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夜巡林布蘭 The Nightwatching

延伸閱讀

關於導演:彼得格林納威

1942年出生在英國威爾斯新港,在他迷離誘人的鏡頭下,以一種異於常人邏輯的方式“說故事”,加上迷戀數字、符號、光線、藝術、建築、景觀、構圖、女體、性愛的歡愉和死亡的痛苦,被公認為當代最受爭議的導演之一

格林納威在很年輕的時候先是立志成為畫家,後來才漸漸開始接觸歐洲電影,16歲那年看了瑞典導演伯格曼(Bergman)的《第七封印》,從此立志成為導演。之後又受法國新浪潮導演影響,例如高達(Godard)和雷奈(Resnais)常使用的“推軌鏡頭”(Long Tracking Shots)攝影技巧,就常出現在格林納威的電影裡。

格林納威於1962年進入沃森斯道藝術學院(Walthamstow College of Art)就讀,花了三年的時間接受壁畫的訓練,並在此時期拍了第一部短片《情感之死》(Death of Sentiment),內容關於殯葬習俗以及墓碑上的彫刻,場景設在倫敦的四座大墓園中。1965年他加入英國新聞局(Central Office of Information)工作,往後15年間拍攝了一系列實驗性電影,包括混合“具象音樂”與滑鐵盧車站最後一台蒸汽火車影像的《火車》(Train),以及在數字和剪接結構上面玩花樣的《重製垂直面》(Vertical Features Remake),這些珍貴的畫面曾在2000年的台北金馬影展中作特別放映。

1980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長片《崩潰》(The Falls),本片長達3個多小時,為格林納威92部未完成作品之集大成,以“仿紀錄片”的形式訴說這個世界終結的92種方式,超現實的表現手法雖古怪卻讓他受到注目。自1982年《繪圖師的合約》開始,彼得格林納威樹立了無人能出其右的謎樣情色風格,隨後又拍攝關於John Cage和Philip Glass等四位知名美國現代作曲家的紀錄片《四個美國音樂家》。

本身既是畫家也是導演的彼得格林納威,由於對藝術深刻的修養,作品裡常引用大量繪畫技巧,尤其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對彼得格林納威影響特別大,例如“明暗技法”的表現方式,其中又以法蘭德斯畫派為最。《夜巡林布蘭》並非格林納威第一次執導和荷蘭畫家有關的作品,早在1985年《一加二的故事》中,就從十七世紀另一位荷蘭畫家維米爾(Vermeer)的畫作中擷取靈感。

格林納威獨特的敘事技巧並非任何人都能接受,1993年拍攝《魔法聖嬰》時,就被批評在敘事上有“連貫性”的錯誤,但是格林納威很有個性地回答:「如果什麼事都連貫那就太無聊了。」他又說:「如果想要說故事的話,當作家就好了,何必拍電影?」再度證明格林納威並不熱衷於線性的敘事方式。

彼得格林納威在台灣最為人所知的電影,就是有華裔女星鄔君梅參與演出的《枕邊書》和網羅各國知名女星關於男性性幻想的《八又二分之一女人》,兩部片皆瀰漫濃濃東方情調,詭譎又情慾氤氳,其中《枕邊書》不但獲得加泰隆尼亞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更讓格林納威獲得西雅圖國際影展的最佳導演獎。

格林納威其他電影作品還包括充滿古羅馬城建築之美的《建築師之腹》;改編自莎士比亞《暴風雨》劇本的《魔法師的寶典》;獲得坎城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的《淹死老公》;贏得加泰隆尼亞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的《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改編自格林納威歌劇作品的《音樂家之死》;和連續在台北金馬影展放映三年,實驗性極強又耐人尋味的《塔斯魯波的手提箱》三部曲。

除了電影之外,彼得格林納威也出版多本著作,包括一系列的電影書以及藝術史籍。其中「100 Allegories to Represent the World」,用100幅電腦後製編輯的人體攝影搭著短文,構成現代版的希臘羅馬神話,一種格林納威式的”自我指涉”神話體系。另外還有描述諾亞方舟故事的抽象畫集,以及分析林布蘭「夜巡」畫中每一個角色與謀殺始末關係的同名書。

格林納威在1999年與妻子離異後離開威爾斯定居荷蘭,現今雖已60多歲,卻不斷在嘗試各種新的藝術創作媒材。2005年6月,在視覺音樂組織noTV於阿姆斯特丹一間ART CLUB-CLUB 11所舉辦的CNCDNC視覺藝術晚會中,格林納威獻出了他的VJ處女秀,他運用荷蘭當地投影技術公司BeamSystem特別為他量身打造的超大型電漿觸控螢幕與多螢幕輸出播放系統,將92個《塔斯魯波的故事》投射在12個螢幕上,並配合由DJ Serge Dodwell(又名Radar)負責的音樂部份,把各個畫面混合在一起,結果大受歡迎,於是決定與noTV合作,舉辦世界巡迴表演,行程遍及西班牙塞維爾、法國、巴西等地。

2006年為了紀念林布蘭400歲冥誕,格林納威替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策劃了一場展覽,將藝術史上最重要畫作之一的《夜巡》做新的詮釋,同時希望解開畫中四個世紀以來的謎。他運用燈光、音效、移動影像等科技,讓畫中的31位人物都活了起來,也將博物館的參觀者轉換成為劇場的觀眾,配合同樣主題的書與電影,構成《夜巡林布蘭》的大型計畫。

◎導演彼得葛林納威談《夜巡》
在1642年完成的《夜巡》畫作中,可以看見忙亂的三十四個人在一場有組織的混戰中,很明顯地要做槍械演習,可是在畫作的前半部有個穿著整齊軍服的少年。他的臉被擋住了,所以無法辨識他的身份,但是他在開槍射擊,這就像在尖峰時刻對皮卡迪利車站(Piccadilly station)開槍一樣,是件極度愚蠢的事。這樣的舉動一定其來有因,而我拍攝這部片的動機就在於想要解釋這件事。有人開槍,企圖為何,子彈射中了誰,歷史學家說這幅畫裡有五十一個謎團,而我敢大膽地說我的理論可以解開所有的疑惑。這有點像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

我們的設想這幅畫就像一項指控,指控那些富豪,那些超級有錢的財閥;1640年代12個在阿姆斯特丹呼風喚雨的家族。 在這個陰謀裡,每個人都想再往上爬,而我認為在荷蘭社會的權力中心存在著暴力行為,所以才有畫中的槍擊。

164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是個發展中的城市。當時剛結束了與西班牙的長期戰爭,就像現在的俄羅斯,所有的人都迅速致富,沒什麼人追究原因,賄賂和高壓政治屢見不鮮,阿姆斯特丹當時一定受那12個家族的統治,但是沒有持續很長的時間,最後猶太保守政權掌權,阿姆斯特丹開始有更好的警力配置,因此,我認為林布蘭指控的那些行為在三十年後是不可能發生的。

在1600-1650這約兩個世代的時間,阿姆斯特丹的確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富裕、有權、資源豐富、有舊世界的龐大資金交易,新世界也逐漸被開發。 荷蘭人不太提起這件事,但是當時阿姆斯特丹中心有個叫做Dam的有名廣場,每天都在販賣黑奴,這樣的販奴交易行為持續了至少八十年。

    相關延伸閱讀
  • 關於演員
  • ◎ 關於導演:彼得格林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