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一條河流的名字 A River Named Titash

延伸閱讀

關於導演


印度電影大師薩亞吉‧雷(Satyajit Ray)曾說Ritwik Ghatak是印度電影史上少數具有真正才華的人,這樣的讚譽還不足以說明Ritwil Ghatak過人的天份,他身兼演員、電影理論家、劇場導演、電影導演與音樂作曲等角色於一身。英年早逝的孟加拉導演Ghataku一生帶有悲劇色彩,他被譽為和薩亞吉雷齊名的孟加拉電影代表人物,可惜在生前並未像雷一般得到國際影壇的重視。Ghatak代表60年代人道主義悲憫精神的知識份子,信奉左翼思想的他,視布萊希特與艾森斯坦為藝術英雄,短短一生拍攝的電影都在關懷廣大貧苦的中下階級,批判種姓制度產生的種種不公不義,他也深刻描寫受階級與性別歧視的印度女性堅毅與勇敢的一面,《雲遮星》(Cloud-Capped Star)為其代表作。

Ghatak對女性心理的細膩描寫與母性的讚揚是印度電影中極為少見的,女性不僅是情人、慈母、美德的代表,也是無盡包容的大河之母象徵。片尾,一生受盡苦難的主角化身成神祕的森林女神與子相遇,帶有魔幻色彩的結局安排為這則感人的故事帶來希臘悲劇式的昇華與滌清效果。Ghatak的影片排除印度電影中常見的熱鬧歌舞、通俗劇、明星等等商業電影元素,貫穿全片的樂曲是由Ghatak與他的音樂老師Ustad Bahadur Khan共同譜寫,富有悠揚動聽的旋律以及民謠抒情風格,為本片增添不少戲劇張力。

童年時與大批逃離飢荒與「孟加拉大分裂」的難民相處經驗對Ghatak後來的創作有深遠影響,他認同難民的苦痛,在作品中一再探討文化分崩離析、失根與流亡的象徵主題。早期作品以融合民眾劇場的紀錄寫實主義為主;60年代早期以加爾各答為背景,描寫難民生活的三部曲:《雲遮星》、《E-Flat》和《The Golden Thread》因為題材的爭議性造成票房失敗,Ghatak失去繼續拍片的機會,轉往印度影視學校任教,直到1970年才獲得經費贊助拍攝本片。因為過度酗酒與疾病,Ghatak 的健康嚴重惡化,在1974年拍完最後一部自傳性長片《Reason, Debate And Story》不久後即過世,留下一部部令人勉懷的電影傑作。
    相關延伸閱讀
  • ◎ 關於導演