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24坎城影展特別報導(三):得獎結果分析(下)——那些閃耀的女性


《Emilia Perez》一口氣拿下了評審團獎和最佳女演員獎,後者由片中四位主要女演員共同獲得,不僅巧妙融合黑幫犯罪和LGBTQ主題,甚至還以歌舞片形式呈現,在各種類型之間游刃有餘,展現不凡導演功力。劇情層層轉折,毫無冷場。

賈克歐狄亞的《Emilia Perez》則是一口氣拿下了評審團獎和最佳女演員獎,後者由片中四位主要女演員共同獲得,分別是柔伊莎達娜(Zoe Saldaña)、賽琳娜戈梅茲(Selena Gomez)、卡拉蘇菲亞賈斯康(Karla Sofía Gascón)、安德里亞娜佩茲(Adriana Paz),飾演Emilia Perez的卡拉蘇菲亞賈斯康更是史上首位獲得此獎的跨性別女演員。這是賈克歐狄亞的首部西班牙語電影,不僅巧妙融合黑幫犯罪和LGBTQ主題,甚至還以歌舞片形式呈現,在各種類型之間游刃有餘,展現不凡導演功力。劇情層層轉折,毫無冷場,描述一名幹練的女律師接到毒梟老大的不尋常要求,想請她幫他完成變性的夢想,原以為任務完成就可以帶著豐厚報酬遠走高飛的她,沒想到數年後又與獲得新生的「她」重逢,並且再次請求律師幫助,希望能以「姑姑」的身分,重新出現在她的孩子們面前……。變性與犯罪混搭、道德與救贖交織,錯綜複雜、繽紛燦爛宛如受到阿莫多瓦電影的灌溉,再生長出自己的美麗模樣。首映過後旋即被Netflix以高價購入英美地區的版權。

最佳男演員今年狀態也是混沌不明,始終未有眾人一致看好的角色。僅有班維蕭在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Kirill Serebrennikov)的《Limonov: The Ballad》中,飾演俄國作家/詩人/政治領袖李莫諾夫,從年輕時的狂野不羈一路蛻變為激進左派份子,演技橫跨半個世紀。還有《The Apprentice》中,「酷寒戰士」賽巴斯汀史坦(Sebastian Stan)飾演年輕時期的川普,不論是在扮相,或是剛起步年輕有為的模樣、到後來被金錢與權力腐化的嘴臉,都相當惟妙惟肖。他們分別在這兩部人物傳記電影中戲份吃重、獨撐全場,然而因為電影本身較無突出之處,最後都無緣影帝,而是頒給了《Kinds of Kindness》的傑西普萊蒙(Jesse Plemons),他在尤格藍西莫這部三段式的怪奇故事中,分別飾演被老闆交辦詭異任務的經理、與妻子久別重逢卻覺得妻子不是本人的警察、忠誠侍奉邪教教主的信徒,展現了神經質、脆弱、冷酷、病態等多變演技。尤格藍西莫在《真寵》、《可憐的東西》等大製作後,端出了《Kinds of Kindness》這個小菜拼盤,回歸早期極致冷冽怪誕的風格,荒唐幽默中充滿尖銳諷刺與暗黑人性,三段故事雖無直接關聯,卻啟用同一批演員飾演不同角色,華麗卡司包括艾瑪史東、威廉達佛、周洪、喬艾文、瑪格麗特庫利等人。有影評甚至說:這是一齣古怪的黑色喜劇,殘忍地讓人難以忍受。


最佳導演頒給了《Grand Tour》的葡萄牙導演米格爾戈麥斯,他以獨特手法展現導演格局,影片跟隨著一名英國官員,為了逃避與未婚妻見面,他展開了漫長旅程,從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到日本,最後沿著中國長江而上。第二部分則切換到未婚妻的視角,她一路尾隨逃婚的未婚夫,以其觀點重現當地見聞,更在途中遇上了熱烈追求她的富有男子。前半段以紀實影像搭配口述旁白,宛如一部亞洲壯遊的紀錄片;後半段幾乎都在棚內拍攝,以戲劇演繹女子追尋愛情的旅程,兩者奇妙地交織,碰撞出神祕且難以捉摸的魅力。《Grand Tour》並不是一部容易觀看的電影(在疲憊的坎城行程中催眠了不少觀眾),但是米格爾戈麥斯不斷以創新手法探索電影美學、敘事、聲音、形式的無限可能,絕對值得一座最佳導演獎。


最佳劇本由柯洛里法吉特的《The Substance》獲得。大衛柯能堡同樣入選競賽的《The Shrouds》這回有些失手,反而是這部繼承其肉體恐怖的類型片,在放映後立刻引起熱議,亦在深夜的媒體試片場讓記者們都沸騰,不停驚叫大笑、鼓掌叫好!瘋狂獵奇的劇情、恣意噴灑的血漿,讓大家直呼這片應當入選午夜單元,而片中反映社會大眾看待女性身體的方式,加上風格化的製作與美學、演員出色的表現,格局的確值得上升到正式競賽的等級。黛咪摩爾飾演因為年紀逐漸過氣的女明星,眼看主持的節目即將被撤換,她偶然收到一則神祕的訊息,聲稱透過一種創新的DNA技術,讓她能夠分離出一個全新的、青春美貌的自己,過著她想要的生活,只是沒想到,這個技術也會帶來失控的副作用。黛咪摩爾大膽演出尺度無極限,從年老色衰到完全走鐘,驚人程度保證超乎想像,與瑪格麗特庫利的互為「婊」裡、王不見王的鬥法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女性導演執導關於身體變異的電影,首映過後便被與《》相提並論,雖未如其一舉奪下金棕櫚,最佳劇本也是實至名歸,且相較於《》,本片的娛樂性可說是滿點!


以葛莉塔潔薇為首、女性比例較高的評審團,毫不意外地把眾多獎項頒給了以女性為主體的電影。《Anora》以女性性工作者為主角,希望消弭對她們的偏見,《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創下印度女導演獲獎的紀錄,《Emilia Perez》以通俗劇呈現性別自主的可能性,乃至《The Substance》以類型片反思對女性身體的剝削,《一念菩提》更是出發自伊朗女性反對強制佩戴頭巾的示威運動。其實,關注女性、性別與人權的影片,在今年的影展也大量出現並受到矚目,不只是女性創作者,更多關於女性、關於不平權的故事能夠被世界看見,也是影展所能展現的強大力量。

其他獎項部分,金攝影機獎由一種注目單元的《Armand》奪得,講述兩個六歲孩子的母親之間的鬥爭,挪威導演Halfdan Ullmann Tøndel是柏格曼和麗芙鄔曼的孫子,顯然繼承了家族對於電影的天份。而通常僅有一名得主的金攝影機獎,今年罕見地多頒發了特別提及給曾威量與尹又巧聯合執導的《白衣蒼狗》,顯見評審們對於這部影片的高度評價,或許也與今年的評審是雙主席制有關(非裔比利時導演Baloji和法國演員艾曼紐琵雅)。札維耶多藍領軍的一種注目單元,則把大獎頒給了管虎執導、彭于晏主演的《狗陣》。影評人週由華裔新銳導演曾佩裕執導,李康生、吳可熙主演的《藍色太陽宮》(Blue Sun Palace)獲得French Touch評審團獎,台法合製的沉浸式作品《黑》也拿下了該單元的大獎。華語電影在今年的坎城成績不俗,留待下一篇會有更詳盡的介紹。

作者:Emma Chen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970】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