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哭泣與耳語 Cries and Whispers
哭泣與耳語 Cries and Whispers
瑞典名導英格瑪柏格曼執導,獲得197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與導演等多個大獎,1973年坎城影展最佳技術大獎。充滿呻吟哭泣和秘密耳語的庭園,陪伴世人走向盡頭的只有絕對的死亡與絕對的孤獨。
  • 片長:91分
劇情簡介
晨霧迷濛的城堡中,重病垂危艾格妮自知離死期不遠,不斷地回憶起童年的往事,忍受身體與心靈的煎熬。兩個妹妹雖然在一旁守護,卻也各自面臨著不同的心理掙扎,外遇、情慾、冷漠與自殘,唯有自小一起長大的女僕,忠實守護直到最終,在這個充滿呻吟哭泣和秘密耳語的庭園,陪伴世人走向盡頭的,只有絕對的死亡與絕對的孤獨。

哭泣與耳語》原本只是柏格曼腦中揮之不去的一個畫面:身穿白衣的女人們,在紅色的房間裡走動徘徊,神秘耳語。彷彿要回應自己心底的執念與呼喚,單一畫面於是成了這部柏格曼作品中色彩、情緒最為濃烈飽滿的代表。全片於瑞典近郊的泰克辛堡拍攝完成,寬廣的腹地提供了影片豐沃的視覺景觀,也展現柏格曼在細節構圖方面絕佳的精準掌控。

「這是獻給我母親的作品」柏格曼曾坦言《哭泣與耳語》中的四位女主角,其實都是部份母親形象的化身,美麗天真的瑪利亞,嚴厲世故的凱琳、提供寬厚溫暖安慰的安娜以及在苦痛深淵裡掙扎垂死的艾格妮,透過四種女性樣貌的再現,在她們溫柔的撫慰、扭曲的恐懼、流連的慾望、純真的信仰之間,柏格曼不但萃取濃縮了個人對母親和女性的思考,藉由艾格妮受困於生與死之間的漫長歷程,也描繪出「死亡」另一種的真正本質的形象,不多不少、不濫情亦不簡化,直視殘酷猙獰本身的具體樣貌。

「我相信這部電影——或隨你叫它什麼,必須極度精確。一個人快死了,卻在死亡半途停滯,就像陷身夢魘。 她哀求溫柔與慈悲、另外兩人也在那裡,她們都與這個活死人有關。還有一個拯救她的人,陪伴安撫她沉靜 下來。對死亡的描繪不要濫情,讓它出現,露出猙獰的面貌,然後賦予它適當的聲音與尊嚴。」——柏格曼

    相關影評/專題文章
  • 英格瑪柏格曼:大師摯愛!電影、繆思、法羅島 【Joanna】 2019-01-11
    2018年是電影大師英格瑪柏格曼的百歲冥誕,他大膽直視生而為人的人性缺陷與痛苦深淵,跳脫現實框架卻重擊靈魂深處。本文將從影響他電影之路的童年、三位繆思女神與此生鍾愛之地法羅島,深入了解大師幾乎將一生獻給電影的瘋狂與烈愛!
  • 柏格曼百年紀念影展:大師解釋「哭泣」與「耳語」 【黑鮪魚DFW】 2018-08-21
    《哭泣與耳語》講著四個女人的故事,三姊妹與一位服侍許久的女僕,故事跳脫以往所有的起承轉合。柏格曼一直在用創作解釋人,他透過人臉反映人心,不是透過語言,語言可以很傷人,因為真相,哭泣與耳語各自成了真實與虛假的介質。
  • 電影中各種「告別」形式 【保溫冰】 2010-08-26
    去年《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感動無數觀眾,今年《父後七日》亦來勢洶洶,兩部電影,以截然不同的風格,承載著告別亡者的嚴肅主題。本週就來回顧,電影中各種告別形式。
    相關新聞
  • 金馬推出「柏格曼百年紀念影展」放映完整38部作品2018-05-25
    今年適逢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 1918-2007)百歲冥誕,金馬影展與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合作,將於八月起在台北、台中舉辦「柏格曼百年紀念影展」,完整放映38部柏格曼的長片作品。
  • 金馬獻映經典長片 致敬法名導莫里斯皮亞拉2015-10-06
    從影四十年、只拍了十部劇情長片的莫里斯皮亞拉,雖然得過坎城金棕櫚獎、法國凱撒獎諸多肯定,台灣影迷對他的認識卻很有限。金馬影展今年特別以他為專題,將放映拍過的所有長片,讓影迷親炙獨具一格的影像美學。
  • 艾瑪史東成伍迪艾倫新一代女神2014-10-16
    幽默大師伍迪艾倫繆思女神換人當,新片《魔幻月光》艾瑪史東從《情遇巴塞隆納》的史嘉蕾喬韓森接棒。
  • IMDb
  • 台北票房: 0-
  • 美國票房: 0-
  • 影片年份:1972
  • 出  品  國:Sweden
  • 出  品:Cinematograph AB
  • 發  行  商:
  • 語  言:Swedish
  • 色  彩:Color (Eas
  • 音  效:

更新時間:2024/04/19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