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Liv & Ingmar

延伸閱讀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演員

在歐洲的電影界與劇場界,麗芙烏曼身兼女演員與導演,發展出極為強烈又嚴謹的職業生涯。

麗芙烏曼 Liv Ullmann

在歐洲的電影界與劇場界,麗芙烏曼(1938年生於東京)身兼女演員與導演,發展出極為強烈又嚴謹的職業生涯。她的臉孔,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出充滿情感的力量,使她成功地傳達了人的複雜糾葛。在電影大師柏格曼的作品中,她更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兩人曾一起合作多部電影,包括:《假面》Persona(1966),《狼的時刻》Hour of the Wolf (Vargtimmen, 1968),《羞恥》Shame (Skammen, 1968),《哭泣與耳語》Cries and Whispers (Viskningar och rop, 1972),《婚姻生活》(又譯《婚姻場景》)Scenes from a Marriage (Scener ur ett aktenskap, 1973),《面對面》Face to Face (Ansikte mot ansikte, 1975),《蛇蛋》(又譯《噩兆》)The Serpent’s Egg (1977),《秋光奏鳴曲》Autumn Sonata (Hostsonaten, 1978)。

她倆合作的還包括大師柏格曼的最後一部電影《夕陽舞曲》Saraband (2003)。她也曾在自己執導的兩部電影中改編柏格曼的劇本。

雖然麗芙烏曼是柏格曼的繆絲女神,但麗芙烏曼與其他導演合作也同樣出色。她在瑞典名導揚‧托洛爾的兩部上下集電影《大移民》The Emigrants (Utvandrama, 1971)與《新天地》The New Land (Nybyggarna, 1972) 中,飾演女主角Kristina,並以《新天地》獲得1973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並在1977年二度因柏格曼的作品《面對面》Face to Face (Ansikte mot ansikte, 1975)獲得提名殊榮。

她曾被提名過五次金球獎最佳女主角,並於1973年以《大移民》一片拿下金球影后。她精湛優異的演技,也曾出現在歷史電影如《女教皇瓊安》Pope Joan (1972)與《遜位》(又譯《聖殿情夢》)The Abdication (1974)中,還有其他劇情類電影如《再見莫斯科》Farewell Moscow (Mosca addio, 1987)及《玫瑰花園》The Rosegarden (1989)。

麗芙烏曼在倫敦接受劇場訓練。1957年,烏嫚在挪威Stavanger的Rogaland劇院演出她的舞台處女秀,同年也完成了她的第一個電影片段。在劇場舞台上,麗芙烏曼扮演過許多重要角色,並曾在挪威、瑞典、倫敦西區、澳洲、洛杉磯與百老匯等地演出。

1992年,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Sofie》,在蒙特婁電影節奪得三項大獎。在她的第二部長片《Kristin Lavransdatter》中,她再度自編自導,親自將諾貝爾獎得主、挪威女作家翁塞特(Sigrid Undset)的著名系列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並搬上大螢幕。

自1966年起,她開始與瑞典公共電視台(SVT)合作製作戲劇,當時她以柏格曼的腳本為基礎,執導了《Private Confessions》,並獲得多項國際電視電影獎。2000年,烏嫚執導了另一部柏格曼編寫的作品《Faithless》。目前她正在執導她的第五部劇情片《Miss Julie》,亦由她親自改編自現代戲劇之父、瑞典劇作家奧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的同名作品。

人美心也美的麗芙烏曼,也被視為是一代文化及女權的圖騰;麗芙烏曼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長達20年。她也花了20年時間擔任國際救援委員會(IRC)的副主席,該組織代表全世界的難民發聲。

1976年,她以作家身分初試啼聲,推出親筆自傳【改變】(Changing)。1984年,她又出了另一本書【選擇】。這兩本書都已經被翻譯成超過24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