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教你看電影:3D,我們來了


近年來3D電影大興其道,各種術語紛紛出籠,但觀眾可是聽得「霧煞煞」,傳統電影(動畫)有了3D、數位3D、IMAX 3D格式,神呀,為何光一個3D就有這麼多類別,多了數位兩個字,價格大變(票價貴很多),多了數位兩字差在哪裡,瞧瞧這期E週刊的賣力解析。

拜「盜版」風氣盛行所賜,近年各大片廠紛紛想絞盡腦汁,推出要讓觀眾「非得進戲院不可」的電影,強調聲光效果與互動性高的數位3D電影自然成為首選。因為立體效果無法透過錄影側錄(偷拍)的方式複製,必須有同時結合觀眾戴的眼鏡與特殊放映機器,所以片商非常滿意立體的防盜效果。而且新一代數位3D效果和昔日你在環球影城或迪士尼樂園欣賞到的3D電影大相逕庭,成為好萊塢未來拍片的新方式,在滿足觀眾的嘗鮮感同時,還能大幅提高票價,創造戲院高額收入,種種利多環境背書下,相信日後會有更多全3D電影/動畫登場。


首先,讓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何謂3D。3D 就是「 Three Dimension」(也有人用形容詞Dimensional),意指除了傳統的長度和寬度外,也加上了高度的空間,擁有三個向度(x-y-z軸)的空間,產生立體感。


傳統的3D電影,即是戴上紅藍眼鏡,藉由色差疊合,造成大腦對顏色判斷產生「誤讀」,說穿了是一種假3D,立體度可能只到1%,看久了會造成觀眾眼睛疲憊,甚至有暈眩嘔心,但站在新奇刺激的效果,傳統3D仍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但也因為會讓大腦適應不良,因此片長多半會在10分鐘,避免長期不適感,最後造成反感。


影史上第一部3D動畫片是迪士尼在1953年出品的《Melody》又稱《Adventures in Music: Melody》,同年又出品另一部3D動畫《花生大作戰》(Working for Peanuts),之後3D電影大流行,好萊塢許多電影都融入3D效果,但受限於拍攝效果,能夠產生3D效果的都是一些道具,比如說從高處掉落的斧頭,猶如從銀幕射出來箭之類的,並沒有真正以主角產生3D效果的作品。 從影史首部3D電影研發後,經過了50年來的演變,第一部數位3D電影/動畫在2005年誕生,巧的是,又是研發3D效果不遺餘力的迪士尼,這部就是《四眼天雞》。

可惜當時國內並沒有戲院引進這部片的數位3D版,因為引進器材費用高昂,而且片源並未大量普及,於是當然觀眾多半只能看到2D平面版,像四眼天雞被從天而落的東西砸到的過程看起來就沒那麼刺激,四眼天雞打棒球時,棒球飛出去的瞬間,觀眾也不會覺得快被球砸到的效果,相形之下,當一部為了3D孕育而生的作品卻少了這些效果,最後當然被觀眾嫌為平庸之作。


時間同樣來到2005年底,華納推出了IMAX 3D版的動畫片《北極特快車》,透過巨型銀幕欣賞,效果讓人嘖嘖稱奇。而且這回總算能讓觀眾體驗到雪花片片飄落在你我周圍的新奇感,戴上IMAX眼鏡,隨著主角乘坐的火車極速飛馳,彷彿到了兒童樂園搭雲霄飛車般。 不過由於IMAX影片是由70厘米底片拍攝,和傳統35厘米底片一樣,多放幾次就會有拷貝底片被刮傷的情況,所以越後面欣賞到的觀眾,會覺得視覺效果比較低落。

另外,IMAX戲院戴的眼鏡較厚重,顏色比較沉暗,筆者曾經試著不戴眼鏡看3D IMAX的銀幕,發現戴上眼鏡後,至少顏色暗了許多。 接下來兩部一樣由華納出品的《超人再起》與《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都推出了IMAX版,也都有20分鐘的IMAX 3D效果,讓影片更添噱頭。

只是影片在色澤略暗的情況下欣賞,眼睛疲勞度大增,而且《超人再起》的20分鐘3D效果是分散為好幾個小段落,隨著IMAX銀幕顯示戴上眼鏡訊號時才需要戴,結果,看一部片要戴拔3D眼鏡好幾次,其實也造成觀眾分心。《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則是集中在後面魔法部對決場面,比較之下,看《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的3D過程不至於光為了戴眼鏡而手忙腳亂。


作者:膝關節

本期焦點-【v.161】 200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