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力量持續前進
那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在三十年後的今天再重新檢視「台灣新電影」所帶給我們的滋養、薰陶、影響和啟發

「我們一直是靠這樣的志氣,活得抬頭挺胸理直氣壯的,不是嗎?」 小野說。從過去到未來,從在地到國際,《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在三十年後的今天再重新檢視「台灣新電影」所帶給我們的滋養、薰陶、影響和啟發,除了電影美學本身的刺激與發展,更多的是在所謂台灣精神的認同與追尋,隨著更多本土議題與運動的迸發:反核四、反服貿、太陽花學運,我們看見民間與新世代力量的崛起,彷彿三十年前從文學論戰、民歌自覺、到新電影的勃發,時代在歷史的土壤與滋養上推進,「台灣新電影」所標示的,不只是那個時代的影像革命,或許更重要的,在於對台灣與自我的認同自覺。三十年過去了,究竟有什麼還存留?有什麼是現下的我們值得重新思考驗證的?在眾人忘卻歷史只往前看的此時,藉由電影的追訪思索,希望能從時代的經緯脈絡中,真正找到面對這全球化世界的瞬息萬變的立基點,找到屬於台灣的志氣與根源。
(本新聞由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本日焦點-2015/03/03
其他新鮮事兒

《維多莉亞》奪柏林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 (3/3)

只有豬哥亮能夠超越豬哥亮 (3/2)

《親愛的》趙薇從全民女神變素顏農婦 (3/2)

《大囍臨門》票房開紅盤 流血都值得 (3/3)

《我的Mr. Right》演員福星高照 (3/3)

《光影桂冠》一次網羅奧斯卡金像獎等鉅片 (3/5)

金馬奇幻全新單元「大銀幕,首發!」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