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一場火災燒出的國家危機:《一場大火之後》
這是一部特殊的紀錄片,全程沒有編劇去計算轉折與高潮,卻讓人看得心驚膽跳。對羅馬尼亞人而言《一場大火之後》不只是關於一場火災的後續紀錄,也是對於國家危機的一次揭露,而對台灣人而言,觀看本片竟也不免毛骨悚然。
這是一部特殊的紀錄片,全程沒有編劇去計算轉折與高潮,卻讓人看得心驚膽跳,並在看完後心悸不止,這種衝擊勝過市面上你可以看到的大多數劇情片,不止是因為本片鉅細靡遺地透過一場火災後續的效應拉出一連串令人驚愕的腐敗,更是因為電影若隱若現的告訴我們那在攝影機可視範圍外的龐大黑暗,他們潛伏其中不知何時會扣下板機。
在羅馬尼亞一間名為「集體」(Collective,而這也是片名來源,相當諷刺的指出這是一起集體災難也是政治事件,而非簡單的偶發性意外)的俱樂部,台上的樂手憤怒的唱著控訴政府貪汙腐敗的歌曲,而台下的觀眾瘋狂的出聲應和並叫好,突然舞台迸發出火花,樂手跟觀眾看向不斷濺出的小火星,彷彿僅是演唱會上的小事件。
沒有人知道接下來這些小火星會將演唱會化成火場,而奔竄的人們將會因為出口過少,擠不出去,導致無法即時疏散而被大量嗆傷、燒傷,甚至被人們恐慌的踩踏奪去性命,到了最後連拍攝的鏡頭都在混亂之中斷訊,這時候已經不是拍攝者救不救的問題,而是拍攝者不知道還有沒有命的問題,強烈的臨場感向觀眾襲來。
這不是一場戲,卻是許多人生命中的最後一幕。
《一場大火之後》劇照
事後憤怒的羅馬尼亞人民向政府抗議,事前居然完全沒有對場地進行定期安檢,這場大火點燃了群眾對政府醞釀已久的不滿,而且越演越烈,上街聚集抗議的先是數千人,然後輕鬆超過萬人,最後甚至來到了數萬的人數,以致於羅馬尼亞總理維克托•蓬塔(Victor Ponta)辭職,甚至內閣重組,於是告別了長期統治羅馬尼亞的PSD(社會民主黨)──一個羅馬尼亞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全無黨籍純技術性官僚組成的內閣出現了。
但一切並沒有因此結束,相反地,熊熊地獄在火災後才正要開始。
《一場大火之後》劇照
160名存活下來的燒傷患者中,陸續有人死在醫院,死亡人數達到了27,而新上任的政府僅對此表達遺憾,一名記者卡塔林托隆坦(Catalin Tolontan)感覺到事有蹊蹺,難道至今仍然發生的一切不幸,都簡單歸因於那場不幸的大火?
於是他與他的團隊展開了調查,不查還好,一查調查出的結果他幾乎要昏倒。
原來醫院使用的消毒水早就被加水稀釋過了,這代表每次用上消毒水的清潔過程根本是擦心酸的,新政府的衛福部長被記者問得啞口無言,只能支支吾吾的帶過。
好不容易抓到了化學公司的老闆在消毒水偷工減料的證據,並讓大眾與官方注意到了這個遍佈全國各大醫院的弊案,老闆卻意外的開車撞死在路邊,官方甚至意圖引導觀眾他是因為媒體報導壓力過大;然而,實際上卻是有些人不希望這位知曉內情的老闆說出不該說的話,他的伴侶出面指出,依照他的個性他是不會自殺的。
那麼是誰在陰影之中不希望他亂說話?
《一場大火之後》劇照
電影正是這樣剝洋蔥似的,讓我們跟著記者托隆坦與他的團隊,從「為何被送入醫院的燒傷病患死亡率這麼高」這個問題出發,作為主幹,層層推進,並偶爾加入一些支線,比如片中一個被重度燒傷到失去頭髮與皮膚甚至手臂的女子泰蒂烏蘇雷努(Tedy Ursuleanu),如何慢慢復原並學習使用機械義肢,並讓攝影師捕捉她現在全新的身體;又或者是一名看著她,感嘆自己兒子被燒傷的更輕微,卻沒有如模特兒逃過死劫而是在醫院去世的父親,這些受事件波及的人們使得這件事的效應被更加完整的刻劃出來,在記者所勾勒出的國家危機之輪廓上,附上細膩的髮膚。
他與他團隊的調查,即將從表面的傷口向內探索,發現空洞且惡臭的蟲巢,有醫生向記者們爆料跟政府合作的醫院本身不只沒有燒傷處理科,在放置燒傷的病人處理也相當隨便。
「他們就這樣隨意將病人放在廁所附近,臉上還蓋上布,好像他們已經死了一樣。」
偷偷錄下寄送媒體,在電視上大家放送的,手機影像上病患傷口上蠕動的白點令人噁心也憤怒。
《一場大火之後》劇照
請特別注意本片的另一個一個主幹觀點的增加與轉移,如果說作為劇情片,觀點轉移與增加只需是編劇大手一揮即可完成,只要方便觀眾觀賞與入戲即可令人接受,但作為記錄真實事件的紀錄片,每次觀點的轉移都會有更明確的權力痕跡,也都是紀錄片觀眾需要更注意的變化,電影前頭的視角都由一名大膽的記者及其團隊提供,以各種事件次次打破我們的認知,消毒藥水是被稀釋到毫無消毒作用的、公務人員是懦弱到毫無糾錯作用的、醫院院長是貪婪到毫無管理作用的,我們順著電影一路看下去,從公務體系再到醫院制度以及幕後黑手,可以說千瘡百孔的從媒體出發來進行對政府以及與政府勾結的廠商的利益團體之揭露。
這完全符合電影所強調的「媒體應監督政府」。
但電影後來開始參入的,令人玩味地突然變成新政府的第二任衛福部長弗拉德(Vlad Voiculescu),這位時常面帶笑容的新部長成為電影後來的第二個主要視角,當時還沒有隸屬任何政黨的他(後來他在2018年加入羅馬尼亞的自由統一團結黨,Freedom,Unity and Solidarity Party,這是個中偏右較支持自由市場的黨,從片中看來弗拉德要求停止國內不專業醫院繼續接收燒傷病人並要提案引進外國醫生與經理人來管理醫院也符合該政黨的傾向)帶著理想,希望從內部整頓政府,重新獲得人民信任,在面對媒體不斷揭政府瘡疤的同時,他竟也發現接手的政府內部充滿問題,消失的預算,怠惰的部員,怯懦的官員,越是挖掘,越發現許多令人失望的事實。
當身邊的人都認為他們只是個過渡政府,而所謂政黨輪替也只是假象,因為與政府合作的廠商以及其中不作為的公務員並沒有隨著政務官替代而換血,而只是繼續延續下去時,問題依舊在那繁殖並醞釀著新的災難。
「回去維也納吧,你在維也納還比較有意義,這裡的人早就沒救了。」
父親如此告訴他,因為在一場大選之後,對當前新政府沒信心的人民,竟再度選擇國內老牌政黨PSD(社會民主黨),完全忽視羅馬並非一天造成,而政府機構內及其利益團體的弊案正是由於PSD長期執政造成的貪腐文化,整個政府變得擁腫不堪,正是需要大刀闊斧的時候,人民卻怯懦了。
《一場大火之後》劇照
一場大火燒出的不只是國家的問題,更是人心的黑暗。
這也導致每一次弗拉德夜間開車停在路上,電影突然陷入安靜時,我都會恐懼是否會有人衝出來朝他開一槍,因為電影不斷揭露著令人不安的事實,為求自保,即便是身為弗拉德盟友的官員也不敢出面具名指控幕後黑手,進而拒絕弗拉德的請求。
這種敘事手法也造成了本片看起來更像劇情片,因為在劇情片理的的英雄總是對抗著強大許多的黑暗,黑暗裡總傳來難以預期的挑戰,所以即便弗拉德自己也是所謂「官僚」的一員,但透過他的視角(此一視角與媒體由外往內剛好是相反的由內往外)他被塑造成一個與前頭記者對立但其實目標一致的孤獨騎士,記者們就像黑暗騎士蝙蝠俠,而他就像白銀騎士哈維丹特,他們都想讓羅馬尼亞更好但採取的手段不同,在片中他們雙方鮮有對話,然而透過導演的敘事,我們了解到,就像政府與企業內還有看不過去出來指證的好人一樣,羅馬尼亞並非沒有好人,而是缺乏信任,特別是當人們發現上一屆乃至新政府都滿口謊言時,要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就更加困難。
更甚者,為了防止落入未知的恐懼,人們有時更偏好選擇已知的風險,比如投票支持過去執政的政黨,即便該政黨給這個國家造成系統性的文化災難與創傷,但當人們害怕合作去設想與創造新生活新文化時,仍然會選擇擁抱舊生活舊文化,一路解謎的電影到了最後留給觀眾的是一種愴然與滄桑,然而卻並非絕望,如同現實生活裡後來PSD又再度經歷被輪替掉一樣,然而真正該被輪替的其實是人心,正是一種希望政府解決一切問題而非自立自強的心態滋長了政府的無能與擁腫。
對羅馬尼亞人而言《一場大火之後》不只是關於一場火災的後續紀錄,也是對於國家危機的一次揭露,而對台灣人而言,觀看本片竟也不免毛骨悚然,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所有的苟且都在為未來災禍做鋪陳,這不只是一場意外,而是一種文化造成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