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少年》-爆炸後的寧靜
在毫無炫技之下,卻說了一個坐如針氈的故事,比起暴風雨前的寧靜,這種爆炸過後的寧靜,反而更較人難以呼吸。仇恨泯滅的到底是人的良知,亦或是顆顆被隱藏在沙中的未爆彈,本片的煽情來自於最真實的情感,將過往歷史化成震聾欲耳的控訴。
Land of mine 英文片名就像一道防雷通知,警告這些戰敗後的德國人,別用一句「對不起」,就想打發二戰時所帶給整個歐洲的後患,而那句對不起來到本片,卻又成了某種異樣的心魔,盤旋於丹麥軍官和德國少年之間。
《拆彈少年》的確是於心而言過於沈重的作品,取用真實史實並套用於對立的關係中,用著極為直接的敘事,加上不斷逼近毛細孔的鏡頭,讓觀眾從開場的鼻息聲的開始,就此被丟入電影劇情中。
「這裡不歡迎你們,這裡是我的國家。」對比台灣之前發生的高中生模仿納粹、川普的排外言論...學好歷史的原因,不外乎是別踩他國的地雷,另外一方面也是用歷史省思,仇恨泯滅的到底是人的良知,亦或是顆顆被隱藏在沙中的未爆彈。
「他們終究是德國人。」《拆彈少年》高明的地方在於,在毫無炫技之下,卻說了一個坐如針氈的故事,首先是拆彈過程中,令人屏住呼吸的緊張感,主聚焦丹麥士官長態度的轉變,帶出拆彈少年不斷談論著回到德國的未來,以及下一秒就會被炸死的當下。只可惜,結尾的部分似乎過於倉促,畢竟歸心似箭並不是這樣用的。
人在接觸到分貝過大的聲音時,會出現耳鳴、暫時聽不到聲音的狀況,比起暴風雨前的寧靜,這種爆炸過後的寧靜,反而更較人難以呼吸。幸好,本片的煽情來自於最真實的情感,並非意圖使人落淚,也非崇高化戰敗國的處境,而是以血淋淋的方式,將過往歷史化成震聾欲耳的控訴。
雖然是德國與丹麥合拍的電影,在重心上仍舊偏向為德國人說情,就觀看角度而言,的確有點偏頗,然而撇掉此問題不談,《拆彈少年》似乎離奧斯卡一點也不遠。
相關文章
- 我心目中的歷史電影—拆彈少年 (2017/02/16)
- 拆彈少年:傷痛與憫人的拔河 (2017/02/08)
- 《拆彈少年》只是個孩子 (2017/01/24)
- 藍祖蔚專欄《拆彈少年》:贏家的霸凌 (2017/01/23)
- 《拆彈少年》:誰是戰爭加害者,誰又是被害者? (2017/01/20)
- 《拆彈少年》你們與我們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