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寂寞芳心 (1974) Effi Briest
寂寞芳心 (1974) Effi Briest
法斯賓德最為人所知的經典作品,改編自德國作家TheodorFontane的同名小說《Effi Briest》。


劇情簡介
年輕貌美的Effi聽從父母安排嫁給比她年長20歲的官員Innstetten伯爵Innstetten刻板而守舊,野心勃勃,汲汲營營於公務,年齡和個性上的差距,讓Effi即使有了女兒,也還是無法排遣空虛的生活。直到偶然與丈夫的友人墜入情網,寂寞的生命似乎終於有了溫暖的可能,但終究還是難以逃離悲劇的宿命。

這部法斯賓德最為人所知的經典作品,改編自德國作家TheodorFontane的同名小說《Effi Briest》,延續法斯賓達對於女性的探討,透過Effi的婚姻生活,呈現對傳統社會階級與女性地位的批判。這部片的製作耗資甚鉅,實際拍攝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法斯賓達自述:「《寂寞芳心》是我夢寐以求的影片,我決定把它拍成黑白片,那是我認為最美妙的色彩。這是一部我不帶任何雜念,真正渴望拍攝的影片。…我忠實於Fontane對這故事所採取的立場,他認識到這個社會的謬誤…他唾棄每一個人,並尋找與之相反的一切,然而他畢生奮鬥便是為了得到這個社會的承認。而這也是我的社會立場。」

室內劇的形式風格在《寂寞芳心》中,以更為悠緩低沉的方式,呈現了女主角Effi心靈的空寂與荒蕪,將一則彷如現代版「玩偶之家」的女性悲劇,深化成更為內斂、更刻入骨髓的寂寞悲歌。透過法斯賓達的觀看,現代女性的悲劇或許早在一出生即已註定,性別、階級與社會地位的命定,才是構成寂寞最根本的主因。 Effi既是受害者,也等同於最終摧毀她的社會體系的幫兇;容忍盛行於社會的不公不義,等於默認強權的迫害。本片與《瑪塔》和《佩特拉的苦淚》因為把女人表現為容忍,甚至嚮往壓迫自己的人,而飽受女權主義者抨擊,甚至稱法斯賓達為「憎女者」,法斯賓達則辯稱這些影片是為女性而做,而不是反對女性的。

本片剪輯以大量的淡入淡出營造出暈眩效果,舒緩優雅的節奏引人深思,人物間的互動充盈著細膩的情感變化。黑白攝影技巧與刻意的高反差減少了本片的寫實主義色彩,幾處戶外自然景觀反而接近人工佈景的靜照。本片美術構圖富含古典精緻之美,並轉化成衰敗傾圮的景象,充分符合敘事目的,描繪出枯燥貧瘠、不宜人居的世界,人物形同孤立其中,逐漸褪去青春色彩的死寂雕像。Hanna Schygulla所飾演的少婦Effi,幾場獨自盪鞦韆的場景,從天真爛漫,到後來的鬱鬱以終,視覺構圖上相似的前後呼應,也在視覺形構上點出了宿命的母題。

(以上來自法斯賓達回顧展)

  • IMDb
  • 台北票房: 0-
  • 美國票房: 0-
  • 影片年份:1974
  • 出  品  國:Germany
  • 出  品:
  • 發  行  商:
  • 語  言:German
  • 色  彩:Black and
  • 音  效:Mono

更新時間:2025/01/21 15:49
開眼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