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名叫海賊的男人 Fueled: The Man They Called Pirate

延伸閱讀

時代背景

為了石油開始的戰爭,也因為石油而戰敗,簡直可說是「石油的詛咒」。

關於本片的時代背景──中?豬久生(中東經濟專門家∕石油史研究家)撰:

【石油產業的誕生】
人類「石油產業」的起源,據說是從1859年賓夕法尼亞州(賓州)一名鐵路技師埃德溫德雷克(Edwin Drake),用機械成功挖掘油田時開始。而日本的石油產業也是起始於明治初年,絲毫不落後全球,當時日本還被視為「產油國」。現今日本雖然只產出少量石油,但政府在明治7年招聘美國地質學者,詳細調查了日本列島,調查結果是日本擁有可期待之石油產量,因此誕生了許多「石油商機」。現在的「日本石油」之起源,也是來自於這些石油商機。當時,美國的石油公司也提出在日本開發油田的提案。到明治30年代後為止,主要都還在新潟到秋田一帶開發,首次迎來最高峰期是在明治42年,當時產油量為29.9萬千升。雖然中東尚未開始開發油田,卻仍位居傲視全球第8名的高產量。

【石油詛咒的開始】
雖然如此,這種狀態沒能一直持續。很快地,各地油田開始見底,消費量卻持續攀升。特別在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產業大幅改變的時期。在那之前,都以石炭為主的船舶燃料變成重油,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與飛機也陸續登場。已成長到足以意識諸國列強的日本,為了配合此產業變化,更致力於開發國內油田。但從大正4年第二次高峰期(47.2萬千升)後就沒能更加高升,致使日本將油田開發轉移海外。以台灣、朝鮮半島、中國、樺太等在日中、日俄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新取得的支配地區為中心進行調查,試圖開發油田,但這些區域的油田並不足以滿足節節攀升的日本石油用量。真要說的話,跟蘇聯簽定45年契約而取得的北樺太油田,是唯一一個成功案例,但由於當時是俄羅斯轉變成蘇聯體制的過程,日本的支配權也隨之被削弱。

【扣下戰爭的板機】
在此發現的新目標,是以藍印(荷蘭領土越南,現今印尼)為中心,被稱為「南方」的區域。這些區域的石油權利,雖然已經受到以英國為中心的歐洲勢力支配,但日本仍企圖加入其行列。只是當時正逢昭和初期,仍未成長到足以威脅美國經濟的日本,特別在滿洲事變之後,接受了種種經濟制裁。與藍印石油交涉失敗,又面臨美國對日經濟制裁的石油禁輸處置,在這些複雜的原因之下,日本逐漸開始尋求打破僵局的太平洋戰爭之路。當然,開戰的前因後果,還需要從各個面向逐一檢證,但光是從石油史的面向來看,在被視為戰爭首因的「珍珠港事件」發生的幾乎同一時間點,也攻擊並佔領了婆羅洲與蘇門答臘的油田,或許可說是日本原先的目的。然而,雖然攻下南方油田,但由於運油船不足,與日本軍之輸送船團護衛脆弱,送往內地的石油供給量,隨著戰局惡化而銳減。為了石油開始的戰爭,也因為石油而戰敗,簡直可說是「石油的詛咒」。

【挑戰主流公司的支配】
復興終戰之後,化為一片焦土的日本,就從僅僅45萬千升的石油儲備開始。而且在以「非軍事化」為目標的GHQ之方針之下,石油輸入大受限制,配給也受到全面管制。而後,東西冷戰開始。日本獨立,使得軍備行動再次加速,惟有石油產業這塊,日本離獨立還相差甚遠。日本的大型石油公司,都被收編至美國主流大型石油公司的資本當中,若拒絕接受該作法,則無法開啟事業。受制於美國的經濟與產業管理––不同於戰前禁止石油輸入處置之手法,日本又面臨了全新的「石油詛咒」。

對此揭竿反抗的,就是出光佐三。佐三的目標是在自由競爭之下,以低價提供石油給消費者,企圖擺脫主流石油企業的支配。他為此也受到許多責難,在輸入石油方面,也變得只好以不受主流企業影響的中小型業者為主要客戶,而一連串的風波終於造成了「日章丸事件」的發生。

【日章丸事件的背景】
日章丸事件的舞台在中東伊朗。在石油產業草創時期還沒被擴及的中東地區,到了大戰中期,由於其潛力逐漸明朗,歐美列強一舉進出,支配了石油資源,而伊朗則是受英國支配;當然一如往例,其支配是極度高壓的情況。為此,伊朗民眾基於民族主義而發起民運。而在1951年(昭和26年)的選舉當中,伊朗人民選出民族主義者摩薩台(Mohammad Mosaddegh)為新任首相,這位新首相馬上祭出石油國有化政策,開始對英國石油公司「盎格魯?波斯石油公司」(現在的BP石油公司)關閉門戶。英國當然也作出反擊,對伊朗發動經濟制裁,還派遣15艘軍艦到波斯灣,妨害伊朗產製石油的輸出,甚至還發生扣押義大利兩艘運油船的事件。順帶一提,此一動向的背景,與當時逐漸激烈化的東西冷戰也有關係。察覺到蘇聯打算親近摩薩台政權,英國自然不用說,就連美國也對摩薩台政權心生不滿,因此美國也火力全開,企圖關閉伊朗產原油之輸出。這麼一來,受到主流企業支配的主要石油公司,也無法輕易接近伊朗,結果正如英美所料,伊朗經濟受到壓迫,為了打破僵局,秘密跟日本的「出光」開始有了接觸。

【出光佐三的決定】
對伊朗來說,具備不受主流企業支配,獨行我道、並擁有當時世界最大型外航用運油船「日章丸」等條件的出光,可說是絕佳的生意往來對象。另一方面,對出光而言,不受主流企業支配的石油能以較低價格買到,又能確保可大量買進,也是夢寐以求的事情。不過,出光為此也必須負擔相當程度的風險,當然也有可能被英國軍艦扣押。不過在這之前,得先說到與英美對立的意義為何。雖說昭和26年締結舊金山和平條約之後,日本總算恢復主權,但仍是弱小國家的日本,擔心會受到英美在外交及經濟面上的報復制裁,所以政界、官界及財經界各方面都不斷對出光施壓。但是,出光佐三還是毅然決然地做出決定。

【昭和28年3月23日早上9點,日章丸出港】
這當然不是盲目莽撞的行為,而是身為經營者的出光佐三,在正確把握國際情勢,並進行過縝密分析、和伊朗建立起足夠信賴關係、配置好適合的人才、徹底管理情報,並事先想好法律問題之應對的情況下,不求他人、依照一切條件作出個人判斷,而把日章丸送到伊朗的阿巴丹港,並且平安無事地將石油帶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