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個故事》:「現實」和「夢想」
其實在《第36個故事》裡,故事的主軸並不明顯,觀眾要是看到劇情簡介的話,只會看到關於朵兒開了一家咖啡廳,咖啡廳裡用以物以物的方式來交換東西…然後呢?我們還能看到什麼?
時常看到「有捨才有得」的觀念,不管做什麼事、想要達成什麼夢想,都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有的辛苦,有的輕鬆,但要驅使自己去做,都關乎那件事存不存在自己所認定的「價值」。在蕭雅全導演的《第36個故事》當中,講述的就是「心理價值」這樣一件事。浪漫一點來介紹這部電影的話,他談論了許多關於夢想,儘管天真,但是浪漫,也帶給人勇氣。
位於富錦街上的朵兒咖啡館,是朵兒和薔兒姐妹倆開的店,更確實的來說,朵兒毅然決然的捨棄了他長久以來夢想的設計公司工作,轉而築她的另一個夢:咖啡廳。擁有一家自己的店,能在悠揚的音樂、精緻的裝潢、高雅的氣氛中工作,看著人來人往,不是件很浪漫的事情嗎?而妹妹薔兒在母親半推半就下加入之後,逐漸成型的朵兒咖啡館,卻因為妹妹的突發奇想,變成了另一家和朵兒想像中不同的咖啡廳…
其實在《第36個故事》裡,故事的主軸並不明顯,觀眾要是看到劇情簡介的話,只會看到關於朵兒開了一家咖啡廳,咖啡廳裡用以物以物的方式來交換東西…然後呢?我們還能看到什麼?當心裡滿是疑問,繼續看著電影的同時,導演想要表達給觀眾看的東西才會漸漸清晰。因為我們自然知道,想要追逐自己的夢想並不是這麼容易的。
但是,要怎麼樣才能繼續推動自己繼續堅持下去,那又是另外的話題了。很幸運的,朵兒的咖啡館在妹妹的誤打誤撞之下,變成我們在預告裡看到的「以物易物」咖啡館,儘管和原本朵兒的夢想不同,但是最終的結果仍是開了一家咖啡館,而且也讓朵兒有了繼續經營下去的能力。這些,都是現實和夢想不斷衝撞後所產生的妥協。
在朵兒咖啡館裡的以物易物,也是這樣子的道理。因為沒有標價,沒個基準,顧客當然就只得拿著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東西來交換才行,而且也要老闆娘覺得這東西有其相對應的「價值」才行。於是,觀念價值的落差就在每一段交換的過程當中形成了。有的人覺得拿多了一個燈泡的檯燈來交換另種款式,卻沒有燈泡的檯燈是很合理的一件事情,但是那對薔兒來說不是她想要的。那也是一種「心理價值」心裡在作祟,看起來好像不合理,或許也無法搞清楚薔兒對於每種東西所設定「心理價值」的邏輯性在哪,但是那不就是很簡單的道理嗎?畢竟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交換的人自然而然會知道值不值得。
朵兒和薔兒代表了「現實」和「夢想」兩個不同的價值觀,但是也都分別和另一方有所妥協,前者在不斷的精打細算下決定自己能實現多少夢想,後者在做夢之際依舊歸附於現實之下工作。薔兒敢衝敢撞,相較於朵兒的低調耕耘就顯得搶眼許多,或許朵兒還得感謝薔兒攪亂她一池春水,才能繼續經營這家她心目中的咖啡廳也說不定。而這樣截然不同的想法,代表著一群人當中天平兩端的觀念,也一再的出現在電影當中,由導演來詢問大家,你會選擇哪個?在電影當中不斷出現兩種不同觀念的拉鋸情境時,就會跳出許多路人的訪談,看著螢幕上出現許多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看來天真,有些則是發人深省,看著許多人陸續發表自己的想法的同時,自己也會想「如果是我的話,會選擇哪一個呢?」,這就像朵兒和薔兒相遇一樣,也是一種價值觀的衝突。
心理價值的實現並非存在用有形之物的「交換」,而是在個人心靈的滿足。在朵兒咖啡館裡,我相信像劇中來到咖啡館裡,和朵兒用故事來交換的飛行員群青一樣,因為透過了「交換」這種行為,也讓自己的心靈有不同的改變,讓自己能有種勇氣,轉往另一個自己或許不敢走的道路踏出腳步。在雷光夏穿插在電影當中的溫柔歌聲裡,在台北市自己沒注意到的平凡風景中,在朵兒咖啡館裡所聽到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當中,這些或許都存在著讓自己改變,能動起來的勇氣。
說真的,看完了《第36個故事》,感覺就像是個化學效應般,一開始看電影的當下,好像還沒有什麼感覺,但是看完電影之後,就有著什麼東西開始展開變動、催化。接著沉澱之後,被感動了。它就像是你真的選了個午後來到朵兒咖啡館,或許只是想要打發時間、也或許單純是要去赴約聊天,但是不可思議的是,你只是品嘗了咖啡館每日不同的甜點,也或許只是杯Espresso咖啡,但是卻帶給自己不可思議的感受,讓自己走出咖啡館之際,有好大好大的滿足。
這就是「朵兒咖啡館」和《第36個故事》,就像桂綸鎂所演的朵兒在電影中說的:「你說的沒錯,跟別人換東西,聽到了很多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故事,可是聽多了,也會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有跟故事跟人家換啊。」或許走出戲院之後,你會湧出更多,能夠抓住夢想的力量,寫下屬於自己另一個精彩的故事。
※不好意思順便提一下,《第36個故事》裡面出現了很多解說故事的旁白部份,這部分是還ok啦,因為有些話的內容還蠻爆笑的,但是我覺得旁白其實可以找雷光夏來順便念一念,都已經有這麼好聽的音樂了,怎麼不繼續多加利用一番呢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