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摯友離世的山林,《雪水消融的季節》透過說故事與人們有所聯繫
導演羅苡珊分享道,這部片是自己的首部長片作品,從最初單純想紀錄下眼前的生活,到規劃拍攝、踏上尼泊爾旅程,最後終於成片,總共歷經七年的時間;在這七年裡,拍攝計畫與創作心境經歷了許多轉變,是在無數的抉擇、取捨後,才慢慢成為一部可以與觀眾分享的故事。
導演羅苡珊分享道,這部片是自己的首部長片作品,從最初單純想紀錄下眼前的生活,到規劃拍攝、踏上尼泊爾旅程,最後終於成片,總共歷經七年的時間;在這七年裡,拍攝計畫與創作心境經歷了許多轉變,是在無數的抉擇、取捨後,才慢慢成為一部可以與觀眾分享的故事。
關於《雪水消融的季節》的拍攝初衷,導演羅苡珊認為是「出於一份直視死亡的渴望」。他也分享道,在宸君過世之後,光是按下錄影鍵以及停止錄影這兩個簡單的動作,就帶給他極大的安慰與撫慰:「因為相機就好像是另一個超越於我的存在,替我見證了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裡,那些被遺忘、被忽略的瑣碎片段。」然而,在創作這部片的七年時間裡,導演更發現電影遠遠不只是如此:「我遇到活生生的人們,受到他們無私的幫助;我也走進充滿生命力、萬事萬物相互依存的山裡,看見過去從未見過的景色。原本為了直視死亡而走進的電影世界,最終帶領我感受到生命、感受到連結、感受到愛。」
本片以非傳統的敘事手法,在導演的日常生活中交織著逝者留下的真摯信件、倖存者輕盈卻複雜的笑容,以及悲劇發生前的照片及影片。這些不同質地的影像,也如同創傷的本質,紛雜無序,卻真實地縈繞導演內心。對於本片的呈現手法,導演羅苡珊特別提及聲音設計對情感氛圍營造的重要性:「這部片的聲音設計是由來自法國、定居台灣多年的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創作的,長期投入野地錄音的他,以聲響替這部片增添了更豐富的向度。而在思索影片的聲音與音樂時,我們希望是以野地的音景為主,再以此為基底進行變奏。比如森林或雪地的聲音,一開始先有現實、具體的環境音,再慢慢轉化為較為內心、抽象的氛圍。」
距離《雪水消融的季節》上映倒數一個月,當被問及希望作品為觀眾帶來什麼樣的體驗與意涵,導演羅苡珊如此表示:「我們正身處一個不斷經歷各種失去的時代,失去的形式不一定是死亡,而失去的對象也不一定是摯愛之人——也可能是一段關係、一個物件、一片地景。作為被留下的生者,如何應對喪失的殘缺不全之感,以及自己仍身處珍愛之物已然消逝的世界上的此一事實?《雪水消融的季節》的創作便是出於這份強烈的困惑。
這份困惑促使我將自己的肉身拋入摯友離世的山林、逼近死亡事件的現場、試探那條被劃定出來的生死界線;而這些逼視死亡與破碎記憶的行動,為的並非重述死亡事件當中的恐懼與孤絕,而是尋求一種重新聯繫的方式——不僅是與我已逝的摯友聯繫,也是透過說故事,與所有觀者、此時此刻仍活著的人們有所聯繫。」
相關新聞
- 《雪水消融的季節》平實理解看待山中的死亡 (2024/09/25)
- 《雪水消融的季節》入選瑞士真實影展、韓國全州影展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