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劇評-《怒嗆人生》:一切都會消失,一切都不會留下,我們都是那隻吃著自己尾巴的蛇


在前面的快節奏裡,也許我們都在享受你來我往的報復樂趣、或者欣賞劇中每個個性鮮明的角色互動,但當我們靜下來開始看著兩人的過去時,會發現眼前的快樂只是假象,過往的惡夢仍像掐著脖子的雙手,主角還在逐步窒息當中。

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很久沒看過那麼精彩的影集了...《怒嗆人生》是Netflix的上乘之作。

不用上述的方式開場,我怕大家在《模仿犯》搶盡台灣影劇新聞焦點的時候會忘記《怒嗆人生》這部紮紮實實的影集...紮實在劇情的峰迴路轉、主要演員的演技、故事背後的深遠意涵和完整交代又不拖泥帶水的10集篇幅...

怒嗆人生》影集預告

怒嗆人生》是真實人生的荒唐版本


本劇起源於一段路怒事故,兩個遭遇不順的駕駛在不對的時刻彼此槓上,開啟了沒完沒了的孽緣。

怒嗆人生》厲害在於這個看似每日日常的開頭,竟然演變成無可挽回、天崩地裂的人生之旅,筆者在觀看完全劇10集的時候,不免好奇若有人只看了第一集和最後,會想像得出來中間的峰迴路轉嗎?而這個想法同時也引出了觀看每一集的另一個想法:

每個決定都看似合理,但連鎖反應的結果卻是荒唐。


怒嗆人生》中的丹尼跟愛美,就像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一般,總有不順的時候、總有想要對著路人發飆、對著家人發脾氣的時候...但好險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沒有演變成無可挽救的大災難,但...真的沒有嗎?本劇讓我不禁審視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那些發生在記憶裡的成長痛楚,真的沒有變成嚇人的東西嗎?還是我們何其幸運沒有在一個衰日子上增加了太多起環環相連的壞事,所以安安穩穩地過完了呢?對於尚未看過本劇的人,也許會覺得以上這段文字有些摸不著頭緒,可若你也剛追完《怒嗆人生》應該可以理解我想說的是什麼:

怒嗆人生》是隱藏在我們心中的憤怒、孤獨、跟想要被看見的蠢動


我很喜歡本劇的切入角度:兩個主角的觀點。分別是史蒂芬連主演的丹尼,以及黃阿麗飾演的愛美。這兩個人分別代表著必須要捲起袖子做事的藍領(丹尼的角色是承包商)和家境優渥的中小企業企業家(愛美本身是一間植物銷售生意的老闆,且有機會被富豪併購),本以為南轅北轍的兩個階級、兩種生活,實則卻有著相同的個性、相同的憤怒,這種憤怒來自於對現實、周遭的不滿,對家庭以及親情的不安全感...

故事不斷地演變,導演李成真就將兩人的背景挖得越深。本片用喜劇的基調包裝,卻不會讓觀眾有太多開心的感覺,因為劇中的角色就好像我們,也許我們從中獲得的娛樂是慶幸「好險我沒那麼糟」,但我們都過著不太差的日子、有著其實還算愛你但你卻不甚滿意的朋友或家人、想著不遠的未來該如何更好、又煩惱著當下的瑣事什麼時候有完結的一天...



這樣的我們,在完美的假象裡過著憤世忌俗的人生,這也是本劇在開始不久之後就給人有一個巨大的「反差」,儘管兩個人在駕駛座上幾乎要致對方於死地的憤怒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大家眼中的好好先生、沈穩太太...他們看似過分努力的活著,卻又好像在面對所求之事前卻步,不斷死守著自己那套根深蒂固的生活哲學,封閉自己、將每個人排除在外,但又需要關注,希望自己在家人、在朋友、在這個世界裡變得重要。

事實上,本劇並沒有真的說了那麼多的東西,這些體會都是劇中的轉折、角色的決定中陸續洩漏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怒嗆人生》的10集不拖泥帶水,因為它的節奏快,卻不總是快,像許多劇一般,它也有不少閃回主角童年或記憶的畫面,卻出現在一個最恰當且能推動劇情的時間點。

怒嗆人生》的節奏有4:快、慢、飛快、極慢


始於如飛車追逐的路怒事件,這個節奏是快。然而,故事中間卻將焦點往丹尼跟愛美身邊的朋友家人上,好似支線任務在持續堆砌,這時是「慢」。故事到了第七集時,我們以為所有的煩惱都告一段落時,第七、第八集之間,《怒嗆人生》似乎變得極慢...因為這時,導演將觀眾的視角一起拉回兩位主角的好久之前...這晃晃悠悠的回憶、現在穿插,一路走到第九集的「引爆點」、以及第十集的自我探索,最後是飛快的帶著觀眾穿梭第一集到第十集之間,最後迎來感人的結局。

為什麼筆者特別喜歡它的節奏?原因是當觀眾都以為路怒事件的兩人找到了自己幸福的方程式,過著如童話故事一般的生活之時...我們忘記了那個埋在潛意識裡的事情(這裡很有趣的是,影集用一個土壤的畫面、似乎暗示著某種深埋的東西正要破土而出),這分別是哪些事呢?



如果站在「現實面」的角度來看的話,愛美有著一段外遇等著被揭露、丹尼則壓抑著背叛自己堂哥的真相尚未公開。若站在「抽象層面」,主角們得到了想要的物質生活,有著看似完美的當下,卻似乎忘了水面下90%的冰山,這座冰山是塑造成今日我們的「家庭背景和文化」。

我很感謝導演在中後段的突然慢下來,讓觀眾有機會去思考路怒症背後的「心理問題」,在前面的快節奏裡,也許我們都在享受你來我往的報復樂趣、或者欣賞劇中每個個性鮮明的角色互動,但當我們靜下來開始看著兩人的過去時,會發現眼前的快樂只是假象,過往的惡夢仍像掐著脖子的雙手,主角還在逐步窒息當中...此時,我們看見丹尼成年前後始終離不開自己的弟弟並且總是無法融入白人社會的惡夢。也看見愛美家庭中不願意透露心事、討論感情問題的罪惡深淵。有趣的是,當我們看見長大後的兩人:

弟弟保羅對哥哥丹尼的不屑、愛美女兒同樣陷入對母親的不信任情緒之中...不難看出上一代的創傷似乎也會複製並傳遞到下一代身上。不過,這些「突然開始探討」的過往也沒有讓劇情放慢腳步太久,故事轉折極快,到了全劇的引爆點之後,突然又用了一集的篇幅(最後一集),又回到慢腳步去回顧兩個主要角色的一生,本來我還很懼怕看似如夢似幻的情況其實是導演不知道該怎麼收尾時所下的結局,但卻如大夢初醒一樣,收尾在最感動的一瞬間。

怒嗆人生》就好像《美國心玫瑰情》但主角換成了亞洲人


本劇的製作是大名鼎鼎的A24,有名在近期的奧斯卡大贏家《媽的多重宇宙》、以及讓布蘭登費雪重返螢光幕且順利摘金的《我的鯨魚老爸》都是出自於他們之手。然而,這兩部我都沒看過,自然也難以著墨。不過,《怒嗆人生》確實展現出屬於自己、甚至屬於這個世代的獨特個性。



在觀看本劇後閱讀了部分報導,導演並不想要打「種族牌」而是想要拍出一個以亞洲人為主角的電影,實際上觀看時也不難發現,劇中的「亞洲人」其實根本不代表什麼,他們遇到的困境幾乎是所有新住民或者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們可能、或將面臨的問題。不只是物質、精神上的不滿,還有一切粉飾太平隱而不言的痛苦,這好像我在看《美國心玫瑰情》時的感覺,凱文史貝西所飾演的角色儘管壓抑,卻在這股難受中匍匐前進,反倒是片中他無時無刻都保持樂觀的太太,才是那個拒絕面對的逃避角色...這種無能為力的窒息感與本劇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美國心玫瑰情》講的是中年危機的大叔如何找回自信,而《怒嗆人生》則是看兩個追求夢想的成年人如何才能找到平靜...

如果說本劇真的有什麼「種族相關」的感覺,大概就是面對家庭與自身情緒時,亞洲人的直覺反應與西方人略有不同吧!丹尼從小被欺負時的忍氣吞聲,愛美在旁人眼中總是溫柔平靜...比起直接反抗的西方社會,我們的問題更加隱蔽、面對衝突更會旁敲側擊,這也使得本劇開頭的「怒嗆」成了東方溫吞個性下的巨大反差,在看不見彼此的情況下、在毫無顧忌跟理智斷線的同時,原來我們是那麼的憤怒跟不願妥協?



而在丹尼不斷地講著弟弟保羅的「生涯規劃」又或者是愛美一心想要女兒「不要像自己」時,我們也無意間看見了從小父母灌輸的觀念怎麼去洗腦我們的生活和決定,當然,這樣的心靈影響放諸四海皆準,但我們卻在本劇看見了「亞洲典型父母」帶給下一代的衝擊,本劇有一段不時被丹尼提起的話很有意思:

西方心理諮商無法解決東方的心理問題。

這話看起來既像無腦抱怨,又看似合理。照理說,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諮商師不是應該就能導引出主角們內心的創傷並復原嗎?但西方人真的懂亞洲人背負著父母給的心理壓力到西方打拼的心情嗎?我認爲這一切都是藉口,是逃避面對自己的藉口,這也使得《怒嗆人生》為什麼在完整10集看完後會在我心中封神,因為撇除外在的煩惱(路怒、生活)、撇除上一代的期望(賺錢買房、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最終最終,主角遇到的問題還是「自己」,而本劇的最後一集,正是透過兩個角色合而為一,用同一張口發生,與自我和解,邁向結局。

史蒂芬連與黃阿麗完美呈現的《怒嗆人生


史蒂芬連過去的作品中,我看過的僅有《陰屍路》(還只看了前三季,後面據說他痛苦的領便當了),以及也算是近幾年的作品《不!》(《逃出絕命鎮》、《我們》的導演喬登皮爾斯所執導的科幻驚悚片),也因為對這個演員了解不深,才會被深深打動。史蒂芬連在《怒嗆人生》裡的演技絕對值得獲獎,那場在教堂裡無聲哭泣的戲,道盡了小人物的悲哀。



黃阿麗則是另一位高明的選角,儘管認識不深,卻能從她的演技裡看見「喜怒不形於色」的神情下、悲喜之間的轉換,本身是一名脫口秀演員,全劇卻讓人有種專業演戲科班出生的感覺,我對黃阿麗以喜劇外皮包裝的「中大尺度」的演出讚賞不已,因為《怒嗆人生》要是找一位典型的美女來扮演愛美,本劇反倒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張力。

本劇透過兩人細膩演技的穿針引線,終於在最後一集點出了最大的問題:自己。

其實不難看出故事演變時兩位角色身邊每一個人對他們的評論,丹尼的弟弟保羅覺得愛美就像自己的哥哥、愛美的老公則當著丹尼的面說:「你一定會跟我的老婆很合拍。」而這兩個人卻總是針鋒相對,從來沒想過和解,直到最後,毒苺果下肚以後,兩人的身份開始混淆,幻覺使丹尼變成愛美、愛美也變成丹尼時,衝突但荒妙的自言自語、從彼此的眼睛看見自己,原來,一切的不快樂都始於自己,所有的不幸都只是找藉口開脫,要解決環環相扣、甚至創傷的世代循環的根本之道,是和自己和解,此時,兩人身邊的土地原來正是後面幾集鋪排時的土壤畫面,我感覺,這時「破土而出的罪惡感」變成了另一種東西:

它成了事物的根本,是自我生成的起源,是一切煩惱憤怒的根源,在經歷了那麼多事情之後,才被作者、被觀眾們看見。踏破鐵鞋無覓處的青鳥(或者是烏鴉...畢竟本劇中出現的鳥是烏鴉)原來一直深藏在心中,巨大的改變始於微不足道的開端。

而這一切,竟然只是始於一件路怒事件。

作者:ERiC 【姓艾的瑞克】

本期焦點-【v.912】 2023/04/25

其他新鮮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