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愛火足以燎原的《麥特與麥斯》和看過就回不去的多藍電影上癮症


〈Song for Zula〉那句“love is a burning thing”所言不假。在你透過想法去靠近或遠離所愛前,你的真實情感早已如星火般存在那片終將燃燒的草原。《麥特與麥斯》展現多藍幽默的一面,同時蘊含暗潮洶湧而更直搗心底的憂愁,並明白為何會有多藍電影上癮症。

為何看過札維耶多藍拍的電影會整個上癮、停不下來?答案不只一個。若只以其最新作品《麥特與麥斯》來揭曉,也足以抓住他一貫的獨特風格,同時又能看到他再度蛻變後所描繪的新世界。

從故事主題來說,他一直都是能把個人生命故事中最細微的小事,放到最大而撞擊觀眾內心的創作者。爭執不休的親情、糾結在心的愛情、自我認同的掙扎與解放,反覆出現在他的作品裡。《麥特與麥斯》則交融這三者,並難得大量放入過往鮮少提及的友情,因為這次的主題正是一段多年友誼所遭逢小到不能再小、感受卻無比巨大的變化。像是跳入湖中的麥特,其身旁的水看似只是如漣漪般散開,將鏡頭拉近到水花之中,才發現眼前反而像是置身於滾燙冒泡的水之中。


而這就是多藍將抽象感受具象化的本領,每一部片都會透過不同的意象美翻觀眾。同時配上讓意識沉浸其中的優美音樂,或來點鮮明卻與當下絕配無比的歌曲。視覺與聽覺的饗宴不只是點綴故事的血肉,更是與故事合而為一的靈魂所在。

麥特與麥斯》以一場和好友在假戲中的吻,點燃了最本能的知覺、一閃而過的念頭、深入拆解才能明白的真實心緒。而這趟心路歷程主要以Gabriel D'Almeida Freitas飾演的麥特的主觀視角推進,從感覺到變化的困惑不安、無法面對自我的抗拒與逃避,到內心越發沸騰的感受慢慢撥開迷霧,才發現〈Song for Zula〉那句“love is a burning thing”所言不假。在你透過想法去靠近或遠離所愛前,你的真實情感早已如星火般存在那片終將燃燒的草原。


札維耶多藍飾演的麥斯,起初看似是被動接受這段情感變化的一方。前半段故事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帶過他離開家鄉前,和剛戒除癮頭的母親如何相愛相殺。因為深愛而無怨無悔地照顧著家人,卻也因母親情緒一來就暴力相向而憤恨痛苦。對照到因為一個吻而逐漸分崩離析的多年友誼,會發現他才是那個誠實面對自己、願意主動破冰的一方。儘管付出就有將自己推到面對無奈結局的風險,但或許人的一生無須無憾,只求無悔吧。

除了兩位主角真摯而深刻的演出,中途加入的哈里斯迪金森的一番動物論,雖然看來吊兒郎當、本該不怎麼討喜,卻以極端將人們從另一端過頭的規範中解放。不是每段感情都能走向永恆的真愛,若能珍惜此刻真心相伴的人而非想去擁有對方,或許才能不自欺欺人地面對雙方真實的情感。


此外,看著麥特、麥斯和這團好友相聚時的互嗆與歡笑,也被逗樂而溫暖地揚起嘴角。猜想本來應該無意搞笑卻讓觀眾笑出聲的水床橋段,還是有意的打破第四面牆,都讓人見識到多藍最放鬆、幽默的一面。同時蘊含暗潮洶湧而更直搗心底的憂愁,無論是支線的親情還是主線的友情與愛情,都讓人心疼、感傷。只能說感動啊~多藍的電影哪次不觸動人心了~


以上已分享九成的多藍電影上癮症原因,剩下的這一成,就留給不怕被劇透結局或已看完所有多藍電影的朋友—「他總能在對的時刻以對的方式結束電影這一回合」。當然這絕對有因人而異的主觀感受,所以只是他闔上故事書的瞬間剛好很對我的胃。他從不把未來說死,但當下以前的一切也不含糊交代,無論以詩意的借喻、強而有力地呼應主題,或了然於心、餘韻無窮的深刻情緒與情感,都收得美而魂牽夢縈。沒有令人愛上過程卻可惜了結局的感嘆,只有過目已久回首時仍難以忘懷的謝幕。

首先,是我在2016年第一部接觸的多藍電影《不過就是世界末日》,男主角是離家多年、還鄉之時已是將捎來死期預告的瀕死之軀。經歷不到一天卻像是一輩子的親情衝突,起身再度踏出家門前,整點而從時鐘飛出的鳥兒在屋內跌跌撞撞地逃竄著。本該飛回時鐘這個屬於它的家安然歇息,卻在主角離去後徒留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真鳥。虛實交錯地借喻著期待落差的返家處境與離家心情,淡淡的悲傷就這麼蔓延開來,以致於兩年後的我一股作氣追回他的舊作。


他擅長以強烈而豐富的情感作鋪陳,而純粹以情感或情緒作結也能結得很有味道。《聽媽媽的話》的母親在只有他們知道的地方找到他,母子相依的背影、過去在此度過美好時光的片段回憶,成了最暖心的畫面。《親愛媽咪》的兒子率性而堅定地掙脫一切,義無反顧地向出口奔去,無論後續的發展如何,母子團圓的深刻期盼就能讓人融化成一攤水般心碎,正所謂心意感動天。《湯姆在農莊》的湯姆總算開車逃離情人那喜怒無常、經常失控的哥哥,當他看見情人那曾遭哥哥傷害的前情人時,五味雜陳的心情不言而喻。此刻的決定是如此清晰,足以斬斷所有殘留的亂麻。

說到呼應,和好友一起經歷《幻想戀愛》的沉醉、忐忑與心痛後,再度找到下一個相同目標的兩人就像陷入輪迴般,將駛入想戀愛前無法確定一切那撲朔迷離的隧道。片長如片中人物所經歷的年歲,《雙面勞倫斯》那跨越多年的深情愛戀,回到兩人初相遇時幾乎是一見鍾情的自我介紹,無論日後經歷什麼巨大的表象轉變,他對她的感情始終不變。無論如何,他都是勞倫斯(《Laurence Anyways》)。


最後,和大家分享個人最愛的多藍舊片前三名:

Top 3 「有時候愛也無法拯救一切。」-《親愛媽咪

愛,是他們最擅長的事。殘酷現實的層層關卡仍將他們逼到幾乎棄械投降,似乎世界已了無希望。但,既然還活著,他們就會傲氣地擁著自己的希望活下去。啜泣一場,依然是不輕易認輸的母親;掙脫枷鎖,依然是不完美、為母親而生可以不顧一切的兒子。

親愛媽咪》成功賦予片中流行音樂第二條生命,觀後只要音樂一響起,就馬上勾回看片的感動與畫面。這是多藍普遍評價最好的電影,雖然於主觀層面來說不是我的最愛,但絕對排得上此生截至目前為止最愛電影原聲帶前五名。通俗卻情感豐沛、扣人心弦。


Top2《聽媽媽的話》共鳴強到我心驚,19歲的編導演處女作就這樣太驚豔!

「片中母子爭鋒相對的互動讓我從頭笑到尾。」這麼說很容易讓人誤會,但這不是取笑或覺得不可理喻的笑,而是「沒錯!就是這樣!天啊!好想give me five!」那種經歷幾乎被復刻出來的驚喜與共鳴。尤其是片中的租片店橋段,根本就是我爸與我的租片店外加過年買新衣的交戰過程。但和平的時刻與近幾年彼此的變化,也像電影刻畫出母子爭執以外其實互相在意的愛。它讓觀眾慢慢理解眼中的對方那蠻橫作為下的心境, 使我在電影尾聲時特別為他們的母子情揪心、感動。


Top1《雙面勞倫斯》自我認同的社會困境與隨之而來的愛情難題,藝術而深情,美到難以忘懷!

愛情不只一種模樣,如同身為一個人。彼此愛上了,或符合規範,或出乎意料。我不稱它為命定,而是你就是知道它在那裡,而你找到它。

大三的課堂上,老師播放《誰來晚餐》第5季第12集的《是老公還是老婆?》,兩位真實人物的故事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愛情不分性別可以到如此之廣的程度:「位子」生理女性、性別氣質陽剛;「筑紫」生理男性、性別認同是女性。他們是一對於生理性別上得以合法結婚的女同志與跨性別者。2016年的紀錄片《筑位》(SHe)帶出他們如其他夫妻一樣會面臨的婚姻日常,但也有著他們對自己與對方的認知,難以與外界順暢溝通的尷尬。但,至少他們選擇跨出去一起面對,走在想走的路上,不管好壞終究無愧於心。


不過《雙面勞倫斯》的勞倫斯與小佛相知與相愛的「順序」就沒那麼幸運了。從小性別認同就為女性的男教師勞倫斯,壓抑多年才在與小佛交往過後,揭開自己一直難以跨出的心坎。「那我們這些年都是假的嗎?」「你不能就以一個男人的樣子來愛我嗎?」小佛從起初的難以接受,到勇敢陪他一起走過,再到兩人仍難以克服外界壓力而分開。會不會一開始都明白自己與自己要的對方是什麼,能減少本就不容易的愛情的阻力?

但無論如何,無法否認的是,他們對彼此的愛是真實的。儘管小佛起初並不知道勞倫斯的性別認同,不過他們從一見鍾情到相處時的火花,不是認知所能動搖的本能。所謂「認知」,是個性、喜好、條件看起來相似,就單方面以為能相愛。不過實際上,相處時「本能」性的磁場是否合契、自在,才是人與人之間雙方面的共識。因此,不管他們是否可以一起走到永遠,沒有在能相愛時錯過,或許就是愛永恆不滅的價值。


在這部片之後還遇見皆由馮斯瓦歐容所執導的《逐愛角落》與《女朋友的女朋友》,前者是懷孕的女主角與其死去情人的同志弟弟所發展出互相照顧、一夜激情與信任的「親人般的愛」,後者因互相照顧而萌生的「友情式的愛情」則發生在女主角與其死去好友那想當女人的丈夫身上。若尚未接觸這方面的生命故事,或許很難馬上同理或接受他們相愛的模樣。如果願意慢慢接觸,或許能以深入而非只是喊口號的方式真切地感受到:真實的愛情都是一樣的。

※好奇多藍的童年請看:
曾想逃離的童年,造就今日的多藍式藝術
※好奇多藍跨過30歲大關後的轉變請看:
札維耶多藍:而立之後,燦爛電影路的昔日與未來
※好奇多藍出道至今的心路歷程請看:
事與願違也會奮力向前!【大師之前】札維耶多藍成就可能的第一步

作者:Joanna 【蝦趴左岸史多瑞】

本期焦點-【v.844】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