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乒乓男孩》運動男孩的王道桌球路


雖然小演員努力演出,並且在乒乓球賽的營造上和球員心裡都很努力的展現趣味、刺激與衝突感,但還是有不少地方略顯尷尬,還有一個重點是作為真人電影的《乒乓男孩》「日本動畫」的感覺相當多。

少年漫畫風格,努力、友情、勝利!
運動賽事一直是讓人熱血的存在。如同世界奧運賽事,各國專注於選手的表現,日本的甲子園、台灣國際棒球賽,通常也會有一系列對於球員與賽季的酸甜苦辣的報導。

每個國家都有擅長的競技,例如韓國的射箭、日本的野球、南美的足球運動等,而台灣這幾年除了羽毛球雙打連兩金外,備受期待的還有關於乒乓球的世界賽事,讓人感受到它的刺激與技巧性。

台灣少數在棒球之外以桌球為主題的電影《乒乓男孩》有著非常日系動畫的風格,故事敘述兩名單親家庭的小學生,胡冠宇與黃軒,兩人從小就是好朋友與桌球隊友,卻在教練離開、家庭問題、和實力的強弱上逐漸有了心結。兩個十一歲的小孩被迫自己隨著桌球賽事和人生問題,一夜長大,並對彼此有著不再天真的想法,走上比賽球桌。



乒乓男孩》是什麼電影:

「想要擁有夢想,也得要有能力。」這是松本大洋的運動漫畫《乒乓》中,對於有天分和努力派的一語道破,有些事努力就可以得到,但不要覺得自己可以得到全部。如今有許多傳統的運動漫畫也越來越將運動賽事表現得更寫實,與有更多不同面向的表面。

覺得不行即便放棄也可以、我可以在自己想的時間點努力、這項運動不是人生的全部等,有各式各樣的敘述運動比賽的方式,運動比賽其實就是一項競技遊戲,而在遊戲之中一定有輸贏,但在輸贏之前,有更重要的是,你喜歡這項運動帶給你的樂趣嗎?

在台灣能站上國際的運動並不多,除了最近幾年揮別過去打假球陰影的棒球賽事外,羽毛球、拳擊和跆拳道,也逐漸被許多人所看見,甚至一般台灣很少人知道的球類運動「巧固球」,台灣一直以來長久佔據世界第一的位子。最近奧運會上除了性別花邊議題和雙打連霸之外,一直以來許多亞洲國家擅長的項目-乒乓球,也是台灣長期關注的球類競技,但比起棒球故事,乒乓球就跟許多運動一樣,在影視娛樂上鮮少有自己的獨立電影故事。



乒乓男孩》算是近年少數被拍攝的運動電影,在2017年時候,公視曾經有拍攝過電視電影《乒乓》,但故事的重心並不是乒乓球運動,而是台灣影視常見的凶殺案、與帶有靈異色彩的懸疑劇。而這次《乒乓男孩》則是單純的乒乓球運動員故事,以國小球隊男孩胡冠宇、黃軒兩位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故事為主,敘述他們在喜歡打乒乓球與友情之外,必續面對到的現實。

故事也以實力普普逐漸努力變強的胡冠宇為主,並與黃軒兩人在乒乓球之路上所遇到崎嶇點。

原本常膩在一起的胡冠宇與黃軒兩個朋友,因為家庭環境遭遇不同,各有各過不去的檻,而隨著原本的球隊教練離開,也加劇兩人看清他們實力的現實,還被不是球隊的天才乒乓少女打爆,讓胡冠宇對於自己的乒乓之路更缺乏信心。黃軒則面臨到母親希望他能成為體保生的壓力,在原學校與更好的體育學校之間掙扎,兩個小孩的壓力,也隨著賽事的接近而爆發。



乒乓男孩》分析與延伸:

比起較為熱門的棒球、足球,兵乓球這項運動並不多出現在影視,在2002年日本改編了松本大洋的經典漫畫作品《乒乓》,試圖拍出乒乓球競技上,天才與地才選手之間的球類較勁,將漫畫中敘述才能的殘酷,展現出努力想抓到些什麼的運動員心理和熱血,獲得14億當年不錯的票房成績。並在2015年改編成動畫,由動畫與分鏡都別具獨特風格的動畫導演-湯淺政明指導,而讓新的一代再次對於《乒乓》這部作品的經驗,也連帶過十年再次讓非運動圈的一般觀眾關注起這項運動。

在乒乓強國之中的中國,也在2023年拍攝出《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講述過去面對歐美弱小的中國乒乓球,靠著歸國的教練帶領中國選手在國際賽事上拿下好成績的故事。

這電影在中國本地的反響卻不好,除了觀眾覺得故事過於浮誇和頻頻誇耀中國運動強大性之外,更重要還是電影對於桌球的表現張力,並不到位,甚至有人對比在運動員內心、表現畫面與逆襲熱血程度,都遠不比2012年韓國的乒乓球電影《朝韓夢之隊》,除了講述南韓北韓球員共同合作贏得比賽,也刻劃運動員心裡。




台灣的乒乓球電影《乒乓男孩》,是在許多台影熟面孔之外,再次選用素人,這次還是以兒童演員為主,故在拍攝上有著頗高的難度。雖然有著專業演員擔當較需要複雜情感的角色,並且也讓台灣乒乓球國手參與演出,但整體來說《乒乓男孩》很吃幾位小演員的演技和戲劇張力。

這讓我想起《乒乓男孩》導演-洪伯豪,首部入圍金馬獎的短片《畢業旅行》,就是講述以小學女孩惠美因為家境之故想參加畢業旅行,卻無意間撿到了神秘的信封袋?可以看得出來小孩演員拍攝故事,導演並非新手,並且後續拍攝許多以家庭為主的故事,也很契合這次《乒乓男孩》其一關於家庭問題的劇情。

乒乓男孩》電影靈感來於桃園偏鄉小學「中埔國小」的真實故事,這所小學在資源缺乏下,透過台灣教練與孩子的獨立培訓,連續三年拿下總統盃桌球冠軍,擊敗各縣市名校。過去其實就有將這故事電影化的提案,但礙於過去桌球熱度不高,一直到近幾年台灣乒乓球在國際賽事各種出色的表現,才讓 《乒乓男孩》電影的計畫得以實現,而整體的故事劇本也從球隊抗戰,變成更著重孩子成長與彼此友情、親情摩擦,有著更多探討性的電影。




乒乓男孩》值得一看嗎:

少數以乒乓球為主題的運動電影《乒乓男孩》從演員演出、拍攝到劇情的規畫,雖然沒有太多瑕疵,但整體來說並不能太像是電影黑馬一樣,只能說是一部很完整的電影。雖然小演員努力演出,並且在乒乓球賽的營造上和球員心裡都很努力的展現趣味、刺激與衝突感,但還是有不少地方略顯尷尬,甚至很容易猜測到的情節安排,讓電影整體變得不太有期待感,甚至努力的將許多劇情回收的部分做的不太俐落,還有一個重點是作為真人電影的《乒乓男孩》「日本動畫」的感覺相當多。

可以說我在觀看這部電影時,從開始的早上主角胡冠宇與黃軒上學過程,每一個分鏡都可以讓我想到日本動漫畫的風格,一直到鏡頭往上帶上電影標題,整體不需要對日式動畫多有研究,都可以看出這樣的分鏡故事與安排。中間典型的運動衝突情節、家庭因素、轉變都是可以預料的。

而動漫畫感最強烈要屬最後主角最後一場對決,雖然有觀眾會喜歡這種誇張的對弈風格,但我覺得這場比賽反而過於煽情,並且在小學生彼此的情感部分,我覺得在最後帶的太少,比賽比完了,但內心成長的完整性卻少了點什麼。



但這些其實都是一些我認為可以在做得更好的劇情小細節,但動畫感十足是我看完這部《乒乓男孩》滿大的一個重點。

有著動畫的熱血感和故事性,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但《乒乓男孩》有些場面如同一些日本改編漫畫的真人電影一樣,放到真人電影裡會有點不協調,《乒乓男孩》明明不是改編ACG的實寫化電影,卻有所不協調感,這讓我感到困惑。但整題而言《乒乓男孩》電影的展現提到的未成年運動員問題,是值得讓如今台灣運動逐漸走向世界起步有個單純的思考。

關於回到運動競技和喜歡運動這件事,如同過去許多人面臨到的問題「當我的興趣變成工作,是否能保有喜歡它的初衷?」。過去的想法往往會變成二選一,但是如今在《乒乓男孩》中可以見到很早就得進入國際、成為國手的小運動員其實一直都在這兩邊掙扎。但在面臨比賽勝負的壓力時,仍然喜歡著這項運動,這是專業運動員從小摸索出來的本能,如同松本大洋的《乒乓》中所呈現的,喜歡這項運動不只帶來快樂與亢奮,它也同時帶來痛苦與壓力,如何平衡兩者,才有可能成為該項目的「專業」。《乒乓男孩》雖然是簡單努力勝利故事,但同時以另一個面向,許多運動員在自己的運動生涯中,可能無形中被迫在勝負間提早長大。

本期焦點-【v.991】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