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錯問題就被罵!拍攝最爭議諾貝爾獎得主困難重重
《彼得漢德克:我在森林,晚一點到》的紀錄片導演透露,漢德克在受訪時對拍攝過程吹毛求疵,訪問中用詞稍有誤,就遭漢德克無情批評。
儘管備受爭議,彼得漢德克在文學界的地位仍無法動搖。漢德克著有超過60部作品,曾以自殺母親和酗酒繼父作為創作題材。1966年,劇作《冒犯觀眾》於德國首演,引爆轟動,改寫劇場史。德國電影巨擘文溫德斯因此被漢德克的作品吸引,兩人成為摯友。自此,兩人共創包含《守門員的焦慮》、《慾望之翼》等影史經典。
《彼得漢德克:我在森林,晚一點到》於漢德克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前拍攝,看似一般的紀錄片,但拍攝對象對於細節充滿要求,因此有許多拍攝限制。除前後共花費3年貼身拍攝之外,為了配合漢德克的寫作獨處時間,每天最多只拍攝5.6小時。全程只有貝茲以及女兒兩人跟拍,後期才有兩位攝影師加入,劇組人數不超過四人。漢德克不喜歡事先擬定拍攝計畫,因此所有拍攝完全依照當天狀態,甚至訪問過程若用詞稍微有誤,就會毫不留情地指出並批評。
因為如此配合漢德克的步調與個性,本片真實拍攝出漢德克的日常樣貌,以及對於自己的作品、母親的逝世、眾人的輿論的看法。漢德克也主動提議邀請妻子與女兒入鏡。
過程原本要邀請文溫德斯與彼得漢德克會面,但由於時間地點限制而無法實現。不過兩人合作的作品片段也於本片出現,一解影迷無法目睹兩位大師合體的遺憾。
《彼得漢德克:我在森林,晚一點到》6月19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