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人》別忘記往生的人,也別忘記還在身邊的人
《送葬人》有些主題,多半圍繞著生死,從送葬人的家庭來看全村,會看到人都難免一死,但真的遇到發生在親近的人身上時會是全然不同的感受。或許就是因為想要玩點惡搞風格,讓觀眾不太能認真,可是惡搞的接收程度非常個人化。
一言以蔽之:沒特別連結看起來就還好而已。
《送葬人》並不是恐怖片,雖然介紹寫說它是恐怖爆笑催淚的票房黑馬,但我必須要坦白說,我是個和泰國文化沒特別連結的普通商業片觀眾,我看《送葬人》並不會覺得有什麼驚艷到的地方,恐怖是真的不恐怖,爆笑也只是幾個小笑點,催淚是那種生離死別橋段本來就好哭的並沒有特別因為什麼劇情的堆疊而讓人痛到心裡。但它也不會不好看,只是在眾多的電影當中我不太能夠感受到它的突出之處,還可以看,當小品看就好,別把期待放在會讓人瘋傳的神片。(網路上有文章有提到它的票房在泰國如此驚人的可能原因,有興趣可以去搜尋看看。)
《送葬人》是一系列電影中的一部,我並沒有看過其他幾部,對角色並沒有認識,所以就是單純看這一部電影的故事。其實官方的劇情介紹只是整部電影中的一部分,並不是馬上就把一個繼承家業的兒子和一個想找已故前女友的人綁在一起去接下送葬工作,這只是整個故事中的一部分而已,很容易誤解。整個故事說真的,有點像連續劇,不太有明確的重點,就是個村落中大家的生活,一下講這家一下講那家,大家也多半彼此認識,演到某個時候,就有上述的接下送葬工作發生,但完全不像商業娛樂片就是盡快進入這個情境然後在這個情境中搞笑或搞溫韾。或許不是我個人習慣的電影模式,《送葬人》看到結束都覺得不太像是在看一部電影(像很長的劇中間拉出來的一段似的)。
片中每個人物的刻劃都很生活,可是因為電影調性上不是那麼認真,所以不太會覺得有真感情,尤其是想見前女友的前男友,就是一直在愛得死去活來的狀態,但觀眾無法感受幹嘛這樣,所以會有旁觀而無法投入情緒的感覺;很多轉折的部分也簡單了,或許就是因為想要玩點惡搞風格,讓觀眾不太能認真,可是惡搞的接收程度非常個人化,我就接收不太到,又認真不了,到後來的感人橋段,也頂多是因為當下的情境而受到一點感染(當一個人要離開了,另一個人拼命想救,或是事後的不捨,那樣的情境,不論前面的舖陳如何,都多少還是會讓人有點鼻酸的吧)。
的確《送葬人》也有些主題,多半圍繞著生死,從送葬人的家庭來看全村,會看到需要儀式慰藉的家屬,會看到放不了手的人,也會看到人都難免一死,但真的遇到發生在親近的人身上時會是全然不同的感受。片中也有些小小的生死觀、人生觀,可是都沒有很強調,就是過程中的一筆。或許可以說,我的感覺是全片有很多生活大小事,步調也不會悶,甚至我的注意力都能一直維持,所以也真的不差,只是抓不到重點,才會有看連續劇的感覺,沒有像電影的模式,當然這可能是個人先入為主的設定。
我並不覺得《送葬人》在台灣會是吸引大家休閒娛樂殺時間的選擇,除非對泰式惡搞特別有興趣,不然風格上沒有那麼容易融入,和我們平時院線看習慣的電影形式也不太相同,若說要抱著去看看泰國鄉村地方的生活以及對死者的處理方式等等,這理由好像又太嚴肅了。是可以把對它的期待放在異國小品,輕鬆看看,可以看到些泰國文化的東西,看的過程也是愉快,這樣還OK;別期待成類似好萊塢商業強片或劇情讓人吃驚的神片,這樣就會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