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贏 We Shall Overcome
劇情簡介
故事根據真實的教育事件改編,在丹麥受到人權運動、搖滾、反核抗爭活動的影響之前,世界改革的風潮,已悄然吹進了鄉間和校園。
自從小范家裡添購了電視機,整個夏天他都跟著世界的潮流轉動,電視播映金恩博士的和平夢想,激勵了他幼小的心靈。然而好景不常,務農的父親竟得了疾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暑假結束轉入城裡的新學校,鐵腕校長以嚴刑峻法管教學生聞名,即使體罰已不再合法,校長的強悍作風仍然不改,全校師生皆敢怒卻不敢言。迎接新老師是校園裡最歡樂的新鮮事,甫從大學畢業還留著嘻皮長髮的新音樂老師,馬上就和學生打成一片,但校長卻視之為叛逆的眼中釘。
小范誤闖女生更衣室,被校長當場抓到,處以嚴厲兇殘的懲罰,導致左耳聽力受損,校內除了新來的老師,大家都對於這件事情視若無睹,而醫治左耳時剃掉的半邊頭髮,讓小范又成為同學們的笑柄。為了挽回受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他東山再起,新老師順勢將小范右耳上方的頭髮剪去,重新理了新潮的龐克頭,小范頓時成為全校最時髦的新英雄。山雨欲來風滿樓,此時校長企圖掩蓋濫用特權的事實,不但將小范安排到特教班,還解僱他在學校當護士的母親,一場校園內的教育改革戰,夢想與現實的爭奪拉鋸,就此展開……
《我們一定贏》史無前例獲得丹麥哥本哈根影展16項大獎提名,打敗《肥皂》、《公主追殺令》及奧斯卡外語片提名的《婚禮之後》等片,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及最佳男配角。而後更是在丹麥創下40萬六千的觀影人次,平均每十人中便有一人看過,成為2006年丹麥最賣座的電影。
天寒地凍、缺乏天然資源的北方國度〈丹麥〉,創造出全球獨見的高富裕和快樂指數。在世界178個國家中,榮登「最快樂的國家」寶座,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國家」,完成了每一個國家都想達成的夢想。
在安徒生童話之外的現實世界,每個人都想知道,到底丹麥人快樂的秘辛在哪裡?所謂「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在一個快樂的大同世界中,青少年必定擁有非常完善的學習環境。電影《我們一定贏》改編自導演八歲時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跳脫傳統青少年電影的單純童真,帶出更具啟發性的思考面向。從導演半自傳式的電影當中,觀眾可清楚看見,即使是擁有傲視全球的完善福利及教育制度,丹麥也在經歷一番痛苦與掙扎,才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早期,整個丹麥社會還停留在「不打不成器」的保守觀念裡,禁止體罰學生的概念才剛萌芽,電影描述一個被校長用嚴刑峻法處罰的男孩,身心受創之際,受到學校新進教師的積極鼓勵,以及當時民權運動的啟發,決定勇敢站出來,讓所有人知道他心中偉大的夢。
【一首改變世界的歌】
曾在世界歌壇蔚為風潮的「我們一定贏We Shall Overcome」,相信是五六年級生人人耳熟能詳的歌曲。它源自於19世紀的一首福音聖歌「I'll be all right」,是當時在棉花田日夜辛苦工作的美國黑奴,彼此傳唱激勵自己的曲子。在一次煙草廠罷工運動中,當日滂沱大雨,一名黑人女工突然大聲吟唱這首曲子,並將歌詞中的「我」唱為「我們」,把原本激勵個人的意念化為集體的團結與凝聚。接著歌曲傳唱到美國音樂界的社會良心〈彼特席格Pete Seeger〉耳裡,他再將原本歌詞中的「we will overcome」,改成語氣更為堅定強烈的「we shall overcome」,賦予了這首傳唱近半世紀的歌曲一項終極使命。
而真正讓「We Shall Overcome」站上世界舞台的推手,則是美國民權運動的精神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1963年,在金恩博士結束「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的演說之後,被譽為民謠女王的瓊貝茲Joan Baez抱著吉他,輕輕彈唱這首歌曲,台下百萬民眾都不禁動容,大聲唱和,一首歌就此改變了全世界。「We shall overcome」簡單自然的民歌風格,不斷引領世界各地的群眾,即使面對著強大壓迫勢力,也能毫無畏懼的勇往直前,當曲調由舒緩走向激昂的那一刻,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心中被賦予的無限勇氣。
故事根據真實的教育事件改編,在丹麥受到人權運動、搖滾、反核抗爭活動的影響之前,世界改革的風潮,已悄然吹進了鄉間和校園。
自從小范家裡添購了電視機,整個夏天他都跟著世界的潮流轉動,電視播映金恩博士的和平夢想,激勵了他幼小的心靈。然而好景不常,務農的父親竟得了疾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暑假結束轉入城裡的新學校,鐵腕校長以嚴刑峻法管教學生聞名,即使體罰已不再合法,校長的強悍作風仍然不改,全校師生皆敢怒卻不敢言。迎接新老師是校園裡最歡樂的新鮮事,甫從大學畢業還留著嘻皮長髮的新音樂老師,馬上就和學生打成一片,但校長卻視之為叛逆的眼中釘。
小范誤闖女生更衣室,被校長當場抓到,處以嚴厲兇殘的懲罰,導致左耳聽力受損,校內除了新來的老師,大家都對於這件事情視若無睹,而醫治左耳時剃掉的半邊頭髮,讓小范又成為同學們的笑柄。為了挽回受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他東山再起,新老師順勢將小范右耳上方的頭髮剪去,重新理了新潮的龐克頭,小范頓時成為全校最時髦的新英雄。山雨欲來風滿樓,此時校長企圖掩蓋濫用特權的事實,不但將小范安排到特教班,還解僱他在學校當護士的母親,一場校園內的教育改革戰,夢想與現實的爭奪拉鋸,就此展開……
《我們一定贏》史無前例獲得丹麥哥本哈根影展16項大獎提名,打敗《肥皂》、《公主追殺令》及奧斯卡外語片提名的《婚禮之後》等片,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及最佳男配角。而後更是在丹麥創下40萬六千的觀影人次,平均每十人中便有一人看過,成為2006年丹麥最賣座的電影。
天寒地凍、缺乏天然資源的北方國度〈丹麥〉,創造出全球獨見的高富裕和快樂指數。在世界178個國家中,榮登「最快樂的國家」寶座,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國家」,完成了每一個國家都想達成的夢想。
在安徒生童話之外的現實世界,每個人都想知道,到底丹麥人快樂的秘辛在哪裡?所謂「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在一個快樂的大同世界中,青少年必定擁有非常完善的學習環境。電影《我們一定贏》改編自導演八歲時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跳脫傳統青少年電影的單純童真,帶出更具啟發性的思考面向。從導演半自傳式的電影當中,觀眾可清楚看見,即使是擁有傲視全球的完善福利及教育制度,丹麥也在經歷一番痛苦與掙扎,才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早期,整個丹麥社會還停留在「不打不成器」的保守觀念裡,禁止體罰學生的概念才剛萌芽,電影描述一個被校長用嚴刑峻法處罰的男孩,身心受創之際,受到學校新進教師的積極鼓勵,以及當時民權運動的啟發,決定勇敢站出來,讓所有人知道他心中偉大的夢。
【一首改變世界的歌】
曾在世界歌壇蔚為風潮的「我們一定贏We Shall Overcome」,相信是五六年級生人人耳熟能詳的歌曲。它源自於19世紀的一首福音聖歌「I'll be all right」,是當時在棉花田日夜辛苦工作的美國黑奴,彼此傳唱激勵自己的曲子。在一次煙草廠罷工運動中,當日滂沱大雨,一名黑人女工突然大聲吟唱這首曲子,並將歌詞中的「我」唱為「我們」,把原本激勵個人的意念化為集體的團結與凝聚。接著歌曲傳唱到美國音樂界的社會良心〈彼特席格Pete Seeger〉耳裡,他再將原本歌詞中的「we will overcome」,改成語氣更為堅定強烈的「we shall overcome」,賦予了這首傳唱近半世紀的歌曲一項終極使命。
而真正讓「We Shall Overcome」站上世界舞台的推手,則是美國民權運動的精神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1963年,在金恩博士結束「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的演說之後,被譽為民謠女王的瓊貝茲Joan Baez抱著吉他,輕輕彈唱這首歌曲,台下百萬民眾都不禁動容,大聲唱和,一首歌就此改變了全世界。「We shall overcome」簡單自然的民歌風格,不斷引領世界各地的群眾,即使面對著強大壓迫勢力,也能毫無畏懼的勇往直前,當曲調由舒緩走向激昂的那一刻,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心中被賦予的無限勇氣。
- 相關影評/專題文章
- ◎ 圍牆之內的小型社會《我和我的小鬼們》 【小智】 2009-02-20
影片裡的場景始終沒有脫離校園,甚至絕大部份都集中在教室之內。「(學校)圍牆」可視為一道分水嶺,更可視為一種象徵,讓圍牆之「外」成為我們所身處的大型社會,而圍牆之「內」則是一個由教育體制所發展而成的小型社會縮影。
- 相關新聞
- ◎ 《我們一定贏》、《哈利波特》一起嘲諷教改2007-07-24
教育部的教改動作頻頻,在社會上掀起大小不一的風波與討論。這個夏天《我們一定贏》和《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便以教改和體罰為題材,由電影中詼諧對白與逗趣角色的刻畫,讓大家思考這些議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 《黑眼圈》奪下「台北電影獎」百萬大獎2007-07-09
蔡明亮導演以《黑眼圈》奪得2007台北電影節百萬大獎,年度最受矚目的電影如《最遙遠的距離》、《穿牆人》、《練習曲》等片也分別榮獲評審團特別獎及媒體推薦獎。
- ◎ 《我們一定贏》小男星雞冠頭吸妹2007-07-03
《我們一定贏》小男星頂著一頭蓬鬆帥氣龐客髮型,出席台灣放映會,現場簽名更是簽乾了四支麥克筆,觀眾反應熱烈可見一番。
- IMDb
- 台北票房: 0-
- 美國票房: 0-
- 影片年份:2006
- 出 品 國:Denmark
- 出 品:Zentropa Entertainments
- 發 行 商:聯影
- 語 言:Danish
- 色 彩:Color
- 音 效:
更新時間:2025/01/09 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