而才能突顯出池坊專好對於花道的一心一意。而對於喜歡《一代茶聖千利休》的觀眾,不可避免地會比較兩部分別飾演千利休和豐臣秀吉的角色,畢竟皆為實力派演員,沒有好壞只有不同的演繹方式,市川海老藏飾演的千利休是沉與深,甚至也成為某種印記,來到佐藤浩市身上卻又多了一層光明之氣;從大森南朋到市川猿之助,豐臣秀吉的的長相的確變得更像猴子,然而那份猖狂與傲氣,卻也不斷為電影增添高潮。其中,《花戰》唯一的女性角色蓮,也讓新生代女優森川葵提供演技的發揮之地。

不需要懂花道也能享受其中,看門道還是看熱鬧也無關,畢竟就連熱鬧都令人為之著迷。

本期焦點-【v.613】 201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